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整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21134发布日期:2020-12-01 11:13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整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支座,具体涉及一种调整支座。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技术应用中,支座大多为固定或单自由度调整。若安装环境为不规则尺寸,则无法达到精确安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整支座。

一种调整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单元座上;所述固定单元座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在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纵向条形孔,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孔上;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横向条形孔,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向条形孔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在纵向上调整连接座,在横向上调整固定座,从而间接在横纵两方向上调整支撑架。

进一步为:所述支撑架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在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单元座,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在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之间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架,在所述上固定臂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直角三角架的直边均与所述上固定臂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进一步为: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在第一底板和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朝向背离所述竖板的方向;所述横向条形孔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端部;

所述基座为由第一上端板、第一下端板和第一中连接板组成的工字结构,在所述第一下端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中连接板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所述纵向条形孔;

所述固定座为由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和第二中连接板组成的匚字结构,在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均与所述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和第二中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下端板上位于所述第二中连接板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朝向背离所述第二中连接板的方向;

所述第一条形槽插接在所述第一中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孔上;所述第二下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向条形孔上,所述第二条形槽插接在所述加强筋板上。使得本实用新型结构强度大,稳固性好。

进一步为:在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两端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在所述固定座上对应所述固定块的位置固定有销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在所述销钉连接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横向条形孔和纵向条形孔及在两者上加装垫块,可以完成六个自由度无死角调整,而且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支撑架的连接关系,使得连接座和固定座只需一次定位,从而减少了多次测量产生的累计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的结构图。

图中,1、基座;11、纵向条形孔;12、第一下端板;2、连接座;21、第一底板;211、横向条形孔;212、第一条形槽;22、竖板;23、加强筋板;3、固定座;31、销钉连接块;32、第二竖板;33、第二条形槽;34、第二下端板;35、第二中连接板;4、支撑架;41、上固定臂;42、下固定臂;43、直角三角架;431、锁扣;44、支撑板;45、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例中的左、中、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

一种调整支座,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固定安装在固定单元座上;所述固定单元座包括基座1,在所述基座1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2,在所述连接座2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3,所述支撑架4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3上;结合图2所示,在所述基座1上设置有纵向条形孔11,所述连接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孔11上;在所述连接座2上设置有横向条形孔211,所述固定座3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向条形孔211上。

其中,结合图5所示,所述支撑架4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上固定臂41和下固定臂42,在所述上固定臂41和下固定臂4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单元座,所述上固定臂41和下固定臂42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3上;在所述上固定臂41和下固定臂42之间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架43,在所述上固定臂41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4,所述支撑板44和直角三角架43的直边均与所述上固定臂4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直角三角架43的斜边的两端通过锁扣分别与所述上固定臂41和下固定臂42固定连接。

结合图3所示,所述连接座2包括第一底板21,在所述第一底板21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22,在第一底板21和竖板2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23,所述加强筋板23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21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条形槽212,所述第一条形槽212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朝向背离所述竖板22的方向;所述横向条形孔211位于所述第一底板21的另一端部;

结合图2所示,所述基座1为由第一上端板、第一下端板12和第一中连接板组成的工字结构,在所述第一下端板12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中连接板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所述纵向条形孔11;

结合图4所示,所述固定座3为由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34和第二中连接板35组成的匚字结构,在所述固定座3内设有第二竖板32,所述第二竖板32均与所述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34和第二中连接板35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下端板34上位于所述第二中连接板35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条形槽33,所述第二条形槽33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朝向背离所述第二中连接板35的方向;

所述第一条形槽212插接在所述第一中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底板21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孔11上;所述第二下端板34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向条形孔211上,所述第二条形槽33插接在所述加强筋板23上。

在所述上固定臂41和下固定臂42两端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5,在所述固定座45上对应所述固定块45的位置固定有销钉连接块31,所述固定块45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在所述销钉连接块31上。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调整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单元座上;所述固定单元座包括基座,在所述基座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在所述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纵向条形孔,所述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孔上;在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横向条形孔,所述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向条形孔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调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横向并列设置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在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所述固定单元座,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均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座上;在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之间固定连接有直角三角架,在所述上固定臂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和直角三角架的直边均与所述上固定臂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调整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一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中部垂直固定连接有竖板,在第一底板和竖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底板的一端端部开设有第一条形槽,所述第一条形槽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朝向背离所述竖板的方向;所述横向条形孔位于所述第一底板的另一端部;

所述基座为由第一上端板、第一下端板和第一中连接板组成的工字结构,在所述第一下端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中连接板两侧的位置均设有所述纵向条形孔;

所述固定座为由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和第二中连接板组成的匚字结构,在所述固定座内设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均与所述第二上端板、第二下端板和第二中连接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下端板上位于所述第二中连接板两侧的位置均开设有第二条形槽,所述第二条形槽的一端开口设置且朝向背离所述第二中连接板的方向;

所述第一条形槽插接在所述第一中连接板上,所述第一底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纵向条形孔上;所述第二下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横向条形孔上,所述第二条形槽插接在所述加强筋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调整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两端的下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在所述固定座上对应所述固定块的位置固定有销钉连接块,所述固定块通过销钉固定连接在所述销钉连接块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调整支座,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单元座上;固定单元座包括基座,在基座上固定安装有连接座,在连接座上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支撑架固定安装在固定座上;在基座上设置有纵向条形孔,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在纵向条形孔上;在连接座上设置有横向条形孔,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横向条形孔上。通过横向条形孔和纵向条形孔及在两者上加装垫块,可以完成六个自由度无死角调整,而且施工时间大大缩短,提高工作效率;由于支撑架的连接关系,使得连接座和固定座只需一次定位,从而减少了多次测量产生的累计误差,提高了定位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东涛;陈超;母世超;李彦俊;刘峰岭;于学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乡市新倍增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5
技术公布日:2020.12.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