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8257发布日期:2021-04-06 12:01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



背景技术:

橡胶软风道在列车空调机组风道与列车风道之间起连接作用,要求两端法兰平整,坚固、具有密封作用、能够自由伸缩一定量。

现阶段,传统的橡胶软风道在进行安装过程中,由于橡胶软风道未设置有保温结构,在对空调的送风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对橡胶软分道的使用造成影响,并且车体的风道形状不统一,导致对橡胶软风道的安装不便捷,使得装置实用性大大降低,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橡胶软风道进行高效的保温,从而长时间使用时易造成对橡胶软风道损坏,并无法对车体不同风道的稳定安装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包括下框架、送风管道及上框架,所述下框架及上框架呈矩形设置,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共同连接有送风管道;

所述送风管道包括橡胶层及保温层,所述橡胶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均匀包裹有保温层;

所述上框架的内壁上设有调控机构。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及下框架均包括紧固孔,所述紧固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紧固孔呈矩形阵列分别贯穿设置在上框架及下框架上。

优选的,所述保温层材质为玻璃棉。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包括滑槽,所述滑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设置在上框架的横向相对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调控机构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控机构均包括折叠组件,两个所述折叠组件分别呈对称设置在上框架的纵向相对侧壁上,两个所述折叠组件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板,两个所述橡胶板的两侧壁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槽内。

优选的,两个所述橡胶板均包括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橡胶板侧壁上,两个所述折叠组件材料为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通过设置橡胶层及保温层,使得送风管道对车体空调的送风更为便捷稳定,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对空调的送风温度进行保温隔离,从而避免橡胶层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热胀冷缩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对送风管道的防护及使用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通过设置的调控机构,使得能够对车体的不同风道进行稳定安装,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框架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调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送风管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下框架;2、送风管道;21、橡胶层;22、保温层;3、上框架;31、滑槽;4、紧固孔;5、调控机构;51、折叠组件;52、橡胶板;511、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包括下框架1、送风管道2及上框架3,下框架1及上框架3呈矩形设置,下框架1与上框架3之间共同连接有送风管道2;

送风管道2包括橡胶层21及保温层22,橡胶层2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均匀包裹有保温层22;

上框架3的内壁上设有调控机构5,通过设置的调控机构5及送风管道2,使得能够有效的对空调的送风温度进行保温隔离,从而避免橡胶层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热胀冷缩的损坏。

其中,上框架3及下框架1均包括紧固孔4,紧固孔4设有多个,多个紧固孔4呈矩形阵列分别贯穿设置在上框架3及下框架1上,通过设置的紧固孔4与螺钉连接,使得便于对装置进行安装固定。

其中,保温层22材质为玻璃棉,通过设置的保温层22,对空调送风的保温效果更为高效。

其中,上框架3包括滑槽31,滑槽3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槽31设置在上框架3的横向相对内壁上,通过设置的滑槽31,使得对装置的使用效果更为便捷。

其中,调控机构5设置有两个,两个调控机构5均包括折叠组件51,两个折叠组件51分别呈对称设置在上框架3的纵向相对侧壁上,两个折叠组件51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板52,两个橡胶板52的两侧壁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31槽内,通过设置有橡胶板52,使得便于对车体不同尺寸的风道进行安装固定。

其中,两个橡胶板52均包括螺纹孔511,螺纹孔511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橡胶板52侧壁上,两个折叠组件51材料为硅胶材质,通过设置的折叠组件51,使得能够进行折叠拉伸作业,从而便于进行收纳。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下框架1及上框架3上的紧固孔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指定位置,折叠组件51及橡胶板52,使得便于对车体上不同的风道进行稳定安装,从而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且通过设置的送风管道2,送风管道2设置有橡胶层21及保温层22,保温层22材料为玻璃棉,使得能够有效的对空调的送风温度进行保温隔离,从而避免橡胶层21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热胀冷缩的损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对送风管道2的防护及使用效果,直至完成全部工作顺序。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框架(1)、送风管道(2)及上框架(3),所述下框架(1)及上框架(3)呈矩形设置,所述下框架(1)与上框架(3)之间共同连接有送风管道(2);

所述送风管道(2)包括橡胶层(21)及保温层(22),所述橡胶层(21)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均匀包裹有保温层(22);

所述上框架(3)的内壁上设有调控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3)及下框架(1)均包括紧固孔(4),所述紧固孔(4)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紧固孔(4)呈矩形阵列分别贯穿设置在上框架(3)及下框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22)材质为玻璃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3)包括滑槽(31),所述滑槽(3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槽(31)设置在上框架(3)的横向相对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机构(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调控机构(5)均包括折叠组件(51),两个所述折叠组件(51)分别呈对称设置在上框架(3)的纵向相对侧壁上,两个所述折叠组件(51)的相对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橡胶板(52),两个所述橡胶板(52)的两侧壁分别滑动连接在滑槽(31)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橡胶板(52)均包括螺纹孔(511),所述螺纹孔(511)分别贯穿设置在两个橡胶板(52)侧壁上,两个所述折叠组件(51)材料为硅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客车用橡胶软风道,包括下框架、送风管道及上框架,所述下框架及上框架呈矩形设置,所述下框架与上框架之间共同连接有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包括橡胶层及保温层,所述橡胶层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分别均匀包裹有保温层,所述上框架的内壁上设有调控机构,通过设置橡胶层及保温层,使得送风管道对车体空调的送风更为便捷稳定,保温层能够有效的对空调的送风温度进行保温隔离,从而避免橡胶层长时间使用造成的热胀冷缩的损坏,通过设置的调控机构,使得能够对车体的不同风道进行稳定安装,从而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更加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提高对送风管道的防护及使用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爱爱;王伟;姚海宇;陈欢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华达华丰橡塑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2.17
技术公布日:2021.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