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1018发布日期:2021-05-04 09:5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



背景技术:

闸阀(gatevalve)是一个启闭件闸板,闸板的运动方向与流体方向相垂直,闸阀只能作全开和全关,闸阀关闭时,密封面依靠介质压力来密封;阀体是设置在闸阀上的必不可少的部件之一,是闸阀中的一个主要零部件;根据压力等级有不同的机械制造方法,通常与阀盖配合使用,阀盖内设置有密封填料,可以对阀体进行密封,但是,现有的阀体通常为直筒结构,密封效果差的同时使用寿命也较短,且结构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此外,当阀内零部件需要维护或者阀门检修时不得不将闸阀完全从管道上拆卸下来,不仅浪费人力、浪费时间、造成安全隐患,更是无法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甚至影响整套系统按时运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更长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主要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与管道连接的连接法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阀盖的顶部通道以及设置在该顶部通道上的连接法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阀体的第一通道上开设有用于对阀体进行检修的检修口,该检修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可以打开或者闭合检修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及一体式设置在盖板底部的盖芯,所述盖芯的外径略小于检修口的内径且所述盖芯可以紧密配合在所述检修口内,盖芯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筋,阀体的顶部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分别固定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顶部的三角形加强筋,且所述三角形加强筋与顶部通道内壁的夹角为35°~40°。

进一步地,所述盖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检修口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芯与检修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通道的外壁为由外到内直径逐渐缩小的锥筒形结构,第二通道的内壁为直筒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根,每根加强筋的宽度均为30mm,且同一侧壁上的两根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100mm。

进一步地,所述阀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阻尼材料层。

进一步地,所述阻尼材料层的厚度为3-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的检修口实现了免拆除在线维护、检修,大大提高了便利性,阀体在不同位置上设置有加强筋和三角形加强筋,可以有效增加阀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密封槽为向下凹陷的球面形结构,可以增加密封效果,阀体上涂覆有阻尼材料层,可以有效减少阀体内的气体或液体的不均匀流动带来的振动和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上”、“下”、“左”、“右”、“内”、“外”、“横向”、“竖向”等术语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主要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连接的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所述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与管道连接的连接法兰,阀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阀盖的顶部通道4以及设置在该顶部通道4上的连接法兰,阀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5;所述阀体1的第一通道2上开设有用于对阀体1进行检修的检修口6,该检修口6上可拆卸设置有可以打开或者闭合检修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7及一体式设置在盖板7底部的盖芯8,所述盖芯8的外径略小于检修口6的内径且所述盖芯8可以紧密配合在所述检修口6内,盖芯8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9。

参照图1所示,所述阀体1的前后侧壁上分别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筋10,所述加强筋10的数量为两根,每根加强筋10的宽度均为30mm,且同一侧壁上的两根加强筋10之间的距离为100mm;阀体1的顶部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分别固定在第一通道2和第二通道3顶部的三角形加强筋11,且所述三角形加强筋11与顶部通道4内壁的夹角为35°~40°;所述第二通道3的外壁为由外到内直径逐渐缩小的锥筒形结构,第二通道3的内壁为直筒形结构。

参照图1所示,所述盖芯8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检修口6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芯8与检修口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盖板7上设置有紧固螺栓12;所述阀体1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阻尼材料层,所述阻尼材料层的厚度为3-5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阀体上设置的检修口实现了免拆除在线维护、检修,大大提高了便利性,阀体在不同位置上设置有加强筋和三角形加强筋,可以有效增加阀体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密封槽为向下凹陷的球面形结构,可以增加密封效果,阀体上涂覆有阻尼材料层,可以有效减少阀体内的气体或液体的不均匀流动带来的振动和噪音。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主要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外缘上分别设置有与管道连接的连接法兰,阀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阀盖的顶部通道以及设置在该顶部通道上的连接法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阀体的第一通道上开设有用于对阀体进行检修的检修口,该检修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可以打开或者闭合检修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及一体式设置在盖板底部的盖芯,所述盖芯的外径略小于检修口的内径且所述盖芯可以紧密配合在所述检修口内,盖芯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筋,阀体的顶部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分别固定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顶部的三角形加强筋,且所述三角形加强筋与顶部通道内壁的夹角为35°~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芯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检修口的上侧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盖芯与检修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盖板上设置有紧固螺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外壁为由外到内直径逐渐缩小的锥筒形结构,第二通道的内壁为直筒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数量为两根,每根加强筋的宽度均为30mm,且同一侧壁上的两根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外表面上涂覆有一层阻尼材料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材料层的厚度为3-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维护的阀体结构,主要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贯通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阀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连接阀盖的顶部通道以及设置在该顶部通道上的连接法兰,阀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密封圈的密封槽;所述阀体的第一通道上开设有用于对阀体进行检修的检修口,该检修口上可拆卸设置有可以打开或者闭合检修口的盖体,所述盖体包括盖板及一体式设置在盖板底部的盖芯,所述盖芯的外径略小于检修口的内径且所述盖芯可以紧密配合在所述检修口内,盖芯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所述阀体的前后侧壁上分别竖直设置有至少两根加强筋,阀体的顶部通道内设置有两根分别固定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顶部的三角形加强筋。

技术研发人员:梅学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清县东旭合金钢铸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24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