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防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244515发布日期:2021-08-13 16:0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防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可增强电池外壳防水性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电池作为其动力来源,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如电池的散热性能、动力输出性能、循环寿命性能、防水性能、防振性能等。要保证动力电池内部不受损坏,良好的封装工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使用安全性及寿命。

现在的汽车用电池包是将多个电池单体模块串联后,接上保护装置,最后用电池外壳将其封装成一个整体。电池包外壳的密封一般采用螺丝紧固,为了防水,还会采用垫圈或密封胶进行密封。但是这种密封方式不能保证长时间有效,垫圈或密封胶老化时,密封效果将大打折扣,若这时有水分渗入,可能会造成电池短路,严重时整个电池都将损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强电池外壳防水性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该装置在目前螺丝固定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垫圈改为油封装置,从而在根本上杜绝了因垫圈老化导致的电池渗水现象。

所述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用于密封上、下壳体的油封部件,所述油封部件包括位于上壳体的上结合部和位于下壳体的下结合部;所述下壳体结合部设置油槽,上壳体结合部与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与油槽配合使用的油封隔板;所述上、下壳体的外缘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电池防水密封装置的油槽内灌注油,密封后可以隔绝空气和水。

优选的,所述油槽与油槽隔板采用过盈配合,即油槽尺寸略小于油槽隔板间距,密封更加牢固,可有效避免油槽漏油;同时油槽与隔板设计倒角,便于装配。

优选的所述电池上、下壳体结合部是与上、下壳体一体成型向外延伸形成的,也可以是上、下结合部通过粘结等方式固定于上、下壳体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两大优点:一、电池防水密封装置采用油封方案,油不存在老化现象,解决了现有垫圈密封易老化而导致的电池外壳渗水问题;二、由于油封可有效隔绝空气和水,因此油封的密封效果比垫圈更强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的外壳封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上下壳体结合面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3,一种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上壳体10和下壳体20,所述上、下壳体是由塑胶材料预先加工成形的,上、下壳体通过油封部件密封而成。

再次参照图2及图3,上、下壳体向外延伸分别形成上结合部和下结合部,在上结合部设置两块油槽隔板11,在下结合部与油槽隔板相应位置设置油槽21,共同形成油封部件。所述油槽隔板平行设置,两块隔板间距不小于油槽21的横截面尺寸,即:所述油槽与油槽隔板采用过盈配合;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上下壳体密封后,油槽隔板可有效封闭油槽,避免漏油事故的发生。同时,油槽21与油槽隔板11设计倒角,便于装配。

所述油槽21内注50%-80%容量的油,密封后可以有效的隔绝空气和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垫圈密封时间长易老化而导致的电池外壳渗水问题,提高密封效果。

所述上、下壳体结合部的外缘通过螺栓30拧紧固定。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用于密封所述上、下壳体的油封部件,所述上、下壳体的外缘通过螺栓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封部件包括位于上壳体的上结合部和位于下壳体的下结合部;所述下壳体结合部设置油槽,所述上壳体结合部与油槽对应的位置设置油槽隔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隔板是两块且平行设置,两块隔板间距不小于油槽尺寸,所述油槽与油槽隔板采用过盈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槽与油槽隔板设计倒角。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结合部是与上、下壳体一体成型向外延伸形成的,也可以是上、下结合部通过粘结方式固定于上、下壳体上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增强电池外壳防水性的电池防水密封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以及用于密封上、下壳体的油封部件,所述上、下壳体的外缘通过螺栓通过固定。该装置在目前螺丝固定的基础上,将传统的垫圈改为油封装置,油封不存在老化现象,从而杜绝了因垫圈老化导致的渗水现象;同时油封可有效隔绝空气和水,因此本装置的密封效果比垫圈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邓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汉创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18
技术公布日:2021.08.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