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7643发布日期:2021-09-18 01:3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底管线,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属于海洋油气介质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海底管线是海洋油气输送的主要载体,挠性管线作为钢管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柔韧性高、施工成本低、抗腐蚀性强、地形适应性强和可重复使用的特点,适用于海上油气开采的混输、输油、输气、注水、化学药剂、深海立管和跨接管等各类管线应用,目前越来越多的油田开发中会考虑到采用非粘结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因为挠性管线较钢管安装方便快捷,如果在油田开发中用挠性管线来代替钢管,将节省大量海上施工的费用。
3.海洋非粘结挠性管线结构由高性能金属材料及高分子聚合物复合而成,各层之间相对独立、非粘结连接,各层通过摩擦传递载荷,管线结构每层都有其主要的作用,通过依据各层特定功能要求对每层材料进行选择,基于非粘结挠性管线特殊结构,选择适合的层体结构方案是保证管线性能同时降低管线生产制造成本的关键因素,受管线抗压铠装层材料轧制工艺及缠绕工艺的限制,常规结构适用于中压的管线,难以满足高压介质输送要求。
4.本专利申请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
6.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7.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包括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辅助抗压铠装层、抗拉铠装层、包覆层、配重铠装层、外包覆层,以上各层非粘结连接;
8.所述骨架层位于管线最内部,采用不锈钢带;
9.所述内压密封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为高密度聚乙烯、聚酰胺类树脂、交联聚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10.所述抗压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外侧,所述抗压铠装层为z型截面碳钢互锁制成;
11.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压铠装层外侧,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为碳钢制成,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缠绕角度范围为80~90度;
12.所述抗拉铠装层为两层非粘结结构层,所述抗拉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外侧,所述抗拉铠装层为碳钢制成;
13.所述包覆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拉铠装层外侧,所述包覆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14.所述配重铠装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包覆层外侧,所述配重铠装层为碳钢制成;
15.所述外包覆层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配重铠装层外侧,所述外包覆层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通过在挠性管线互锁的抗压铠装层外侧与抗拉铠装层内侧增加辅助抗压铠装层,解决抗压铠装层z型截面互锁碳钢受轧制工艺及缠绕工艺影响导致的该层体强度结构只适用于中压管线的限制,有效提升非粘结挠性管线抗内压能力。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管线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管线截面示意图。
21.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骨架层;2、内压密封层;3、抗压铠装层;4、辅助抗压铠装层;5、抗拉铠装层;6、包覆层;7、配重铠装层;8、外包覆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

2所示,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包括骨架层1、内压密封层2、抗压铠装层3、辅助抗压铠装层4、抗拉铠装层5、包覆层6、配重铠装层7、外包覆层8,以上各层非粘结连接;骨架层1位于管线最内部,采用不锈钢带;内压密封层2非粘结缠绕于骨架层1外侧,内压密封层2为高密度聚乙烯、聚酰胺类树脂、交联聚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者制成,根据不同的使用温度及输送介质选择适用材料;抗压铠装层3非粘结缠绕于内压密封层2外侧,抗压铠装层3为z型截面碳钢互锁制成;为提高挠性管线的抗内压能力,在抗压铠装层3增加一层辅助抗压铠装层4,辅助抗压铠装层4非粘结缠绕于抗压铠装层3外侧,辅助抗压铠装层4为碳钢制成,辅助抗压铠装层4缠绕角度范围为80~90度;抗拉铠装层5为两层非粘结结构层,抗拉铠装层5非粘结缠绕于辅助抗压铠装层4外侧,抗拉铠装层5为碳钢制成;包覆层6非粘结缠绕于抗拉铠装层5外侧,包覆层6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为增加挠性管线抗外力的能力,在包覆层外增加一层配重铠装层7及外包覆层8,配重铠装层7非粘结缠绕于包覆层6外侧,配重铠装层7为碳钢制成;外包覆层8非粘结缠绕于配重铠装层7外侧,外包覆层8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2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层(1)、内压密封层(2)、抗压铠装层(3)、辅助抗压铠装层(4)、抗拉铠装层(5)、包覆层(6)、配重铠装层(7)、外包覆层(8),以上各层非粘结连接;所述骨架层(1)位于管线最内部,采用不锈钢带;所述内压密封层(2)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骨架层(1)外侧,所述内压密封层(2)为高密度聚乙烯、聚酰胺类树脂、交联聚乙烯和聚偏氟乙烯中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抗压铠装层(3)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内压密封层(2)外侧,所述抗压铠装层(3)为z型截面碳钢互锁制成;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4)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压铠装层(3)外侧,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4)为碳钢制成,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4)缠绕角度范围为80~90度;所述抗拉铠装层(5)为两层非粘结结构层,所述抗拉铠装层(5)非粘结缠绕于所述辅助抗压铠装层(4)外侧,所述抗拉铠装层(5)为碳钢制成;所述包覆层(6)非粘结缠绕于所述抗拉铠装层(5)外侧,所述包覆层(6)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所述配重铠装层(7)非粘结缠绕于所述包覆层(6)外侧,所述配重铠装层(7)为碳钢制成;所述外包覆层(8)非粘结缠绕于所述配重铠装层(7)外侧,所述外包覆层(8)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和聚酰胺类树脂中的任意一者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底油气输送用高压非粘结挠性管线,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骨架层、内压密封层、抗压铠装层、辅助抗压铠装层、抗拉铠装层、包覆层、配重铠装层、外包覆层,各层间非粘结连接;通过在挠性管线互锁的抗压铠装层外侧与抗拉铠装层内侧增加辅助抗压铠装层,解决抗压铠装层Z型截面互锁碳钢受轧制工艺及缠绕工艺影响导致的该层体强度结构只适用于中压管线的限制,有效提升非粘结挠性管线抗内压能力。线抗内压能力。线抗内压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宋平娜 张欣波 崔新盟 李兰 刘栋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棣海忠软管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9/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