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71148发布日期:2021-10-30 10:30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


背景技术:

2.承重转向轴承是汽车前轮转向结构的重要部件,承重转向轴承损坏后更换程序复杂、耗时长,为了保证其工作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在承重转向轴承的外壳外侧连接有注油嘴,便于通过注油嘴定期注油。但是,目前的承重转向轴承不具备限位功能,承重转向轴承外壳是自由转动的,工作时承重转向轴承的外壳容易发生转动,造成注油嘴的旋转至死角甚至脱落,导致无法注油,从而引起承重转向轴承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承重转向轴承不具备限位功能,承重转向轴承外壳是自由转动的,工作时承重转向轴承的外壳容易发生转动,造成注油嘴的旋转至死角甚至脱落,导致无法注油,从而引起承重转向轴承的损坏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轴承本体的外壳外侧设置凸缘,通过凸缘对轴承本体的外壳进行定位,防止外壳旋转,实现注油嘴的定位,防止注油嘴随外壳旋转至死角或者旋转掉落,便于通过注油嘴进行注油,有助于延长轴承本体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注油嘴,所述轴承本体的壳体外侧连接有凸缘,所述凸缘共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注油嘴的两侧。
6.作为优选,所述凸缘沿所述轴承本体径向方向的长度为0.9

1.1cm。
7.作为优选,两个所述凸缘以所述轴承本体的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
8.作为优选,所述凸缘与所述注油嘴之间的夹角为90
°

9.作为优选,所述凸缘焊接在所述轴承本体的壳体外侧。
10.作为优选,所述凸缘的截面为等腰梯形。
11.作为优选,所述凸缘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焊接槽。
12.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轴承本体的外壳外侧设置凸缘,通过凸缘对轴承本体的外壳进行定位,防止外壳旋转,实现注油嘴的定位,防止注油嘴随外壳旋转至死角或者旋转掉落,便于通过注油嘴进行注油,有助于延长轴承本体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7.1、轴承本体;2、注油嘴;3、凸缘;301、焊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19.参见图1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1,轴承本体1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注油嘴2,轴承本体1的壳体外侧连接有凸缘3,凸缘3共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注油嘴2的两侧。
20.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凸缘3沿轴承本体1径向方向的长度为0.6

1.5cm,这样设置,通过凸缘3能够对注油嘴2进行遮挡保护,防止轴承本体1的外壳旋转时造成注油嘴2磕碰脱落,同时能够避免凸缘3长度过长对汽车前轮转向结构的其它部件造成影响。
21.两个凸缘3以轴承本体1的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这样设置,能够使轴承本体1整体的平衡性,避免轴承本体1的壳体发生倾斜而加剧轴承本体1内部钢柱与轴承本体1的外壳之间的磨损。
22.凸缘3与注油嘴2之间的夹角为90
°
,这样设置,凸缘3的定位效果最好,能够使注油嘴2处于可注油的位置角度。
23.凸缘3焊接在轴承本体1的壳体外侧,这样设置,能够保证凸缘3与轴承本体1的外壳之间的连接稳固性,防止凸缘3脱落。
24.凸缘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招商引资,能够提高凸缘3的强度,防止凸缘3磕碰受损。
25.凸缘3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焊接槽301,这样设置,能够增加凸缘3和轴承本体1的外壳之间的焊接面积,保证凸缘3的稳固性。
2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在轴承本体1的外壳外侧设置凸缘3,通过凸缘3对轴承本体1的外壳进行定位,防止外壳旋转,实现注油嘴2的定位,防止注油嘴2随外壳旋转至死角或者旋转掉落,便于通过注油嘴2进行注油,有助于延长轴承本体1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本体(1),所述轴承本体(1)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注油嘴(2),所述轴承本体(1)的壳体外侧连接有凸缘(3),所述凸缘(3)共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注油嘴(2)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沿所述轴承本体(1)径向方向的长度为0.9

1.1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凸缘(3)以所述轴承本体(1)的轴线为基准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与所述注油嘴(2)之间的夹角为90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焊接在所述轴承本体(1)的壳体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的截面为等腰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3)的底部两侧设置有焊接槽(30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前轮承重转向轴承,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的壳体外侧连接有注油嘴,所述轴承本体的壳体外侧连接有凸缘,所述凸缘共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注油嘴的两侧。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轴承本体的外壳外侧设置凸缘,通过凸缘对轴承本体的外壳进行定位,防止外壳过度旋转,实现注油嘴的定位,防止注油嘴随外壳旋转至死角或者旋转掉落,便于通过注油嘴进行注油,有助于延长轴承本体的使用寿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梁悦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梁悦华
技术研发日:2021.04.23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