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96239发布日期:2020-06-30 19:58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容器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一种能够承受压力的密闭容器,压力容器的用途极为广泛,它在工业、民用、军工等许多部门以及科学研究的许多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中以在化学工业与石油化学工业中用最多,仅在石油化学工业中应用的压力容器就占全部压力容器总数的50%左右。压力容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城,主要用于传热、传质、反应等工艺过程,以及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在其他工业与民用领域亦有广泛的应用,如空气压缩机。各类专用压缩机及制冷压缩机的辅机(冷却器、缓冲器、油水分离器、贮气罐、蒸发器、液体冷却剂贮罐等)均属压力容器。

现有压力容器在使用时密闭性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现有的压力容器的金属管之间一般通过法兰连接,但是在两个法兰的接触面上当金属管发生弯曲时该处法兰容易变形,导致两个法兰之间容易产生泄露,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提出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包括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所述第一金属管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一金属环的内圈,所述第一金属环的端面固定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杆,所述第一金属环的内圈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与第三金属环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管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二金属环的内圈,所述第二金属环的端面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腰形孔,所述第二金属环的内圈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与第四金属环的内圈连接,所述螺杆贯穿腰形孔,所述螺杆上且位于第二金属环的两侧分别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三金属环和第四金属环的端面均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栓孔,所述第三金属环和第四金属环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位于螺栓孔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管与第一金属环焊接连接,第二金属管与第二金属环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金属环与螺杆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三金属环和第四金属环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柔性连接件包括软管,软管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三金属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之间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连通,然后第一柔性连接件和第二柔性连接件通过螺栓、第三金属环、第四金属环连接,第一金属环和第二金属环之间通过螺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紧固,这样即便当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受到外力发生变形时并不会对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的连接紧密性能造成影响,同时,设置的腰形孔可保证第一金属环和第二金属环在不对正的情况下也可紧固连接,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的第二金属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的第一柔性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金属管、2螺栓、3第三金属环、4密封垫、5第四金属环、6第二金属环、7第二金属管、8螺杆、9第二螺母、10第一螺母、11第二柔性连接件、12第一柔性连接件、121软管、122第三金属管、13第一金属环、14腰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包括第一金属管1和第二金属管7,第一金属管1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一金属环13的内圈,第一金属环13的端面固定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杆8,第一金属环13的内圈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12与第三金属环3的内圈连接,第二金属管7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二金属环6的内圈,第二金属环6的端面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腰形孔14,第二金属环6的内圈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11与第四金属环5的内圈连接,螺杆8贯穿腰形孔14,螺杆8上且位于第二金属环6的两侧分别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10和第二螺母9,第三金属环3和第四金属环5的端面均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栓孔,第三金属环3和第四金属环5之间通过螺栓2连接,且螺栓2位于螺栓孔内。

其中,第一金属管1与第一金属环13焊接连接,第二金属管7与第二金属环6焊接连接。

其中,第一金属环13与螺杆8焊接连接。

其中,第三金属环3和第四金属环5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

其中,第一柔性连接件12和第二柔性连接件11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柔性连接件12包括软管121,软管121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三金属管122。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第一金属管1和第二金属管7之间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12和第二柔性连接件11连通,然后第一柔性连接件12和第二柔性连接件11通过螺栓2、第三金属环3、第四金属环5连接,第一金属环13和第二金属环6之间通过螺杆8、第一螺母10、第二螺母9紧固,这样即便当第一金属管1和第二金属管7受到外力发生变形时并不会对第一金属管1和第二金属管7的连接紧密性能造成影响,同时,设置的腰形孔14可保证第一金属环13和第二金属环6在不对正的情况下也可紧固连接,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包括第一金属管(1)和第二金属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管(1)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一金属环(13)的内圈,所述第一金属环(13)的端面固定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杆(8),所述第一金属环(13)的内圈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12)与第三金属环(3)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管(7)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二金属环(6)的内圈,所述第二金属环(6)的端面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腰形孔(14),所述第二金属环(6)的内圈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11)与第四金属环(5)的内圈连接,所述螺杆(8)贯穿腰形孔(14),所述螺杆(8)上且位于第二金属环(6)的两侧分别通过螺纹套接有第一螺母(10)和第二螺母(9),所述第三金属环(3)和第四金属环(5)的端面均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栓孔,所述第三金属环(3)和第四金属环(5)之间通过螺栓(2)连接,且螺栓(2)位于螺栓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管(1)与第一金属环(13)焊接连接,第二金属管(7)与第二金属环(6)焊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环(13)与螺杆(8)焊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金属环(3)和第四金属环(5)之间设置有密封垫(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12)和第二柔性连接件(11)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柔性连接件(12)包括软管(121),软管(121)的两端均连通有第三金属管(1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可靠性的压力容器用紧固配件,包括第一金属管和第二金属管,所述第一金属管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一金属环的内圈,所述第一金属环的端面固定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螺杆,所述第一金属环的内圈通过第一柔性连接件与第三金属环的内圈连接,所述第二金属管的一端外部固定套接在第二金属环的内圈,所述第二金属环的端面开设有呈圆周阵列布置的腰形孔,所述第二金属环的内圈通过第二柔性连接件与第四金属环的内圈连接,所述螺杆贯穿腰形孔。本实用新型提高了连接的紧密性和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来国祥;徐永飞;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善远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02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