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16047发布日期:2021-11-22 18:05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密封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


背景技术:

2.密封圈在机械领域是很常见的密封用配件,其主要包括o型圈、u型圈、y型圈、v型圈等。有时,在某些机械运转时密封圈工作环境内外存在极高压力差,此时密封圈的抗压性能成为评价其实用性的主要标准,而传统的密封圈比如o型圈、v型圈,在抵抗高压时其变形难以满足密封要求,并且易发生磨损和表面侵蚀,老化速度快,更换频次高,因此亟需开发一种能抵抗高压、耐久性好的密封圈来满足生产需求。影响密封圈的密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包括材质、形状和使用环境因素,在密封圈材质研究发展缓慢、使用环境不易改变的情形下,通常需要巧妙的形状设计以弥补以上不足,达到高压密封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中开发了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可沿径向划分为内层、中层和外层,三层构成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一层截面均为等腰三角形,三层组合的截面为轴线水平设置的塔形,当密封圈受到轴向的挤压之后,裙边产生变形,使得裙边紧贴密封面,提高了高压环境下的密封效果,当内层长时间经受高压而相继产生老化、损耗、失效之后,中层和外层依次提供相应的密封作用,减少了更换密封圈的频次,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包括结构相同且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所述内层部、所述中层部和所述外层部的截面外轮廓均为梯形,所述梯形的上下底面与穿过密封圈的中心轴线平行。
5.优选的,所述内层部的小底面与所述中层部的大底面连接,所述中层部的小底面与所述外层部的大底面连接,所述内层部的大底面靠近密封圈的中心设置,所述外层部的小底面设置在外侧,且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
6.优选的,所述内层部、所述中层部和所述外层部一体化成型。
7.优选的,密封圈的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可拆卸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内层部的小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一,所述中层部的大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槽一,所述凸起部一可活动的嵌入所述开口槽一内;所述中层部的小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二,所述外层部的大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槽二,所述凸起部二可活动的嵌入在所述开口槽二内。
9.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一和所述凸起部二的外侧面均为优弧面。
10.优选的,所述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材质为耐高压的聚氨酯混炼胶。
11.本实用新型达到的技术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中的塔式环型密封圈沿径向可分为三层,当内层失效之后,中层和外层可继续提供较高的密封效果,减少了密封圈的更换频次,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13.(2)本实用新型中的塔式环型密封圈受到挤压之后,裙边变形使得其紧贴密封面,提高了密封圈在高压下的密封能力,实现了减少泄露的技术效果;
14.(3)本实用新型中的塔式环型密封圈内中外三层可拆卸式连接,当某一层失效之后可将其拆卸并替换,避免因局部失效而将密封圈整体更换,实现了节约材料、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密封圈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密封圈的剖示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密封圈剖示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密封圈拆卸后截面图示。
19.其中,附图标记为:11、内层部;12、中层部;13、外层部;11a、凸起部一;12b、开口槽一;12a、凸起部二;13b、开口槽二;14、梯形;15、裙边。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21.实施例1
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体化成型的塔式环型密封圈,包括结构相同且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的截面外轮廓均为梯形14,梯形14的上下底面与穿过密封圈的中心轴线平行。
23.内层部11的小底面与中层部12的大底面连接,中层部12的小底面与外层部13的大底面连接,内层部11的大底面靠近密封圈的中心设置,外层部13的小底面设置在外侧,且梯形14为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底角对应密封圈上的裙边15。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材质为耐高压的聚氨酯混炼胶。
24.使用说明,将塔式环型密封圈安装完毕,机械运转之后,被密封一侧产生高压,密封圈的裙边15被机紧变形后紧紧贴附于被密封面上,同时,内层部11的大底面被压成弧面,裙边15和内层部11形成的弧面共同阻挡高压气液不泄露,当内层部11老化、磨损而失效后,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可继续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避免频繁更换密封圈。
25.实施例2
26.如图3、图4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可拆卸性连接的密封圈,其内层部11的小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一11a,中层部12的大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槽一12b,凸起部一11a可活动的嵌入开口槽一12b内;中层部12的小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二12a,外层部13的大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槽二13b,凸起部二12a可活动的嵌入在开口槽二13b内。凸起部一11a和凸起部二12a的外侧面均为优弧面。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所述内层部(11)、所述中层部(12)和所述外层部(13)的截面外轮廓均为梯形(14),所述梯形(14)的上下底面与穿过密封圈的中心轴线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部(11)的小底面与所述中层部(12)的大底面连接,所述中层部(12)的小底面与所述外层部(13)的大底面连接,所述内层部(11)的大底面靠近密封圈的中心设置,所述外层部(13)的小底面设置在外侧,且所述梯形(14)为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部(11)、所述中层部(12)和所述外层部(13)一体化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可拆卸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部(11)的小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一(11a),所述中层部(12)的大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槽一(12b),所述凸起部一(11a)可活动的嵌入所述开口槽一(12b)内;所述中层部(12)的小底面上设置有凸起部二(12a),所述外层部(13)的大底面上设置有开口槽二(13b),所述凸起部二(12a)可活动的嵌入在所述开口槽二(13b)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一(11a)和所述凸起部二(12a)的外侧面均为优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部(11)、中层部(12)和外层部(13)材质为耐高压的聚氨酯混炼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塔式环型密封圈,密封圈本体包括结构相同且沿径向从内向外依次连接的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内层部、中层部和外层部的截面外轮廓均为梯形,梯形的上下底面与穿过密封圈的中心轴线平行,梯形的底角对应密封圈的裙边。本实用新型中的塔式环型密封圈,裙边在受到挤压之后变形,紧贴密封面,提高了密封圈在高压下的密封能力,有助于减少密封圈的更换频次,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此外,将密封圈设计为可拆卸式,避免因局部失效而将密封圈整体更换,实现了节约材料、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技术效果。拆卸的技术效果。拆卸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峰 张国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龙口特种胶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1.19
技术公布日:2021/11/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