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80432发布日期:2020-12-15 08:20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阀门自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阀门上密封结构一般都采用填料密封的结构形式。现使用的普通填料在高压下会产生密封性能下降的问题,介质会随着填料的间隙往顶部渗透,进而导致阀门泄漏,影响整个阀门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能解决阀门泄漏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中通过轴承转动安装阀杆,所述轴承上方依次设置密封衬垫、密封组、填料压套、填料压板,所述阀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填料压板,所述密封组由上密封环、中密封环、下密封环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与所述阀杆之间存在杆体间隙,所述密封组位于所述杆体间隙之中,所述填料压套下部位于所述杆体间隙之中,所述填料压套上部位于所述阀体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衬垫、所述密封组、所述填料压套、所述填料压板均套设在所述阀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体上部开有螺纹锁紧孔,所述填料压板上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和所述螺纹锁紧孔中设置螺柱,所述螺柱上部设置螺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密封环上部为上受力面,下部为下挤压面;所述中密封环上部为上受压面,下部为下受压面,内周为内变形面,外周为外变形面;所述下密封环上部为上挤压面,下部为下受力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挤压面、上受压面、下受压面、上挤压面均为v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挤压面角度与所述上受压面角度不同,所述下受压面角度与所述上挤压面角度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采用v型填料密封,密封效果佳;可根据不同的压力等级增加中间填料数量,数量越多则密封性能越好;使用时可切开装配,安装及维修时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组正常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组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密封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6中,包括阀杆1、螺柱2、填料压板3、螺母4、填料压套5、阀体6、密封衬垫7、密封组8、上密封环8-1、上受力面8-11、下挤压面8-12、中密封环8-2、上受压面8-21、下受压面8-22、内变形面8-23、外变形面8-24、下密封环8-3、上挤压面8-31、下受力面8-32、轴承9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包括阀体6,阀体6中通过轴承9转动安装阀杆1,轴承9安装在阀体6与阀杆1之间,故阀体6与阀杆1之间存在杆体间隙。轴承9上方依次设置密封衬垫7、密封组8、填料压套5、填料压板3。密封组8位于杆体间隙之中。填料压套5上部位于阀体6外部于杆体间隙之中,填料压套5上部位于阀体6外部于阀体6外部。

阀体6上部开有螺纹锁紧孔,填料压板3上开有螺纹连接孔,螺柱2依次穿过螺纹连接孔和螺纹锁紧孔,完成填料压板3与阀体6的连接。螺柱2上部设置螺母4,用来固定填料压板3和阀体6。

如图2所示,密封组8由上密封环8-1、中密封环8-2、下密封环8-3组成。如图4所示,上密封环8-1上部为上受力面8-11,下部为下挤压面8-12。如图5所示,中密封环8-2上部为上受压面8-21,下部为下受压面8-22,内周为内变形面8-23,外周为外变形面8-24。如图6所示,下密封环8-3上部为上挤压面8-31,下部为下受力面8-32。

下挤压面8-12、上受压面8-21、下受压面8-22、上挤压面8-31均为v型。下挤压面8-12角度与上受压面8-21角度不同,下受压面8-22角度与上挤压面8-31角度不同。这样在工作时,上密封环8-1和下密封环8-3才会与中密封环8-2之间产生更大的挤压压强,使三者在径向变形,其中中密封环8-2产生的变形量最大。

密封衬垫7、密封组8、填料压套5、填料压板3均套设在阀杆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阀门处于高压工作情况时,介质由阀杆1和轴承9的间隙中渗入,进入到密封衬垫7下方处,在此处对密封衬垫7施加一个向上方的挤压力,密封组8在受力之后,由下密封环8-3开始依次对中密封环8-2、上密封环8-1产生作用力,通过压紧力使三者沿开角方向向阀体6内壁以及阀杆6外周扩张,如图3所示,介质通过下密封环8-3时,压力下降一部分,通过中密封环8-2时,压力再下降一部分,依次下去,产生的介质压力即变为密封组8对阀体6内壁及阀杆1外圆的径向挤压力,确保了高压下的密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包括阀体(6),所述阀体(6)中通过轴承(9)转动安装阀杆(1),所述轴承(9)上方依次设置密封衬垫(7)、密封组(8)、填料压套(5)、填料压板(3),所述阀体(6)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填料压板(3),所述密封组(8)由上密封环(8-1)、中密封环(8-2)、下密封环(8-3)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与所述阀杆(1)之间存在杆体间隙,所述密封组(8)位于所述杆体间隙之中,所述填料压套(5)下部位于所述杆体间隙之中,所述填料压套(5)上部位于所述阀体(6)外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衬垫(7)、所述密封组(8)、所述填料压套(5)、所述填料压板(3)均套设在所述阀杆(1)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6)上部开有螺纹锁紧孔,所述填料压板(3)上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螺纹连接孔和所述螺纹锁紧孔中设置螺柱(2),所述螺柱(2)上部设置螺母(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环(8-1)上部为上受力面(8-11),下部为下挤压面(8-12);所述中密封环(8-2)上部为上受压面(8-21),下部为下受压面(8-22),内周为内变形面(8-23),外周为外变形面(8-24);所述下密封环(8-3)上部为上挤压面(8-31),下部为下受力面(8-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挤压面(8-12)、上受压面(8-21)、下受压面(8-22)、上挤压面(8-31)均为v型。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阀门自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挤压面(8-12)角度与所述上受压面(8-21)角度不同,所述下受压面(8-22)角度与所述上挤压面(8-31)角度不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自密封结构,包括阀体,阀体中通过轴承转动安装阀杆,轴承上方依次设置密封衬垫、密封组、填料压套、填料压板,阀体通过螺纹结构连接填料压板,密封组由上密封环、中密封环、下密封环组成,阀体与阀杆之间存在杆体间隙,密封组位于杆体间隙之中,填料压套下部位于杆体间隙之中,填料压套上部位于阀体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采用V型填料密封,密封效果佳;可根据不同的压力等级增加中间填料数量,数量越多则密封性能越好;使用时可切开装配,安装及维修时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毛大军;卞红飞;钱明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呼伦贝尔金新化工有限公司;无锡宝牛阀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9
技术公布日:2020.12.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