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吊架底支撑臂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45412发布日期:2020-10-31 09:3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吊架底支撑臂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支吊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吊架底支撑臂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支吊架多应用于现代建筑的水汽管道或机电系统中,通过在支吊架上固定管道实现复杂线路和水汽管路的安装。现有支吊架种类多样,包括整体式支吊架、组合式支吊架和装配式支吊架等。

现有技术中的部分装配式支吊架如图1所示,其具有连接侧壁1和底支撑臂2,连接侧壁1的顶端和混凝土或钢结构墙壁连接,底支撑臂2和连接侧壁1通过螺栓将底支撑臂2固定在连接侧壁1上形成安装空间,连接侧壁1和底支撑臂2的连接剖视图如图2所示。但此种连接方式一方面会影响底支撑臂2和连接侧壁1连接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会导致连接强度较低,影响装置整体的寿命,如何设计一种装置,能够保证两者的连接稳定性并保证连接强度,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吊架底支撑臂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或缺陷之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支吊架底支撑臂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侧壁和底支撑臂,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主板、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板两侧的第一侧板、第二主板和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二主板两侧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垂直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一主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主板和两侧的所述第一侧板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二主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二主板和两侧的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整体呈l形;

连接侧壁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底支撑臂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连接有加强筋,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的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所述加强筋位于第二安装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之间连接间隙的宽度,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之间连接间隙的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的多个加强筋之间互相平行,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多个所述加强筋之间互相平行。本装置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互相平行,便于侧板上加强筋的制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和所述第一主板之间的夹角10-170°,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二主板之间的夹角为10-17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和所述第一主板互相垂直,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所述加强筋和所述第二主板互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上连接的多个加强筋之间存在夹角,所述第二侧板上连接的多个所述加强筋之间存在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侧壁的其中两侧面通过螺栓和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连接侧壁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一主板相连接;

所述底支撑臂的其中两侧面通过螺栓和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底支撑臂的其中一个侧面和第二主板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焊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一侧板一体成型制作,所述第二主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一体成型制作;所述第一主板和所述第二主板一体成型制作。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具有l形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使用时将连接侧壁连接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将底支撑臂连接在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一侧板起到包裹连接侧壁的作用,第二侧板起到包裹底支撑臂的作用,保证了底支撑臂和连接侧壁连接处的稳定性;通过紧固件贯穿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连接、贯穿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连接保证了连接处的强度;

2、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加强筋,连接时,第一侧板上的加强筋填充在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之间的连接间隙内,增加了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的连接强度;同样的,第二侧板上的加强筋填充在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之间的连接间隙内,增加了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的接触面积,增加了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之间的连接强度;

3、安装在连接侧壁上的第一侧板在使用时会受到向下的重力和铅锤方向的拉力,本装置第一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和第一主板相垂直(即和重力方向相垂直),加强筋采用此种方式排布提高了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种方式排布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第一侧板和连接侧壁之间的强度;安装在底支撑臂上的第二侧板在使用时会受到自身的重力和水平方向的拉力,本装置第二侧板上连接的加强筋和第二主板相垂直,能够增加了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之间的强度;

4、本装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一主板通过折弯一体成型制作,制作成型方便;第一主板和第二主板焊接连接,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焊接连接,保证了连接件整体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支吊架的安装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连接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第一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第二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5第三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侧壁;2、底支撑臂;3、第一连接件;31、第一主板;32、第一侧板;33、第一通孔;34、第二主板;35、第二侧板;36、第二通孔;4、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前”、“后”、“左”、“右”、“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描述中使用的术语“前”、“后”、“左”、“右”、“上”、“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术语“内”、“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3至图8所示,一种支吊架底支撑臂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侧壁1和底支撑臂2,还包括第一连接件3,第一连接件3包括第一主板31、对称连接在第一主板31两侧的第一侧板32、第二主板34和对称连接在第二主板34两侧的第二侧板35,第一主板31和第二主板34垂直连接;第一侧板32和第一主板31互相垂直,第一主板31和两侧的第一侧板32之间形成第一安装空间;第二侧板35和第二主板34互相垂直,第二主板34和两侧的第二侧板35之间形成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整体呈l形;连接侧壁1连接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底支撑臂2连接在第二安装空间内。

