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51813发布日期:2021-12-12 21:02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变速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变速箱。


背景技术:

2.电动机是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的机械,多由绕有线圈的转子和定子组成,用动力机械带动转子转动就产生电能,转速越快,发电机的效率越高,因此需要安装变速箱,提高转速。
3.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变速箱,但是这些变速箱普遍存在不能方便的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变速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变速箱装置,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检测精确,方便推广。
5.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所述头部连接装置左端连接连接头,所述尾部连接装置右端连接发电机。
7.进一步,所述变速装置包括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左侧固定连接变速小齿轮,所述第一旋转杆右侧固定连接变速大齿轮,所述第一旋转杆外表面连接若干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与变速箱外壳连接。
8.进一步,所述尾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左侧固定连接结尾齿轮,所述第三旋转杆右侧与发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与变速箱外壳固定连接。
9.进一步,所述头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左侧与连接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右侧固定连接启始齿轮,所述启始齿轮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与变速箱外壳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1.最左侧的变速小齿轮与启始齿轮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与结尾齿轮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与变速小齿轮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杆和变速大齿轮的转速,结尾齿轮带动第三旋转杆转动,第三旋转杆带动发电机内部零件转动,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2.图1为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变速箱中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变速箱中头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变速箱中尾部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对照表:
17.1、变速箱外壳;2、变速装置;3、发电机;4、连接头;5、头部连接装置;6、尾部连接装置;21、第一旋转杆;22、第一轴承;23、变速大齿轮;24、变速小齿轮;51、第二旋转杆;52、第二轴承;53、启始齿轮;61、第三旋转杆;62、第三轴承;63、结尾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1,变速箱外壳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5,变速箱外壳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6,变速箱外壳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2,头部连接装置5左端连接连接头4,尾部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发电机3。
21.在图2中:变速装置2包括第一旋转杆21,第一旋转杆21左侧固定连接变速小齿轮24,第一旋转杆21右侧固定连接变速大齿轮23,第一旋转杆21外表面连接若干第一轴承22,第一轴承2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最左侧的变速小齿轮24与启始齿轮53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23与结尾齿轮63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23与变速小齿轮24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23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24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24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杆21和变速大齿轮23的转速,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合适数量的变速装置2。
22.在图4中:尾部连接装置6包括第三旋转杆61,第三旋转杆61左侧固定连接结尾齿轮63,第三旋转杆61右侧与发电机3固定连接,第三旋转杆61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三轴承62,第三轴承62与变速箱外壳1固定连接,结尾齿轮63带动第三旋转杆61转动,第三旋转杆61带动发电机3内部零件转动。
23.在图3中:头部连接装置5包括第二旋转杆51,第二旋转杆51左侧与连接头4固定连接,第二旋转杆51右侧固定连接启始齿轮53,启始齿轮53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轴承52,第二轴承5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将转动机器与连接头4连接,机器带动连接头4转动,连接头4带动启始齿轮53转动,启始齿轮53带动变速装置2转动。
24.该装置使用过程中,将转动机器与连接头4连接,机器带动连接头4转动,连接头4带动启始齿轮53转动,启始齿轮53带动变速装置2转动,最左侧的变速小齿轮24与启始齿轮53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23与结尾齿轮63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23与变速小齿轮24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23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24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24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杆21和变速大齿轮23的转速,根据实际需要添加合适数量的变速装置2,结尾齿轮63带动第三旋转杆61转动,第三旋转杆61带动发电机3内部零件转动,提高发电机3的工作效率。
2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专
利,凡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外壳(1)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5),所述变速箱外壳(1)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6),所述变速箱外壳(1)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2),所述头部连接装置(5)左端连接连接头(4),所述尾部连接装置(6)右端连接发电机(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装置(2)包括第一旋转杆(21),所述第一旋转杆(21)左侧固定连接变速小齿轮(24),所述第一旋转杆(21)右侧固定连接变速大齿轮(23),所述第一旋转杆(21)外表面连接若干第一轴承(22),所述第一轴承(2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连接装置(6)包括第三旋转杆(61),所述第三旋转杆(61)左侧固定连接结尾齿轮(63),所述第三旋转杆(61)右侧与发电机(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61)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三轴承(62),所述第三轴承(62)与变速箱外壳(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连接装置(5)包括第二旋转杆(51),所述第二旋转杆(51)左侧与连接头(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51)右侧固定连接启始齿轮(53),所述启始齿轮(53)外表面固定连接若干第二轴承(52),所述第二轴承(52)与变速箱外壳(1)连接。

技术总结
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外壳,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左侧固定连接头部连接装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右侧固定连接尾部连接装置,所述变速箱外壳内部中间固定连接若干变速装置,所述头部连接装置左端连接连接头,所述尾部连接装置右端连接发电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最左侧的变速小齿轮与启始齿轮啮合连接,最右侧的变速大齿轮与结尾齿轮啮合连接,其余相近的变速大齿轮与变速小齿轮相互啮合连接,变速大齿轮加快啮合连接的变速小齿轮转动速度,变速小齿轮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一旋转杆和变速大齿轮的转速,结尾齿轮带动第三旋转杆转动,第三旋转杆带动发电机内部零件转动,提高发电机的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陈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光伟
技术研发日:2021.05.06
技术公布日:2021/1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