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8724发布日期:2021-06-15 19:50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排水管是市政管道工程中重要的管道之一,为了避免管道泄漏要求排水管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以及结构稳定性。现有的排水管接头通常采用电热熔接的方式进行连接,然而其成本较高且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电源,施工门槛较高。公开号为cn20704948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钩勒式双橡胶圈pp骨架增强pe螺旋波纹管接头,该连接结构不需依靠电源实现且密封性良好,然而由于管道之间仅依靠可变形的密封胶圈固定连接,不利于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连接稳定密封性良好的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包括管材以及成型于所述管材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管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首位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端部的外凸圈,所述外凸圈的外径与管材外径配合且所述外凸圈的厚度小于管材厚度,所述外凸圈的内壁成型有多圈沿管材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凸环;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端部的内凸圈,所述内凸圈的内径与管材内径配合,所述内凸圈的厚度小于管材厚度且内凸圈与外凸圈的厚度之和与管材厚度配合,所述内凸圈的外壁还成型有与所述内凸环配合的外凸环,当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后所述外凸环与内凸环互补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其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在连接后外凸环与内凸环互补配合从而形成锁紧结构可有效抵抗管材轴向的拉伸力,提高管材之间连接稳定性,防止管材之间的连接分离。同时又由于外凸环与内凸环互补配合起到密封作用提高管材的密封性。

进一步,所述外凸环与内凸环的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由于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因此外凸环与内凸环的三角结构在两者连接时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使两者能顺利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凸圈的外表面于外凸环的后侧成型有一圈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作用是使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在插接的过程中,内凸圈能在环形凹槽处产生轻微的内翻变形从而使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顺利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凸圈与外凸圈的长度相同。由于内凸圈与外凸圈的长度相同因此当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后两者相互覆盖。

进一步,所述内凸圈的前侧成型有导向斜面,并且当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后所述内凸圈的导向斜面与外凸圈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利用引导斜面可引导内凸圈在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连接时内翻变形,同时也起到避让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的连接结构图。

图3为图1中区域a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中区域b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图2中区域c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管材,2-第一连接头,21-外凸圈,22-内凸环,3-第二连接头,31-内凸圈,32-外凸环,33-环形凹槽,34-导向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中的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包括管材1以及成型于所述管材1两端的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所述管材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首位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头2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1端部的外凸圈21,所述外凸圈21的外径与管材1外径配合从而使外凸圈21与管材1外壁处于同一柱面上,且所述外凸圈21的厚度小于管材1厚度,所述外凸圈21的内壁成型有多圈沿管材1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凸环22,在本实施例中内凸环22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3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1端部的内凸圈31,所述内凸圈31的内径与管材1内径配合,从而使内凸圈31与管材1内壁处于同一柱面上。所述内凸圈31的厚度小于管材1厚度且内凸圈31与外凸圈21的厚度之和与管材1厚度配合,所述内凸圈31与外凸圈21的长度相同。由于内凸圈31与外凸圈21的长度相同因此当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连接后两者相互覆盖。所述内凸圈31的外壁还成型有与所述内凸环22配合的外凸环32,同时内凸圈31的外表面于外凸环32的后侧成型有一圈环形凹槽33,环形凹槽33的作用是使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在插接的过程中,内凸圈31能在环形凹槽33处产生轻微的内翻变形从而使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顺利连接。

当第一连接头2与第二连接头3连接后所述外凸环32与内凸环22互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外凸环32的截面呈三角形结构,由于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之间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因此外凸环32与内凸环22的三角结构在两者连接时能起到导向的作用使两者能顺利连接。所述内凸圈31的前侧成型有导向斜面34,并且当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连接后所述内凸圈31导向斜面34与外凸圈2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利用引导斜面可引导内凸圈31在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连接时内翻变形,同时也起到避让作用。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更多可能的变动和润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思路所作的等同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包括管材(1)以及成型于所述管材(1)两端的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所述管材(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首位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头(2)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1)端部的外凸圈(21),所述外凸圈(21)的外径与管材(1)外径配合且所述外凸圈(21)的厚度小于管材(1)厚度,所述外凸圈(21)的内壁成型有多圈沿管材(1)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凸环(22);所述第二连接头(3)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1)端部的内凸圈(31),所述内凸圈(31)的内径与管材(1)内径配合,所述内凸圈(31)的厚度小于管材(1)厚度且内凸圈(31)与外凸圈(21)的厚度之和与管材(1)厚度配合,所述内凸圈(31)的外壁还成型有与所述内凸环(22)配合的外凸环(32),当第一连接头(2)与第二连接头(3)连接后所述外凸环(32)与内凸环(22)互补配合,所述内凸圈(31)与外凸圈(21)的长度相同,所述内凸圈(31)的前侧成型有导向斜面(34),并且当第一连接头(2)和第二连接头(3)连接后所述内凸圈(31)导向斜面(34)与外凸圈(2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隔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环(32)与内凸环(22)的截面均呈三角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凸圈(31)的外表面于外凸环(32)的后侧成型有一圈环形凹槽(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水管柔性密封自锁连接结构,包括管材以及成型于所述管材两端的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管材之间通过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首位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头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端部的外凸圈,所述外凸圈的外径与管材外径配合且所述外凸圈的厚度小于管材厚度,所述外凸圈的内壁成型有多圈沿管材长度方向排列的内凸环;所述第二连接头包括有一圈成型于管材端部的内凸圈,所述内凸圈的内径与管材内径配合,所述内凸圈的厚度小于管材厚度且内凸圈与外凸圈的厚度之和与管材厚度配合,所述内凸圈的外壁还成型有与所述内凸环配合的外凸环,当第一连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接后所述外凸环与内凸环互补配合。

技术研发人员:潘小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三水世通管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8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