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0654发布日期:2020-11-27 10:02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蜗轮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



背景技术:

普通的蜗轮采用单一金属材料制造而成,高速重载工况下蜗轮齿磨损严重,降低蜗轮与蜗杆之间的传动精度和传动的效率,甚至会增加传动的噪音,降低其使用寿命。为增加蜗轮与蜗杆传动的强度,以往通过采用贵金属材料,如锡磷青铜合金等作为蜗轮的材料,或在蜗轮体的轮齿啃合面上渗入一些耐磨稀有金属元素或自润滑耐磨硬质相,使蜗轮的制造难度增大,制造工艺流程延长,制造成本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本底,承载能力高,减震降噪、使用性能可靠的复合结构蜗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成本低,承载能力高,减震降噪、且使用性能可靠。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包括位于内圈的轮轴以及套设于轮轴上的蜗轮主体,所述轮轴的中心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上设置有与其贯通的键槽,在轮轴位于蜗轮主体两端的外缘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阻尼橡胶垫的凹槽,所述阻尼橡胶垫由向凹槽内浇铸mc尼龙制得,且在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若干排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锯齿状放置槽。

进一步的,所述轮轴由球磨铸铁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轮轴上与蜗轮主体接触的外缘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燕尾槽。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主体由za27合金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主体包括与轮轴外缘面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燕尾槽镶嵌连接的两个燕尾凸台和连接于所述燕尾凸台边缘的用于加工成轮齿的齿圈部。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橡胶垫的外表面与轮轴外缘面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蜗轮主体与轮轴之间的连接为浇铸成型的无缝冶金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蜗轮结构合理,轮轴部分采用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球磨铸铁材料,蜗轮主体部分采用有自润滑作用且耐磨性好的za27合金,蜗轮主体与轮轴部分铸造复合成整体,并在轮轴外缘面均匀设置减震降噪的阻尼橡胶垫,不仅提高了蜗轮承载能力,而且使用过程中实现了缓冲和减震,增加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轮轴,101、轴孔,102、键槽,2、蜗轮主体,3、阻尼橡胶垫,4、燕尾槽,5、燕尾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包括位于内圈的轮轴1以及套设于轮轴上的蜗轮主体2,所述轮轴1由球磨铸铁材料制成,所述轮轴1的中心设置有轴孔101,所述轴孔101上设置有与其贯通的键槽102,所述轮轴1上与蜗轮主体2接触的外缘面上靠近中部位置对称设置有两个燕尾槽4,且在轮轴位于蜗轮主体两端的外缘端面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阻尼橡胶垫3的凹槽,所述阻尼橡胶垫3的外表面与轮轴1外缘面齐平,所述阻尼橡胶垫3由向凹槽内浇铸mc尼龙制得,且在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若干排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锯齿状安置槽,所述加固机构还包括在凹槽内壁设置的网格状条纹,增加阻尼橡胶垫3在凹槽内的稳固。

所述蜗轮主体2由za27合金制成,所述蜗轮主体2包括与两个燕尾槽镶嵌连接的两个燕尾凸台5和连接于所述燕尾凸台5边缘的用于加工成轮齿的齿圈部,即蜗轮主体2包括两个燕尾凸台5以及套设在轮轴上的齿圈部,所述齿圈部的外缘为轮齿。

所述蜗轮主体2与轮轴1之间的连接为浇铸成型的无缝冶金结合,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球磨铸铁材料铸造轮轴,先加工出其内轴孔101,并对其外缘进行粗加工,得到粗加工的轮轴;

步骤二、将粗加工的轮轴的外缘面上加工出两个对称设置的燕尾槽4,且在粗加工的轮轴两端外缘面加工出若干个用于安装阻尼橡胶垫的凹槽,得到二次加工后的轮轴;

步骤三、将二次加工后的轮轴放入喷涂了涂料的铸铁模具内,涂料为现有的普通的金属型铸造涂料,并共同预热至450-500℃后,浇入过热60-80℃的za27合金液,并在模具外表面喷雾冷却,采用喷雾冷却可以达到激冷,即能保证锌合金与球磨铸铁的冶金结合,又能促使齿面激冷,防止缩松成分偏析缺陷,固化后得到复合蜗轮毛坯,并将复合蜗轮毛坯从模具中取出;

步骤四、将复合蜗轮毛坯采用za27热处理工艺参数进行处理后,

向复合蜗轮毛坯的凹槽内浇铸mc尼龙,使其形成阻尼橡胶垫3,所述za27热处理工艺参数具体为:将复合蜗轮毛坯放置在管式电阻炉中,保持300-330℃温度下保温8-10h后随炉冷却,采用热处理工艺使得成分均匀化处理,消除成分偏析;

步骤五、对浇铸过mc尼龙的复合蜗轮毛坯的蜗轮主体外缘进行铣齿加工,并对内轴孔的键槽102精加工后,得到加工成型的复合蜗轮。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蜗轮结构合理,轮轴1采用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球磨铸铁材料,蜗轮主体2采用有自润滑作用且耐磨性好的za27合金,蜗轮主体2与轮轴1铸造复合成整体,并在轮轴1外缘面均匀设置减震降噪的阻尼橡胶垫3,不仅提高了蜗轮承载能力,而且使用过程中实现了缓冲和减震,增加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内圈的轮轴(1)以及套设于轮轴上的蜗轮主体(2),所述轮轴(1)的中心设置有轴孔(101),所述轴孔(101)上设置有与其贯通的键槽(102),在轮轴位于蜗轮主体两端的外缘端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阻尼橡胶垫(3)的凹槽,所述阻尼橡胶垫(3)由向凹槽内浇铸mc尼龙制得,且在凹槽的底部设置有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若干排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锯齿状放置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1)由球磨铸铁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1)上与蜗轮主体(2)接触的外缘面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燕尾槽(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主体(2)由za27合金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主体(2)包括与轮轴外缘面上对称设置的两个燕尾槽镶嵌连接的两个燕尾凸台(5)和连接于所述燕尾凸台(5)边缘的用于加工成轮齿的齿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橡胶垫(3)的外表面与轮轴(1)外缘面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主体(2)与轮轴(1)之间的连接为浇铸成型的无缝冶金结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高阻尼复合蜗轮,包括位于内圈的轮轴及套设于轮轴上的蜗轮主体,在轮轴位于蜗轮主体两端外缘端面设有若干个用于安装阻尼橡胶垫的凹槽,轮轴中心设有相互贯通的轴孔及键槽,轮轴上与蜗轮主体接触的外缘面上对称设有两个燕尾槽,蜗轮主体包括与轮轴外缘面上燕尾槽镶嵌连接的两个燕尾凸台和连接于燕尾凸台边缘的用于加工成轮齿的齿圈部,本装置结构合理,轮轴采用强度高耐磨性能好的球磨铸铁材料,蜗轮主体采用有自润滑作用且耐磨性好的ZA27合金,蜗轮主体与轮轴铸造复合成整体,在轮轴外缘面均匀设置减震降噪的阻尼橡胶垫,不仅提高了蜗轮承载能力,且使用过程中实现了缓冲和减震,增加了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民;王爱琴;杨森;柳培;谢敬佩;杨斌;魏金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许昌中发耐磨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