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95785发布日期:2021-01-12 07:2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nvh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



背景技术:

为解决汽车车身nvh系统性技术问题,需在声能量混响传导路径上,采取膨胀胶块sns的隔断密封解决方案。通过分级隔断、吸音、降噪和密封的方式,将声噪阻隔在车身外部,最终实现整车nvh性能的大幅提升。而膨胀胶块sns隔断产品由sns和胶钉组成,一般采用注塑工艺实现膨胀胶块sns和胶钉产品,再通过装配方式实现sns和胶钉的结合。由于膨胀胶块sns产品需要通过胶钉固定在汽车白车身分总成系统内,而且在安装膨胀胶块sns产品时,操作者需用手将胶钉卡接在车身固定孔内,需要在几秒内完成胶钉的卡接,一天需完成数千个胶钉的固定,严重影响操作者的手指强度和身心健康,故此,急需一种新型的、容易卡入、很难拔出的新型胶钉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包括胶钉帽,所述胶钉帽上固定有胶钉骨架,所述胶钉骨架上固定有多个圆形卡齿,多个圆形卡齿的两侧边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弹性腔体,所述弹性腔体内靠近上方处固定有两个错位的弹性垫块,每个弹性垫块分别位于弹性腔体的两侧内壁,所述弹性腔体内位于弹性垫块的下方固定有弹片。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卡齿呈圆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腔体呈倒子弹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解决膨胀胶块sns胶钉卡接的困难的技术难题;

2.弹性胶钉的自身重量较传统胶钉轻10-15%;

3.弹性胶钉的成本较传统胶钉有明显优势;

4.员工的装配效率提升20%以上;

5.有效改善员工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胶钉帽;2、胶钉骨架;3、圆形卡齿;4、弹性腔体;5、弹性垫块;6、弹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胶钉帽1,所述胶钉帽1上固定有胶钉骨架2,所述胶钉骨架2上固定有多个圆形卡齿3,多个圆形卡齿3的两侧边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弹性腔体4,所述弹性腔体4内靠近上方处固定有两个错位的弹性垫块5,每个弹性垫块5分别位于弹性腔体4的两侧内壁,所述弹性腔体4内位于弹性垫块5的下方固定有弹片6。所述圆形卡齿3呈圆锥形。所述弹性腔体4呈倒子弹状。圆锥形的圆形卡齿3在插入时可以方便插入,减少摩擦力,而倒子弹状的弹性腔体4可以更好的与圆形卡齿3相适配。

主要是在胶钉骨架2上增加一个弹性腔体4,在圆形卡齿3与钣金孔卡接时,增加圆形卡齿3压缩弹性变形量,弹性垫块5来控制变形的限位,从而减少胶钉的插入力,在插入后通过弹片6将圆形卡齿3弹开,实现胶钉拔出力增大,最终实现胶钉的方便插入,不易拔出的设计构想,达到方便员工便捷安装的目的。

新型的胶钉在轻量化方面也进行了大幅改进,零件重量在原来的基础上,降低10-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解决膨胀胶块sns胶钉卡接的困难的技术难题;

2.弹性胶钉的自身重量较传统胶钉轻10-15%;

3.弹性胶钉的成本较传统胶钉有明显优势;

4.员工的装配效率提升20%以上;

5.有效改善员工的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其特征在于:包括胶钉帽,所述胶钉帽上固定有胶钉骨架,所述胶钉骨架上固定有多个圆形卡齿,多个圆形卡齿的两侧边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弹性腔体,所述弹性腔体内靠近上方处固定有两个错位的弹性垫块,每个弹性垫块分别位于弹性腔体的两侧内壁,所述弹性腔体内位于弹性垫块的下方固定有弹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卡齿呈圆锥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腔体呈倒子弹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膨胀胶块SNS棱形胶钉,包括胶钉帽,所述胶钉帽上固定有胶钉骨架,所述胶钉骨架上固定有多个圆形卡齿,多个圆形卡齿的两侧边分别开设有相互对称的弹性腔体,所述弹性腔体内靠近上方处固定有两个错位的弹性垫块,每个弹性垫块分别位于弹性腔体的两侧内壁,所述弹性腔体内位于弹性垫块的下方固定有弹片。

技术研发人员:谢宇;李松;卞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程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02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