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94886发布日期:2021-06-29 23:5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阀与减振器的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属于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磁阀式减振器作为一种非常规减振器,是一种通过先导式比例电磁阀连续改变节流孔开度来实现阻尼连续调节的新型阻尼可调减振器。对比于普通的双筒式减振器,在结构上增加了中间缸和电磁阀控制的节流通道,中间缸和工作缸的上腔相通,电磁阀连接中间缸和储油缸用来控制中间缸和储油缸之间的节流通道的开度,从而实现减振器阻尼力的连续调节。

目前常见的电磁阀与减振器本体的连接方式是在电磁阀上设置外螺纹、减振器本体设置内螺纹,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电磁阀与减振器主体连接,但是受电磁阀材质结构的影响,反复拆卸电磁阀容易差生滑丝现象,不利于电磁阀与减振器的装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连接方式中电磁阀与减振器装配过程中出现滑丝的现象,提供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能够避免滑丝现象,达到电磁阀与减振器之间装配简单,且结构紧密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减振器和电磁阀,所述减振器下端连接电磁阀座,所述电磁阀座下端固定连接油缸;所述电磁阀座内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座的通孔内部,所述电磁阀座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环形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内径小于所述电磁阀座内部的通孔孔径,所述连接端头下方与所述电磁阀的上端面外沿压紧配合,所述减振器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端头和所述电磁阀适配。

所述电磁阀座的上半部分内壁的内径大于下半部分内壁的内径,且过渡处设有过渡斜面。

所述电磁阀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电磁阀座配合的密封件。

所述连接端头是所述电磁阀座上端延伸部分加工而成,所述延伸部分高度为1-2mm。

所述连接端头为对所述电磁阀座上端延伸部分采用铆接或滚封方式加工而成。

所述油缸的内部设置中间缸,所述电磁阀和所述中间缸之间连接流通阀芯。

所述电磁阀座的下端与所述油缸焊接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电磁阀座的结构形式连接电磁阀与减振器,避免了电磁阀与减振器的直接连接,解决了电磁阀与减振器螺纹连接导致的装配问题,保护电磁阀与减振器之间的结构不受损伤。

2)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座的上半部分内壁内径大、且过渡处设有过渡斜面,以及电磁阀的中部设有与电磁阀座配合的密封件,均使得电磁阀与电磁阀座装配方便,且结构连接紧密。

3)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座上端高出的连接端头通过铆接或滚封与减振器和电磁阀适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使得减振器与电磁阀座和电磁阀之间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固。

4)本实用新型中电磁阀座与油缸焊接为一体,增加电磁阀座与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述图1的关联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中,1-减振器,2-电磁阀,3-电磁阀座,4-油缸,5-密封件,6-中间缸,7-流通阀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减振器1和电磁阀2,减振器1下端连接电磁阀座3,电磁阀座3下端固定连接油缸4;电磁阀座3内部为通孔结构,电磁阀2套装在电磁阀座3的通孔内部,电磁阀座3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环形的连接端头31,连接端头31内径小于电磁阀座3内部的通孔孔径,连接端头31下方与电磁阀2的上端面外沿压紧配合,减振器1的下端分别与连接端头31和电磁阀2适配。

电磁阀座3的上半部分内壁的内径大于下半部分内壁的内径,且过渡处设有过渡斜面;电磁阀2的中部连接有与电磁阀座3配合的密封件5;电磁阀座3的下端与油缸4焊接为一体。

油缸4的内部连接中间缸6,电磁阀2的下端和中间缸6之间连接流通阀芯7。

连接端头31是电磁阀座3上端延伸部分加工而成,延伸部分高度为1-2mm,连接端头31为对电磁阀座3上端延伸部分采用铆接或滚封方式加工而成;对连接端头31采用滚封或铆接方式将高出的边缘向内挤压,从而达到电磁阀2下端压紧流通阀芯7,电磁阀2上端与减振器1紧密连接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增加电磁阀座的结构形式连接电磁阀与减振器,避免了电磁阀与减振器的直接连接,解决了电磁阀与减振器螺纹连接导致的装配问题,保护电磁阀与减振器之间的结构不受损伤。

电磁阀座的上半部分内壁内径大、过渡处设有过渡斜面、中部与电磁阀配合有密封件以及上端高出的连接端头通过铆接或滚封加工方式配合,均使得减振器与电磁阀座和电磁阀之间的结构连接更加稳固,且装配方便、加工简单、结构连接紧密。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连接的减振器(1)和电磁阀(2),所述减振器(1)下端连接电磁阀座(3),所述电磁阀座(3)下端固定连接油缸(4);所述电磁阀座(3)内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电磁阀(2)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座(3)的通孔内部,所述电磁阀座(3)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环形的连接端头(31),所述连接端头(31)内径小于所述电磁阀座(3)内部的通孔孔径,所述连接端头(31)下方与所述电磁阀(2)的上端面外沿压紧配合,所述减振器(1)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端头(31)和所述电磁阀(2)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座(3)的上半部分内壁的内径大于下半部分内壁的内径,且过渡处设有过渡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2)的中部设有与所述电磁阀座(3)配合的密封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31)是所述电磁阀座(3)上端延伸部分加工而成,所述延伸部分高度为1-2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头(31)为对所述电磁阀座(3)上端延伸部分采用铆接或滚封方式加工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座(3)的下端与所述油缸(4)焊接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阀减振器电磁阀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属于电磁阀式减振器技术领域,解决现有电磁阀与减振器螺纹连接方式中反复拆卸出现滑丝及装配不紧密问题;包括相互连接的减振器和电磁阀,所述减振器下端连接电磁阀座,所述电磁阀座下端固定连接油缸;所述电磁阀座内部为通孔结构,所述电磁阀设置在所述电磁阀座的通孔内部,所述电磁阀座的上端设置有向内突出的环形的连接端头,所述连接端头内径小于所述电磁阀座内部的通孔孔径,所述连接端头下方与所述电磁阀的上端面外沿压紧配合,所述减振器的下端分别与所述连接端头和所述电磁阀适配。本实用新型采用铆接代替原有螺纹连接方式,使得装配简单、制作方便,且结构连接稳固。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刘一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淅减汽车悬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6.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