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螺母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2285发布日期:2020-11-10 11:34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轮螺母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紧固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轮螺母总成。



背景技术:

汽车下线长时间使用及用户多次更换轮胎后,车轮螺母会出现松动问题。车轮螺母如果松动,会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从而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防松螺母,但其易磨损,且多次拆卸后,防松效果大大降低。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防松性能高同时耐用性好的车轮螺母总成。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松性能高同时耐用性好的车轮螺母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轮螺母总成,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套设有活动垫圈,所述螺母本体与所述活动垫圈贴合的螺母锥面设置为凹凸相间的弧形面;所述活动垫圈与所述螺母本体贴合的垫圈锥面设置为与所述螺母锥面配合的凹凸相间的弧形面。

较佳的,所述螺母锥面上均布若干弧状的第一凹凸条,其中所述第一凹凸条包括第一凸部和第一凹部;

所述垫圈锥面上均布与所述第一凹凸条数量相等的弧状第二凹凸条,其中所述第二凹凸条包括第二凸部和第二凹部。

较佳的,所述第一凹凸条数量为18。

较佳的,所述螺母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等于所述垫圈锥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均为15°。

较佳的,所述螺母本体根部套有钢帽。

较佳的,所述螺母本体靠近端部处的外周设置有外凸部,所述钢帽设置有扣合部紧扣在所述外凸部上。

较佳的,所述凸台内部包括第一段内腔和第二段内腔,其中所述第一段内腔呈锥状。

较佳的,所述第二段内腔呈锥状,且所述第一段内腔圆锥角度大于所述第二段内腔圆锥角度。

较佳的,所述凸台外周向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端部方向包括相连接的直筒段和外径逐渐增大的外扩段;所述活动垫圈内表与所述凸台外周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防松性能好,紧固性能优异同时寿命长、耐磨性能好,总体降低了松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螺母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动垫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螺母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活动垫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车轮螺母总成,包括螺母本体1,螺母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凸台11,凸台11上套设有活动垫圈2,螺母本体1与活动垫圈2贴合的螺母锥面12设置为凹凸相间的弧形面。活动垫圈2与螺母本体1贴合的垫圈锥面21设置为与螺母锥面12配合的凹凸相间的弧形面。螺母锥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θ2等于垫圈锥面21与水平面的夹角θ1,均为15°。

如图3和图4所示,螺母锥面12上均布若干弧状的第一凹凸条a,垫圈锥面21上均布与第一凹凸条a数量相等的弧状第二凹凸条b,优选的,螺母锥面12上均布18个弧状的第一凹凸条a。其中第一凹凸条a包括第一凸部a1和第一凹部a2。垫圈锥面21上均布18个弧状的第二凹凸条b,其中第二凹凸条b包括第二凸部b1和第二凹部b2。

螺母本体1根部套有钢帽3,螺母本体1靠近端部处的外周设置有外凸部4,钢帽3设置有扣合部5紧扣在外凸部4上。通过外凸部4的设计,可使钢帽快速扣合在螺母本体1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凸台11内部包括第一段内腔13和第二段内腔14,其中第一段内腔13呈锥状,第二段内腔14为圆柱状。

本实用新型未使用时,螺母本体1和活动垫圈2可自由转动,使用时,螺母锥面12与垫圈锥面21相互贴合,由于螺母锥面12和垫圈锥面21均为锥面,相较于平面接触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得到更大的防松扭矩,使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更为紧固。同时,第一凹凸条a和第二凹凸条b的轮廓为圆弧过渡,在拧入拧出时非常轻松,且这样的轮廓结构不易磨损,可以多次重复拆卸且不导致防松效果降低。

实施例2

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第二段内腔14呈锥状,且第一段内腔圆锥角度θ3大于第二段内腔圆锥角度θ4。

同时,凸台11外周向远离螺母本体1端部方向包括相连接的直筒段15和外径逐渐增大的外扩段16,活动垫圈2内表与凸台11外周相配合。

采用实施例2的结构,可使螺母本体1和活动垫圈2的连接更为紧固,同时,与被连接件的连接也更为牢固。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包括螺母本体(1),所述螺母本体(1)的端部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上套设有活动垫圈(2),所述螺母本体(1)与所述活动垫圈(2)贴合的螺母锥面(12)设置为凹凸相间的弧形面;所述活动垫圈(2)与所述螺母本体(1)贴合的垫圈锥面(21)设置为与所述螺母锥面(12)配合的凹凸相间的弧形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螺母锥面(12)上均布若干弧状的第一凹凸条(a),其中所述第一凹凸条(a)包括第一凸部(a1)和第一凹部(a2);

所述垫圈锥面(21)上均布与所述第一凹凸条(a)数量相等的弧状第二凹凸条(b),其中所述第二凹凸条(b)包括第二凸部(b1)和第二凹部(b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凸条(a)数量为18。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螺母锥面(12)与水平面的夹角(θ2)等于所述垫圈锥面(21)与水平面的夹角(θ1),均为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螺母本体(1)根部套有钢帽(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螺母本体(1)靠近端部处的外周设置有外凸部(4),所述钢帽(3)设置有扣合部(5)紧扣在所述外凸部(4)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凸台(11)内部包括第一段内腔(13)和第二段内腔(14),其中所述第一段内腔(13)呈锥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段内腔(14)呈锥状,且所述第一段内腔圆锥角度(θ3)大于所述第二段内腔圆锥角度(θ4)。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螺母总成,其特征是:所述凸台(11)外周向远离所述螺母本体(1)端部方向包括相连接的直筒段(15)和外径逐渐增大的外扩段(16);所述活动垫圈(2)内表与所述凸台(11)外周相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轮螺母总成,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端部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套设有活动垫圈,所述螺母本体与所述活动垫圈贴合的螺母锥面设置为凹凸相间的弧形面;所述活动垫圈与所述螺母本体贴合的垫圈锥面设置为与所述螺母锥面配合的凹凸相间的弧形面。本实用新型防松性能好,紧固性能优异同时寿命长、耐磨性能好,总体降低了松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姜习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德隆盛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7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