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墙机构和显示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18082发布日期:2021-03-12 10:51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挂墙机构和显示设备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挂墙机构和应用该挂墙机构的显示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显示设备,例如电视、电子相册或其他显示器等产品存在挂墙使用的情况。但是传统的显示设备在挂或取的过程中,其会遮挡挂架,用户需要反复尝试才可将显示设备挂在挂架的正确位置,对位极其不方便。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挂墙机构,旨在改善显示设备与挂架对位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挂墙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和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至墙体;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用于连接至产品;所述第一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磁吸贴合;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与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卡接;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能够支撑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和产品。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挂墙座和设于所述挂墙座的第一磁体,所述挂墙座连接于所述墙体;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和设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磁体,所述壳体连接于所述产品,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磁吸贴合。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的卡合组件,所述第一连接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挂墙座的连接盘,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卡合组件卡扣连接。可选地,所述壳体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盘卡入的凹槽,所述卡合组件可滑动地穿设所述凹槽的侧壁,以卡持所述连接盘或者松开所述连接盘。可选地,所述卡合组件包括卡爪和连接杆;所述卡爪可滑动地穿设所述凹槽的侧壁,并卡持所述连接盘或松开所述连接盘;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卡爪背离所述凹槽的一侧。可选地,所述连接盘包括限位部和连接于所述限位部的卡接部,所述卡爪卡持所述卡接部;所述限位部设于所述卡爪与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可选地,所述限位部的外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和/或,所述卡爪卡持所述卡接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斜面。可选地,所述挂墙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一端连接所述壳体,另一端连接所述卡合组件。可选地,所述连接盘与所述挂墙座转动连接。可选地,所述挂墙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盘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并可于所述安装孔内转动。可选地,所述挂墙机构还包括轴承,所述轴承夹设于所述连接盘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之间。可选地,所述连接盘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定位孔沿所述连接盘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挂墙座连接有弹性限位组件,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卡入至少一所述定位孔内。可选地,所述弹性限位组件包括: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连接于所述挂墙座;定位珠,所述定位珠的一部分卡入所述连接筒内,另一部分卡入所述定位孔内;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安装于所述连接筒内,并抵持于所述定位珠与所述连接筒的底壁之间。可选地,所述挂墙座连接有第一对接端子,所述壳体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对接端子适配的第二对接端子,所述第一对接端子与所述第二对接端子对接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组件,包括显示设备和上述的挂墙机构,所述显示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第二连接组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磁吸配合,则使得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自动吸引在一起,进而使得产品通过第二连接组件与连接至墙体的第一连接组件实现自动对位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还卡接配合;则使得第一连接组件与第二连接组件自动对位后还可具有较为稳固的连接效果,避免与第二连接组件连接的产品从墙体上轻易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二连接组件与产品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二连接组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二连接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二连接组件的卡