穿墙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0905发布日期:2020-06-26 21:31阅读:2079来源:国知局
穿墙风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暖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送风的穿墙风管。



背景技术:

在采暖通风领域,空调系统通过风管对整栋建筑进行送风,风管在布置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穿过建筑墙体,现有的风管在穿过墙体后,墙体不能与风管进行良好的安装配合,不能安全可靠地支撑风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穿墙风管,其与墙体之间安装配合良好,墙体能够对风管进行安全可靠的支撑。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穿过墙体上的通孔,所述风管本体与墙体的通孔之间设有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外壁与墙体的通孔内壁相抵,所述金属套管的内壁与风管本体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石棉绳层,所述风管本体与墙体之间设有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石棉绳层的两个侧端面外侧分别设有水泥砂浆层。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板支撑在风管本体的底端,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风管本体的外形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底端,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上。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端的上侧面上各固定设有一侧板,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下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环形手柄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和下连接杆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环形手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底端,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上,当所述环形手柄转动时,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作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上的方式为:所述墙体上固定设置有一平台,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金属套管为1.6㎜厚的镀锌钢板套管。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的风管本体与墙体的通孔之间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外壁与墙体的通孔内壁相抵,金属套管的内壁与风管本体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石棉绳层,风管本体与墙体之间设有支撑装置。通过石棉绳层能够使风管与墙体之间安装配合良好,同时在支撑装置的作用下,墙体能够对风管进行更加安全可靠的支撑。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环形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包括风管本体5,所述风管本体5穿过墙体2上的通孔,所述风管本体5与墙体2的通孔之间设有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外壁与墙体2的通孔内壁相抵,所述金属套管的内壁与风管本体5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石棉绳层3,所述风管本体5与墙体2之间设有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石棉绳层3的两个侧端面外侧分别设有水泥砂浆层4。由于存在石棉绳层3,风管本体5与墙体2之间为柔性接触,避免了两者之间产生剧烈震荡。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7和连接杆1,所述支撑板7支撑在风管本体5的底端,所述支撑板7的形状与风管本体5的外形相匹配,所述连接杆1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板7的底端,所述连接杆1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2上。

如图3所示,支撑板7包括底板,底板两端的上侧面上各固定设有一侧板,连接杆1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下侧面上。整个支撑板7整体呈u型,底板以及两个侧板所形成的u型空间用于支撑风管本体5。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连接杆1包括上连接杆101、环形手柄102和下连接杆103,所述上连接杆101的下端和下连接杆103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环形手柄102的相对两侧,所述上连接杆101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7的底端,所述下连接杆103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2上,当所述环形手柄102转动时,所述上连接杆101和下连接杆103作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在穿墙风管具体的安装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具体施工情况对连接杆1的长度进行调整,由于上连接杆101和下连接杆103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在环形手柄102的两端,当转动环形手柄102的时候,上连接杆101和下连接杆103作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上连接杆101和下连接杆103相互靠近时,整个连接杆1的长度变小;相反,上连接杆101和下连接杆103相互远离时,整个连接杆1的长度变大。通过调整连接杆1自身的长度来达到其与风管本体5之间的最佳配合,以便更好地支撑整个风管本体5。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下连接杆103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2上的方式为:所述墙体2上固定设置有一平台8,所述下连接杆103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平台8上。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其中所述金属套管为1.6㎜厚的镀锌钢板套管。

风管本体5在布置的时候,通常位于房间的上方靠近天花板6的地方,为了增强风管本体5的安全性,在风管本体5上方设置连接杆1,连接杆1的下端固定连接在风管本体5上,连接杆1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天花板6上。此处的连接杆1与上述的支撑装置中的连接杆1的结构相同。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区别在于:风管本体5穿过两个相邻的墙体2,在每个墙体2与风管本体5之间均设置有一套金属套管、石棉绳层3以及水泥砂浆层4。

本实用新型穿墙风管的风管本体5与墙体2的通孔之间设有金属套管,金属套管的外壁与墙体2的通孔内壁相抵,金属套管的内壁与风管本体5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石棉绳层3,风管本体5与墙体2之间设有支撑装置。通过石棉绳层3能够使风管与墙体2之间安装配合良好,同时在支撑装置的作用下,墙体2能够对风管进行更加安全可靠的支撑。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穿过墙体上的通孔,所述风管本体与墙体的通孔之间设有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外壁与墙体的通孔内壁相抵,所述金属套管的内壁与风管本体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石棉绳层,所述风管本体与墙体之间设有支撑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棉绳层的两个侧端面外侧分别设有水泥砂浆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连接杆,所述支撑板支撑在风管本体的底端,所述支撑板的形状与风管本体的外形相匹配,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支撑板的底端,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两端的上侧面上各固定设有一侧板,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底板的下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包括上连接杆、环形手柄和下连接杆,所述上连接杆的下端和下连接杆的上端分别螺纹连接于所述环形手柄的相对两侧,所述上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板的底端,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上,当所述环形手柄转动时,所述上连接杆和下连接杆作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墙体上的方式为:所述墙体上固定设置有一平台,所述下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穿墙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套管为1.6mm厚的镀锌钢板套管。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墙风管,其包括风管本体,所述风管本体穿过墙体上的通孔,所述风管本体与墙体的通孔之间设有金属套管,所述金属套管的外壁与墙体的通孔内壁相抵,所述金属套管的内壁与风管本体的外壁之间填充有石棉绳层,所述风管本体与墙体之间设有支撑装置。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穿墙风管,其与墙体之间安装配合良好,墙体能够对风管进行安全可靠的支撑。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萍;许有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颐通建业医用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