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99938发布日期:2021-10-09 13:05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采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供暖是指向建筑物供给热量,保持室内一定温度,它是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的社会服务。供暖是人类最早发展起来的建筑环境控制技术。人类自从懂得用火以来,为抵御寒冷对生存的威胁,发明了火炕、火炉、火墙、火地等供暖方式,这是最早的供暖设备与系统,有的至今还在被应用。发展到今天,供暖设备与系统,在对人的舒适感和卫生、设备的美观和灵巧、系统和设备的自动控制、系统形式的多样化、能量的有效利用等方面都有着长足的进步。进行供暖过程中收集各个热源站点实时数据,并且收集管道和室内加装各类无线传感器,将这些数据发送至控制中心或云平台。分析数据后通过无线物联网对热源中心的设备进行反向调节和控制。
3.然而,现有的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存在搬运移动不方便,且使用不灵活,不方便转动,不便于实际应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使其能够具有方便对其进行移动和搬运的特点,且能够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天线和底座,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固定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端,所述转盘包括连接板、连接柱和滑块,所述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右侧,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端,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连接板、伸缩推杆和脚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伸缩推杆,所述伸缩推杆的下端与所述脚轮相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散热挡板,所述散热挡板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挡板包括第一散热挡板和第二散热挡板,所述第一散热挡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二散热挡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
9.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下端紧密贴合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1.1、移动装置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方便对本装置进行移动;
12.2、支撑柱和底座之间设置有转盘,转动转盘能够对装置主体的方向进行调节,转动方便,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13.综上,该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存在搬运移动不方便,且使用不灵活,不方便转动,不便于实际应用的问题,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座的俯视图。
18.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9]1‑
装置主体、2

支撑柱、3

底座、301

第一滑槽、302

第二滑槽、4

转盘、401

连接板、402

第一连接柱、403

第二连接柱、404

第一滑块、405

第二滑块、5

第一天线、6

第二天线、7

缓冲垫、8

安装槽、9

移动装置、901

脚轮、902

伸缩推杆、903

连接板、10

第一散热挡板、11

第二散热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21]
如图1、2、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装置主体1、天线和底座3,天线包括第一天线5和第二天线6,第一天线5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左侧第二天线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右侧,装置主体1上还设置有散热挡板,散热挡板与装置主体1的外壳体为一体结构,散热挡板包括第一散热挡板10和第二散热挡板11,第一散热挡板10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左侧,第二散热挡板11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右侧,装置主体1固定设置在支撑柱2的上端,支撑柱2和底座3之间设置有转盘4,支撑柱2固定设置在转盘4的上端,转盘4包括连接板401、连接柱和滑块,连接柱固定设置在连接板401的下端,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402和第二连接柱403,第一连接柱402设置在支撑柱2的左侧,第二连接柱403设置在支撑柱2的右侧,滑块包括第一滑块404和第二滑块405,第一滑块404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柱402的下端,第二滑块405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柱403的下端,底座3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第一滑槽301和第二滑槽302,第一滑块404和第一滑槽301滑动连接,第二滑块405和第二滑槽302滑动连接,转动转盘4能够对装置主体1的方向进行调节,转动方便,增加使用的灵活性。
[0022]
还包括移动装置9,底座3上设置有安装槽8,底座3的下端紧密贴合有缓冲垫7,缓冲垫7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移动装置9设置在安装槽8的内部,移动装置9包括连接板903、伸缩推杆902和脚轮901,连接板903与安装槽8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板7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连接板903的下端固定设置有伸缩推杆902,伸缩推杆902采用型号为hf

tga电动推杆,伸缩推杆902的下端与脚轮901相连接,伸缩推杆902伸长推动脚轮901向下移动,将由脚轮
901撑起整个装置,方便对其进行移动。
[002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天线和底座,所述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二天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移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安装槽的内部,所述装置主体固定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所述支撑柱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转盘,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转盘的上端,所述转盘包括连接板、连接柱和滑块,所述连接柱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下端,所述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左侧,所述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右侧,所述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柱的下端,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柱的下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块和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和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连接板、伸缩推杆和脚轮,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所述伸缩推杆,所述伸缩推杆的下端与所述脚轮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上还设置有散热挡板,所述散热挡板与所述装置主体的外壳体为一体结构,所述散热挡板包括第一散热挡板和第二散热挡板,所述第一散热挡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侧,所述第二散热挡板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右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紧密贴合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暖智能化系统采集装置,该实用新型包括装置主体、天线和底座,天线包括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第一天线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左侧第二天线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右侧,还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设置在底座的下端,底座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柱,装置主体固定设置在支撑柱的上端,转盘包括连接板、连接柱和滑块,第一连接柱设置在支撑柱的左侧,第二连接柱设置在支撑柱的右侧,滑块包括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柱的下端,第二滑块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柱的下端,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滑动连接,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使其能够具有方便对其进行移动和搬运的特点,且能够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延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和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2.25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