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二连接组件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一连接组件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一连接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一连接组件的部分部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一连接组件的连接盘的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挂墙机构中第一连接组件的弹性限位组件的内部透视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第一连接组件110挂墙座111安装孔120第一磁体130连接盘131卡接部132限位部1321第一导向斜面1322定位孔140轴承150弹性限位组件151连接筒152定位珠153第二弹性件160第一对接端子200第二连接组件210壳体211凹槽220第二磁体230卡合组件231卡爪2311第二导向斜面232连接杆240第一弹性件250第二对接端子300安装板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挂墙机构。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结合参照图1、图2及图7,该挂墙机构包括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第一连接组件100用于连接至墙体;第二连接组件200用于连接至产品;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磁吸贴合;第一连接组件100还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以使第一连接组件100能够支撑第二连接组件200和产品。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通过磁吸配合,则能够使得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能够快速实现对位效果,进而可使得产品能够快速对位于特定的位置以悬挂于墙体。具体地,产品可以为诸如电视机、电子日历或其他电子屏等显示设备,也可以为诸如相册、壁画或钟表等需要挂墙展示的展示件,只要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第二连接组件200的产品是需要挂于墙体的物品即可。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的其中一者可以包括磁体,其中之另一者可包括能够被磁体吸引的金属,例如铁;或者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均包括磁体,两个磁体相对的两个面设置成不同的磁极,从而便于两个磁体相互靠近时能够相互吸引。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配合,则使得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连接效果更佳牢固,从而使得第一连接组件100能够较好地支撑第二连接组件200和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的产品。具体地,第一连接组件100可设有卡扣结构,第二连接组件200设有扣孔,卡扣结构卡入扣孔内,进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配合的效果;或者第一连接组件100设有扣孔,第二连接组件200设有卡扣结构,卡扣结构卡入扣孔内,进而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配合的效果。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扣合方向可与磁吸方向大致相同或一致,从而当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磁吸配合的同时还可完成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配合的过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扣合方向也可与磁吸方向不一致,从而首先进行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磁吸配合过程,以完成自动对位工序后,再手动完成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的工序。以上两种实施例均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磁吸配合的方式,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自动对位的效果;且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配合的方式,进一步确保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稳固连接效果。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基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磁吸配合的方案,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还可通过插接方式实现二者稳固连接的效果。具体地,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的其中一者可设有插接部,另一者设有插孔,插接部插入插孔内。其中插接的方向与上述卡接时的扣合方向类似,即插接方向可以与磁吸方向相同或不同,只要保证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插接后,能够使得第一连接组件100支撑第二连接组件200即可。当然,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还可通过连接件连接,例如该连接件可以为螺钉、铆钉等;即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可采用螺纹连接、铆接等方式实现二者稳固连接的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能够实现支撑第二连接组件200的效果,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可采用卡接、插接及通过连接件连接等方式中的一种连接方式或至少两种连接方式。另外,基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磁吸贴合的方案,当第一连接组件100还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时,卡接的结构可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磁吸部位,当然也可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磁吸部位以外的部位。