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22001发布日期:2022-02-09 11:23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向器,尤其涉及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属于汽车减震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主机厂对减震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工艺的一些加工困难已经是影响到了产品的成本以及性能,同时节能减排的意识也在加大,而汽车减震器就是为了使车架与车身的振动迅速衰减,改善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传统的汽车减震器的导向器是采用整体式斜孔式结构设计,由于该斜孔是无法通过模具来成型的,所以斜孔需要机加工才能完成。机加前,需要装夹产品定位,使得产品的外观变形磕碰,钻孔时由于是斜孔,钻头容易断,且产生毛刺,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产品上粘附的硬毛刺如果落入减震器中会造成异响,导致减震器性能不稳定。市场上也有窗口式导向器,由于窗口是靠模具来成型的,模具窗口结构比较复杂且精度要求极高,模具制作费用极高,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容易缺料,产品成型困难,损耗大量时间和人工费用,大大的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生产成本低,不易产生毛刺,提高汽车减震器性能,解决导向器机加工困难问题的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
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包括导向器本体,所述导向器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上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内端,所述导向器本体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外端,流通孔内端与流通孔外端一一对应相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向上,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部设有环形凸台。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通孔外端和流通孔内端均为扇形孔。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通孔外端的扇形角度大于流通孔内端的扇形角度。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上端面低于环形凹槽的外侧上端面。
9.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流通孔在压制工序中一次性完成,改善了导向器的加工工艺,减少了加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模具费用及复杂程度,使导向器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毛刺带来的风险及压制成型过程中的成型困难的风险,提高了汽车减震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3.图3是图2中a-a的剖视图。
14.图4是图1的仰视图。
15.图5是图4的立体图。
16.图中1是导向器本体、2是中心孔、3是环形凹槽、4是流通孔内端、5是流通孔外端、6是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17.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1,所述导向器本体1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2,所述中心孔2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3,所述环形凹槽3的外侧上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内端4,所述导向器本体1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外端5,流通孔内端4与流通孔外端5一一对应相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向上,所述中心孔2的内壁上部设有环形凸台6。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通孔外端5和流通孔内端4均为扇形孔。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流通孔外端5的扇形角度大于流通孔内端4的扇形角度。
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形凹槽3的内侧上端面低于环形凹槽3的外侧上端面。
21.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器本体,所述导向器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上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内端,所述导向器本体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外端,流通孔内端与流通孔外端一一对应相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向上,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部设有环形凸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孔外端和流通孔内端均为扇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孔外端的扇形角度大于流通孔内端的扇形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凹槽的内侧上端面低于环形凹槽的外侧上端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模式回流导向器。包括导向器本体,所述导向器本体的中心处开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的上端面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外侧上端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内端,所述导向器本体的下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流通孔外端,流通孔内端与流通孔外端一一对应相连通且位于同一轴向上,所述中心孔的内壁上部设有环形凸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改善了导向器的加工工艺,减少了加工成本,同时还降低了模具费用及复杂程度,使导向器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毛刺带来的风险,提高了汽车减震器的安全性能。能。能。


技术研发人员:朵燕祥 顾余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天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6
技术公布日:202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