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具有l形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使用时将连接侧壁1连接在第一安装空间内,将底支撑臂2连接在第二安装空间内,第一侧板32起到包裹连接侧壁1的作用,第二侧板35起到包裹底支撑臂2的作用,保证了底支撑臂2和连接侧壁1连接处的稳定性;通过紧固件贯穿第一侧板32和连接侧壁1连接、贯穿第二侧板35和底支撑臂2连接保证了连接处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螺栓。如图3和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3的整体形状为l形,连接侧壁1插入至第一安装空间内,底支撑臂2插入至第二安装空间内,通过两个螺栓贯穿第一侧板32和连接侧壁1并通过两个螺栓贯穿第二侧板和底支撑臂2实现将底支撑臂2和连接侧壁1连接在一起。第一连接件3的第二主板34起到支撑底支撑臂2的作用,使底支撑臂2的受力传递至第二主板34,减少了连接处螺栓的受力,增加了连接强度,保证了装置整体的使用寿命。第一主板31的设置,便于连接侧壁1的插入至第一安装空间,便于两者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的结构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件3的整体呈l形,其内部形成的第一安装空间和第二安装空间整体呈l形。采用此种结构设计,能够更好的适应连接侧壁1和底支撑臂2,保证在连接时,连接侧壁1的连接处能够完全处于第一安装空间内,底支撑臂2的连接处能够完全处于第二安装空间内,保证了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主板31和第一侧板32通过钢板折弯成型制作,第二主板34和第二侧板35通过钢板折弯成型制作,折弯成型制作方便,能够保证整体强度。两块钢板在连接处焊接连接,具体的,第一主板31和第二主板34通过折弯一体成型制作,第一侧板32和第二侧板35相焊接,焊接连接保证了两者的连接强度。第一侧板32上冲出两个第一通孔33,第二侧板35上冲出两个第二通孔36,通孔的设置便于连接螺栓。

本发明还特别设置了加强筋4,加强筋能够使第一连接件3与连接侧壁1及底支撑臂2更好的连接,消除连接件的侧板与连接侧壁1及底支撑臂2之间的连接间隙,保证连接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3的结构如图6所示。第一侧板32上焊接四个加强筋4,四个加强筋4互相平行,且四个加强筋4沿水平方向设置。第二侧板35上焊接两个加强筋,两个加强筋4互相平行,且两个加强筋4沿铅锤方向设置。使用时,安装在连接侧壁1上的第一侧板32会受到向下的重力和铅锤方向的拉力(安装的产品提供的),加强筋4采用此种方式排布提高了第一侧板32和连接侧壁1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种方式排布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第一侧板32和连接侧壁1之间的强度。安装在底支撑臂2上的第二侧板35在使用时会受到自身的重力和水平方向的拉力,本装置第二侧板35上连接的加强筋4和第二主板相垂直,增加了第二侧板35和底支撑臂2之间的连接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加强筋4的宽度略大于连接间隙的宽度,加强筋的宽度比连接间隙的宽度大2-4mm,能够保证连接件的侧板和连接侧壁1及底支撑臂2的连接紧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侧板32和加强筋4采用冲压成型,第二侧板35和加强筋4采用冲压成型。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侧板32上的多个加强筋4互相平行,第一侧板32上的加强筋4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20-40°,第二侧板35上的多个加强筋4互相平行,第二侧板35上的加强筋4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50-7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侧板32上设置两个加强筋4,两个加强筋4之间的夹角为20-70°,第二侧板35上设置两个加强筋4,两个加强筋4之间的夹角为20-70°。本装置通过在第二侧板35上设置两个具有一定角度的加强筋4,能够更好的限制安装后的底支撑臂2左右方向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加强筋4的形状并非为图示所示的长条状,加强筋4的形状为可为圆形、正方形、菱形等形状。如加强筋4为圆形时,其可分布在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的通孔的四周,可在通孔外设置一圈,也可设置多圈。同样的,正方形和菱形形状的加强筋也可采用此种设置方式。加强筋4位于侧板的内侧面,即安装空间内,此种设计能够使本发明的加强筋4和侧板起到紧密配合以及压合加大摩擦的作用,加强筋4的形状并不是唯一的,也可以为其它形状。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