同样地,当第一连接组件100还与第二连接组件200插接时,插接的结构可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磁吸部位,当然也可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和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磁吸部位以外的部位;当第一连接组件100还与第二连接组件200通过连接件连接时,第一连接组件100的连接孔和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孔可设于磁吸部位,也可设于磁吸部位以外的部位。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磁吸配合,则使得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相互靠近时,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自动吸引在一起,进而使得产品通过第二连接组件200与连接至墙体的第一连接组件100实现自动对位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组件100还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则使得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自动对位后还可具有较为稳固的连接效果,避免第二连接组件200以及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的产品从墙体上轻易脱落。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1、图3、图7和图8,第一连接组件100包括挂墙座110和设于挂墙座110的第一磁体120,挂墙座110连接于墙体;第二连接组件200包括壳体210和设于壳体210的第二磁体220,壳体210连接于产品,第一磁体120与第二磁体220磁吸贴合。通过将挂墙座110连接于墙体,则能够实现第一连接组件100连接于墙体的效果。通过将壳体210连接于产品,则可实现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于产品的效果。通过在挂墙座110设有第一磁体120,在壳体210设有第二磁体220,则可增强挂墙座110与壳体210的磁吸效果,进而增强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的磁吸效果。具体地,第一磁体120可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面对第二连接组件200的一侧,也可设于第一连接组件100背离第二连接组件200的一侧;同样地,第二磁体220可设于第二连接组件200面对第一连接组件100的一侧,也可设于第二连接组件200背离第一连接组件100的一侧,只要当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相互靠近时,能够实现第一磁体120与第二磁体220相吸的效果即可。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7,基于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配合的方案,第二连接组件200还包括设于壳体210的卡合组件230,第一连接组件100还包括设于挂墙座110的连接盘130,连接盘130与卡合组件230卡扣连接。通过将连接盘130与卡合组件230卡扣连接,则使得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第一连接组件100实现卡接的效果。具体地,卡合组件230可以为卡扣结构,连接盘130可设有卡孔,从而卡扣结构卡入卡孔内,进而实现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第一连接组件100的卡接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卡合组件230可以为多个卡爪231,多个卡爪231围合形成扣孔,连接盘130被卡入多个卡爪231围合形成的扣孔内;或者,连接盘130的外缘被多个卡爪231所抱紧,从而实现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第一连接组件100卡接的效果。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7,壳体210开设有供连接盘130卡入的凹槽211,卡合组件230可滑动地穿设凹槽211的侧壁,以卡持连接盘130或者松开连接盘130。通过卡合组件230可滑动地穿设凹槽211的侧壁,则使得卡合组件230能够伸入凹槽211内以对连接盘130进行卡持,进而实现第二连接组件200与第一连接组件100的卡接效果;或者卡合组件230能够伸出凹槽211外以松开连接盘130,进而可为第二连接组件200脱离第一连接组件100做准备。具体地,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5,卡合组件230包括卡爪231和连接杆232;卡爪231可滑动地穿设凹槽211的侧壁,并卡持连接盘130或松开连接盘130;连接杆232连接于卡爪231背离凹槽211的一侧。通过将卡爪231可滑动地穿设凹槽211的侧壁,连接杆232连接于卡爪231背离凹槽211的一侧,则当用户推拉连接杆232时,即可实现卡爪231伸入凹槽211或脱出凹槽211的效果。通过设置卡爪231,则使得连接盘130能够被卡爪231较好地卡持,以避免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卡接后,轻易相互脱离。连接杆232的设置,则便于用户对卡爪231进行操纵,以实现卡爪231伸入凹槽211或脱出凹槽211的效果。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卡合组件230也可不包括连接杆232,卡合组件230中的卡爪231固定设于凹槽211的侧壁,卡爪231为弹性体,即卡爪231可具有弹性变形的能力。当连接盘130伸入凹槽211时,抵持卡爪231,并使得卡爪231发生弯曲变形,进而卡爪231的形变力对连接盘130具有较佳的卡持效果。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至图10,为了实现较好的卡接效果,本实施例中,连接盘130包括限位部132和连接于限位部132的卡接部131,卡爪231卡持卡接部131;限位部132设于卡爪231与凹槽211的底壁之间。通过将连接盘130的限位部132设于卡爪231与凹槽211的底壁之间,则进一步减少连接盘130从凹槽211内脱出的风险,进而保证了第一连接组件100与第二连接组件200较好的连接效果。