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2694发布日期:2020-06-16 23:26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



背景技术:

差速器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利用多个齿轮的转动,来调节驱动轮转动速度的机构,由于齿轮在高速转动过程中会摩擦,因此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不及时将热量从外壳排出会造成差速器运行障碍,然而现有的差速器外壳依旧存在以下缺点:

差速器的外壳造成了差速器内部热量排出效率差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差速器内部零件损耗过大,并且需要借助额外的散热结构才能保证差速器的温度正常,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差速器外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差速器的外壳造成了差速器内部热量排出效率差的现象,这样容易造成差速器内部零件损耗过大,并且需要借助额外的散热结构才能保证差速器的温度正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包括差速器外壳、防护罩和第一固定孔,所述差速器外壳的内部贯穿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所述防护罩固定在第一锥齿外侧的差速器外壳上,且第一锥齿的边侧安装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端头处安装有扇叶,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套设有套管,且套管的端头处和连接管的边侧相连,所述连接管的端头处连接有套块,且套块的内壁设置有挡板,并且挡板的内部预留有通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开设在差速器外壳的内顶面,且第一固定孔通过凹槽和第二固定孔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齿和第二锥齿的边缘处相啮合,且第一锥齿的直径大于第二锥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套管在连接管上为倾斜设置,且套管的端头处延伸至防护罩的内部,并且套管和连接轴组成相对转动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和套块为螺纹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且连接管和套管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孔在挡板上均匀分布,且挡板和套块的内壁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分别设置在差速器外壳的内壁和外壁,且第一固定孔、凹槽和第二固定孔均与连接管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通过其自带的结构即可实现将差速器外壳内部热量排出的目的,进而减小差速器内部零件的损耗,以保证差速器的正常运行;

1.差速器主轴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2个相啮合的锥齿转动,这样就能够通过连接轴带动扇叶转动,想套管与连接管的连接处吹动,此时连接管靠近差速器外壳的一端呈负压状态,就能够让其内部的热量排出;

2.差速器外壳内部的热量能够通过固定孔和凹槽传递至连接管内部,最终排出装置之外,通过挡板和通孔的设置,能够避免灰尘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块侧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套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差速器外壳;2、转动轴;3、第一锥齿;4、防护罩;5、第二锥齿;6、连接轴;7、扇叶;8、套管;9、连接管;10、套块;11、挡板;12、通孔;13、第一固定孔;14、凹槽;15、第二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包括差速器外壳1、转动轴2、第一锥齿3、防护罩4、第二锥齿5、连接轴6、扇叶7、套管8、连接管9、套块10、挡板11、通孔12、第一固定孔13、凹槽14和第二固定孔15,差速器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转动轴2,且转动轴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3,防护罩4固定在第一锥齿3外侧的差速器外壳1上,且第一锥齿3的边侧安装有第二锥齿5,第二锥齿5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6,且连接轴6的端头处安装有扇叶7,连接轴6的外侧套设有套管8,且套管8的端头处和连接管9的边侧相连,连接管9的端头处连接有套块10,且套块10的内壁设置有挡板11,并且挡板11的内部预留有通孔12,第一固定孔13开设在差速器外壳1的内顶面,且第一固定孔13通过凹槽14和第二固定孔15相连;

第一锥齿3和第二锥齿5的边缘处相啮合,且第一锥齿3的直径大于第二锥齿5的直径,转动轴2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一锥齿3转动,进而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5更快速的转动;

套管8在连接管9上为倾斜设置,且套管8的端头处延伸至防护罩4的内部,并且套管8和连接轴6组成相对转动结构,风力吹向套管8和连接管9的连接处,当风力进入连接管9内部之后,其靠近差速器外壳1的一端为负压状态;

连接管9和套块10为螺纹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且连接管9和套管8相连通,通孔12在挡板11上均匀分布,且挡板11和套块10的内壁紧密贴合,通孔12能够避免外界灰尘的进入,套块10能够从连接管9上拆卸,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15分别设置在差速器外壳1的内壁和外壁,且第一固定孔13、凹槽14和第二固定孔15均与连接管9相连通,差速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孔13进入凹槽14内,最后能够从第二固定孔15进入连接管9内。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时,如图1所示,首先差速器在运行过程中带动转动轴2转动,进而通过第一锥齿3带动与其相啮合的第二锥齿5转动,就能够带动连接轴6在套管8上转动,连接轴6转动时带动扇叶7转动进而产生风力,风力吹向套管8和连接管9的连接处,当风力进入连接管9内部之后,其靠近差速器外壳1的一端为负压状态;

如图1-4所示,如图2,当连接管9的一端呈负压状态时,从差速器内部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第一固定孔13进入凹槽14内,最后能够从第二固定孔15进入连接管9内,最后通过连接管9被吹至差速器外壳1的外部,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如图3,由于套块10内设置有挡板11,并且挡板11上均匀分布有通孔12,能够避免外界灰尘的进入,如图4,套块10能够从连接管9上拆卸,对其内部进行清理。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包括差速器外壳(1)、防护罩(4)和第一固定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外壳(1)的内部贯穿有转动轴(2),且转动轴(2)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3),所述防护罩(4)固定在第一锥齿(3)外侧的差速器外壳(1)上,且第一锥齿(3)的边侧安装有第二锥齿(5),所述第二锥齿(5)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6),且连接轴(6)的端头处安装有扇叶(7),所述连接轴(6)的外侧套设有套管(8),且套管(8)的端头处和连接管(9)的边侧相连,所述连接管(9)的端头处连接有套块(10),且套块(10)的内壁设置有挡板(11),并且挡板(11)的内部预留有通孔(12),所述第一固定孔(13)开设在差速器外壳(1)的内顶面,且第一固定孔(13)通过凹槽(14)和第二固定孔(1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3)和第二锥齿(5)的边缘处相啮合,且第一锥齿(3)的直径大于第二锥齿(5)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8)在连接管(9)上为倾斜设置,且套管(8)的端头处延伸至防护罩(4)的内部,并且套管(8)和连接轴(6)组成相对转动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9)和套块(10)为螺纹连接的拆卸安装结构,且连接管(9)和套管(8)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2)在挡板(11)上均匀分布,且挡板(11)和套块(10)的内壁紧密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3)和第二固定孔(15)分别设置在差速器外壳(1)的内壁和外壁,且第一固定孔(13)、凹槽(14)和第二固定孔(15)均与连接管(9)相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包括差速器外壳、防护罩和第一固定孔,所述差速器外壳的内部贯穿有转动轴,且转动轴的外侧套设有第一锥齿,所述防护罩固定在第一锥齿外侧的差速器外壳上,且第一锥齿的边侧安装有第二锥齿,所述第二锥齿的内部贯穿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连接管的端头处连接有套块,且套块的内壁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固定孔开设在差速器外壳的内顶面,且第一固定孔通过凹槽和第二固定孔相连。该便于内部运行热量排出的差速器外壳,通过其自带的结构即可实现将差速器外壳内部热量排出的目的,进而减小差速器内部零件的损耗,以保证差速器的正常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饶光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璧山区鑫科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30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