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涉及输粉阀。
背景技术:
输粉阀是食品、粮食机械行业输送物料中的一个重要的设备,也是乳粉生产的辅助设备。因设备较小,价值不高,一直没有引起生产厂家足够重视,目前产品没有统一标准,大小不一,质量没有保证。现有技术中,粉斗的装粉是周期地批量注入,粉斗内的贮粉量随时变动,由于受粉体自重作用,粉盒内粉体的松装密度随粉斗内贮粉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使得向凹模型腔孔注粉量变动,影响坯件品质恒定。另外,现有技术中,由于输粉阀中未安装过滤器件,而粉斗内的粉也会因为带有少量杂质,使得进入粉盒内的粉带有杂质,影响坯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输粉阀。
根据
本技术:
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输粉阀,包括阀体壳、过滤管、过滤网、入粉口、出粉口、阀门、通粉板、限位圈、固定轴、连杆、固定板、把手、粉斗、通粉管、粉盒,所述过滤管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上,在所述过滤管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所述阀体壳的顶部为所述入粉口,所述阀体壳的底部为所述出粉口,在所述阀体壳内部设置有所述阀门,在所述阀门内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所述通粉板,所述限位圈设置在所述阀门两端,所述限位圈焊接在所述阀体壳的内部,所述固定轴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阀门的阀壁上,所述固定轴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壳的侧壁,所述固定轴与所述阀体壳接触部位通过焊接固接,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固定轴的内腔,所述连杆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内,在所述固定轴外部这端通过焊接固接有所述固定板,另一片所述固定板套接所述连杆上,两片所述固定板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所述把手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上,所述粉斗的下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顶部,所述粉斗的下端与所述入粉口对接,所述通粉管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底部,所述通粉管与所述出粉口对接,在所述通粉管的底部对接所述粉盒的入口。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体壳和过滤管的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过滤管内部设置有一支撑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阀门为一球形结构,且所述阀门中间设置有一圆柱形过粉通道。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通粉板有三层,且每层所述通粉板上均设置有通粉孔,各通粉孔上下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限位圈有两个,所述限位圈内圆直径与所述阀门的过粉通道的圆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直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轴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固定轴的内圆直径与所述连杆的直径相等,所述固定轴和连杆上均设置有螺纹。
综上所述,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输粉阀内部结构为一个球形阀门,球形阀门内部为中空,通过设置在阀门中间的通粉板使的粉可以均匀且缓慢流下,通过输粉阀外部的把手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合,从而控制粉的通过与否,通过设置在阀体上部的过滤网可以过滤粉内的杂质,使得进入粉盒的粉无杂质,提高坯件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行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输粉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输粉阀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输粉阀连接各其它部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输粉阀连接各其它部件的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输粉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输粉阀内部结构正视图;
图7为过滤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阀体壳-1,过滤管-2,过滤网-3,入粉口-4,出粉口-5,阀门-6,通粉板-7,限位圈-8,固定轴-9,连杆-10,固定板-11,把手-12,粉斗-13,通粉管-14,粉盒-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如图1-图7所示,输粉阀,包括阀体壳1、过滤管2、过滤网3、入粉口4、出粉口5、阀门6、通粉板7、限位圈8、固定轴9、连杆10、固定板11、把手12、粉斗13、通粉管14、粉盒15,所述过滤管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1上,在所述过滤管2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3,所述阀体壳1的顶部为所述入粉口4,所述阀体壳1的底部为所述出粉口5,在所述阀体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阀门6,在所述阀门6内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所述通粉板7,所述限位圈8设置在所述阀门6两端,所述限位圈8焊接在所述阀体壳1的内部,所述固定轴9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阀门6的阀壁上,所述固定轴9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壳1的侧壁,所述固定轴9与所述阀体壳1接触部位通过焊接固接,所述连杆10通过所述固定轴9的内腔,所述连杆10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轴9内,在所述固定轴9外部这端通过焊接固接有所述固定板11,另一片所述固定板11套接所述连杆10上,两片所述固定板1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所述把手1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10上,所述粉斗13的下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1顶部,所述粉斗13的下端与所述入粉口4对接,所述通粉管1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1底部,所述通粉管14与所述出粉口5对接,在所述通粉管14的底部对接所述粉盒15的入口。所述阀体壳1和过滤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所述过滤管2内部设置有一支撑环。所述阀门6为一球形结构,且所述阀门6中间设置有一圆柱形过粉通道。所述通粉板7有三层,且每层所述通粉板7上均设置有通粉孔,各通粉孔上下交错设置。所述限位圈8有两个,所述限位圈8内圆直径与所述阀门6的过粉通道的圆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直径相等。所述固定轴9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固定轴9的内圆直径与所述连杆10的直径相等,所述固定轴9和连杆10上均设置有螺纹。
本输粉阀内部结构为一个球形阀门,球形阀门内部为中空,通过设置在阀门中间的通粉板使的粉可以均匀且缓慢流下,通过输粉阀外部的把手可以控制阀门的开合,从而控制粉的通过与否,通过设置在阀体上部的过滤网可以过滤粉内的杂质,使得进入粉盒的粉无杂质,提高坯件的质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行性高。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等方案的说明。同时,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1.输粉阀,包括阀体壳(1)、过滤管(2)、过滤网(3)、入粉口(4)、出粉口(5)、阀门(6)、通粉板(7)、限位圈(8)、固定轴(9)、连杆(10)、固定板(11)、把手(12)、粉斗(13)、通粉管(14)、粉盒(15),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管(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1)上,在所述过滤管(2)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网(3),所述阀体壳(1)的顶部为所述入粉口(4),所述阀体壳(1)的底部为所述出粉口(5),在所述阀体壳(1)内部设置有所述阀门(6),在所述阀门(6)内部通过焊接固定安装有所述通粉板(7),所述限位圈(8)设置在所述阀门(6)两端,所述限位圈(8)焊接在所述阀体壳(1)的内部,所述固定轴(9)一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阀门(6)的阀壁上,所述固定轴(9)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壳(1)的侧壁,所述固定轴(9)与所述阀体壳(1)接触部位通过焊接固接,所述连杆(10)通过所述固定轴(9)的内腔,所述连杆(10)通过螺纹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轴(9)内,在所述固定轴(9)外部这端通过焊接固接有所述固定板(11),另一片所述固定板(11)套接所述连杆(10)上,两片所述固定板(11)通过螺丝固定安装,所述把手(12)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杆(10)上,所述粉斗(13)的下端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1)顶部,所述粉斗(13)的下端与所述入粉口(4)对接,所述通粉管(14)通过螺丝固定安装在所述阀体壳(1)底部,所述通粉管(14)与所述出粉口(5)对接,在所述通粉管(14)的底部对接所述粉盒(15)的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粉阀,其特征是:所述阀体壳(1)和过滤管(2)的两端均设置有螺丝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粉阀,其特征是:所述过滤管(2)内部设置有一支撑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粉阀,其特征是:所述阀门(6)为一球形结构,且所述阀门(6)中间设置有一圆柱形过粉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粉阀,其特征是:所述通粉板(7)有三层,且每层所述通粉板(7)上均设置有通粉孔,各通粉孔上下交错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粉阀,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圈(8)有两个,所述限位圈(8)内圆直径与所述阀门(6)的过粉通道的圆心在同一条竖直线上,且直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粉阀,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轴(9)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固定轴(9)的内圆直径与所述连杆(10)的直径相等,所述固定轴(9)和连杆(10)上均设置有螺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