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5和图7,为了便于连接盘130的限位部132卡入卡爪231与凹槽211的底壁之间,本实施例中,限位部132的外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321。如此设置,则使得限位部132插入到凹槽211内时,限位部132的第一导向斜面1321抵持卡爪231,并使得卡爪231朝背离凹槽211的方向运动,以提供限位部132卡入凹槽211的避让空间。可以理解的是,当限位部132安装到位时,卡爪231在手动或驱动件的驱动作用下可恢复至伸入凹槽211的状态,进而使得限位部132位于卡爪231与凹槽211的底壁之间,实现卡爪231与限位部132的相互限位效果。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在卡爪231卡持卡接部131的一侧也可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311。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仍能实现便于限位部132卡入卡爪231与凹槽211的底壁之间的效果。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限位部132的外缘设有第一导向斜面1321,同时卡爪231卡持卡接部131的一侧还设有第二导向斜面2311。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为了实现卡合组件230自动复位的效果,挂墙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240,第一弹性件240一端连接壳体210,另一端连接卡合组件230。当卡合组件230伸入凹槽211内为初始状态时,通过将第一弹性件240的一端连接壳体210,另一端连接卡合组件230,则使得连接盘130卡入凹槽211内时,连接盘130驱动卡合组件230朝脱出凹槽211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弹性件240发生形变;而当连接盘130脱出凹槽211后,第一弹性件240恢复形变并驱动卡合组件230再次恢复至伸入凹槽211的初始状态。其中,第一弹性件240可以为弹簧或者弹片等。具体地,基于上述卡合组件230包括卡爪231,连接盘130包括限位部132和卡接部131的方案,当连接盘130卡入凹槽211时,连接盘130的限位部132抵持卡爪231朝脱出凹槽211的方向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弹性件240发生形变;而当限位部132卡入卡爪231与凹槽211的底壁之间后,卡爪231在第一弹性件240的作用下朝靠近卡接部131的方向自行运动,进而实现自动抱紧卡接部131的效果。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7至图9,连接盘130与挂墙座110转动连接。如此设置,则使得第二连接组件200通过连接盘130可与挂墙座110转动连接,进而实现产品可旋转的效果。具体地,该连接盘130可以为圆形盘,挂墙座110可开设有供圆形盘安装的圆形凹槽211或圆形孔,从而连接盘130在圆形凹槽211或圆形孔内转动时,其可实现相对挂墙座110转动的效果。或者,连接盘130的形状不作限定,连接盘130和挂墙座110的其中一者设有转轴,其中之另一者开设有轴孔,从而转轴插入轴孔内,实现连接盘130相对挂墙座110转动连接的效果。为了减小占用空间,可选地,挂墙座110设有安装孔111,连接盘130安装于安装孔111内,并可于安装孔111内转动。安装孔111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连接盘130的外轮廓形状也可以为圆形、矩形或者其他形状;安装孔111的形状可与连接盘130的外轮廓形状相同,也可与连接盘130的外轮廓不同,只要能够实现连接盘130能够在安装孔111内转动的效果即可。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挂墙机构还包括轴承140,轴承140夹设于连接盘130与安装孔111的内壁之间。通过将轴承140夹设于连接盘130与安装孔111的内壁之间,则使得连接盘130相对挂墙座110转动时,摩擦力较小,从而一方面减小了连接盘130与挂墙座110之间的磨损程度,另一方面还使得连接盘130较容易地实现相对挂墙座110转动的效果。可以理解的是,当卡合组件230与连接盘130卡扣连接时,具体地,卡合组件230中的卡爪231抱紧连接盘130后,连接盘130相对挂墙座110转动时,其可带动第二连接组件200和产品一起相对挂墙座110转动,进而实现产品可相对墙体或挂墙座110任意旋转的效果。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9和图10,连接盘130的一侧开设有多个定位孔1322,多个定位孔1322沿连接盘130的周向间隔分布;挂墙座110连接有弹性限位组件150,弹性限位组件150卡入至少一定位孔1322内。通过上述设置,则使得连接盘130转动一定角度之后能够被弹性限位组件150限位,避免产品转动之后难以自动停止的情况。具体地,如图11所示,弹性限位组件150包括连接筒151、定位珠152及第二弹性件153;连接筒151连接于挂墙座110;定位珠152的一部分卡入连接筒151内,另一部分卡入定位孔1322内;第二弹性件153安装于连接筒151内,并抵持于定位珠152与连接筒151的底壁之间。通过将定位珠152的一部分卡入连接筒151内,另一部分卡入定位孔1322内,且第二弹性件153抵持于定位珠152与连接筒151的底壁之间,则当用户驱动连接盘130转动时,连接盘130抵持定位珠152,使得定位珠152朝第二弹性件153的方向运动并使得第二弹性件153变形,从而便于连接盘130相对挂墙座110转动;当用户不驱动连接盘130转动时,定位珠152的另一部分卡入定位孔1322内,进而定位珠152对连接盘130的转动具有限位效果,避免出现连接盘130转动后难以停止的情况。进一步地,请结合参照图3和图8,挂墙座110连接有第一对接端子160,壳体210连接有与第一对接端子160适配的第二对接端子,第一对接端子160与第二对接端子对接设置。具体地,挂墙座110内可设有电源组件或信号组件,例如该电源组件包括第一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对接端子160,壳体210可设有与第一对接端子160适配的第二对接端子,产品具有与第二对接端子电连接的第二电路板;通过将第一对接端子160与第二对接端子对接以实现二者的电连接效果,进而实现将电源和信号传导至产品的效果,以使产品的显示屏显示相应的画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显示设备组件,如图2所示,该显示设备组件包括显示设备组件和挂墙机构,该挂墙机构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显示设备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显示设备包括安装板300,第二连接组件200连接于安装板300。具体地,显示设备可以为电视、电子相册或者其他显示器等设备,显示设备的安装板300即为安装于墙面的安装板300,例如当显示设备为电视时,安装板300即为电视的背板。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