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47210发布日期:2024-03-12 19:19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电子膨胀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膨胀阀,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子膨胀阀。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电子膨胀阀包括壳体、阀座和导向套,壳体具有容纳腔,壳体罩设在阀座的上端,阀座上设置有阀腔,导向套穿设在阀腔内,并将容纳腔与阀腔分隔成独立的两个腔室。上述结构在放入制冷系统中使用时,会使制冷剂在流经阀腔时产生湍流,从而发出较大噪音,影响了用户舒适度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膨胀阀,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制冷剂流过电子膨胀阀噪音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座具有呈阶梯状依次设置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和第三阀腔,阀座上还设置有阀口,阀口位于第三阀腔的远离第二阀腔的一端;导向套,导向套穿设在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和第三阀腔内,且与阀座固定连接,导向套与第一阀腔的内壁具有第一间隙,导向套与第二阀腔的内壁具有第二间隙,导向套与第三阀腔的内壁具有第三间隙,第二间隙在1mm至2mm之间,第三间隙在0.2mm至1mm之间。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将阀座内的阀腔设置为阶梯状,导向套与阀腔穿设连接,并和阀腔内壁具有间隙,同时将第二间隙设置在1mm至2mm之间,将第三间隙设置在0.2mm至1mm之间,这样使第二间隙与第三间隙共同形成平衡通道,不仅可以保证阀腔内压力稳定,减小流体流经阀腔时产生的湍流噪声,同时也能够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如此可以降低该装置的生产成本,也可以有效地减小电子膨胀阀运行时的噪音,保证了电子膨胀阀的正常使用。

3、进一步地,第三阀腔包括第三阀腔上腔和第三阀腔下腔,第一阀腔、第二阀腔与第三阀腔上腔的直径朝靠近阀口的方向依次减小。将阀腔设置为直径依次减小,有利于在安装过程中对导向套进行导向,如此便于导向套的安装,提高了安装效率。

4、进一步地,第二阀腔的直径与第一阀腔的直径的比值在0.6至0.8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第二阀腔与第一阀腔的直径变化较为平缓,便于阀腔加工,同时根据共振腔原理,使得阀腔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5、进一步地,第三阀腔的直径与第二阀腔的直径的比值在0.6至0.8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第三阀腔与第二阀腔的直径变化较为平缓,便于阀腔加工,同时根据共振腔原理,使得阀腔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6、进一步地,第一阀腔、第二阀腔与第三阀腔的高度朝靠近阀口的方向依次增大。将阀腔设置为高度依次增大,这样既可以满足对导向套安装需要,又可以尽可能增大流体在阀腔内流动空间。

7、进一步地,第二阀腔的高度与第一阀腔的高度的比值在0.8至1.2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第二阀腔与第一阀腔的高度变化较为平缓,便于阀腔加工,同时根据共振腔原理,使得阀腔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8、进一步地,第三阀腔的高度与第二阀腔的高度的比值在1.2至1.6之间。如此设置使得第三阀腔与第二阀腔的高度变化较为平缓,便于阀腔加工,同时根据共振腔原理,使得阀腔具有一定的降噪效果。

9、进一步地,导向套具有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一段与第一阀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导向套上还设置有切面结构,切面结构位于第二段和第三段的侧壁上,且切面结构在轴向上沿第二段的与第一段连接的一端延伸至第三段的末端,切面结构与第二阀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二间隙,切面结构与第三阀腔的内壁之间形成第三间隙。通过设置上述结构,利用切面结构能够既满足导向套与阀座的固定需要,又能够使导向套与阀座之间形成间隙,并且上述设计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制造成本低。

10、进一步地,导向套上设置有两个切面结构,两个切面结构对称设置在导向套的两侧。通过设置多个切面结构,能够与阀腔匹配连接以形成多个间隙,如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子膨胀阀的降噪效果。

11、进一步地,第一间隙在2mm至4mm之间。如此设置能够利用共振腔原理,有效地降低流体流经上述阀腔时的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膨胀阀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腔(13)包括第三阀腔上腔(131)和第三阀腔下腔(132),所述第一阀腔(11)、所述第二阀腔(12)与所述第三阀腔上腔(131)的直径朝靠近所述阀口(14)的方向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腔(1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阀腔(11)的直径的比值在0.6至0.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腔(13)的直径与所述第二阀腔(12)的直径的比值在0.6至0.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腔(11)、所述第二阀腔(12)与所述第三阀腔(13)的高度朝靠近所述阀口(14)的方向依次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腔(12)的高度与所述第一阀腔(11)的高度的比值在0.8至1.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腔(13)的高度与所述第二阀腔(12)的高度的比值在1.2至1.6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0)具有沿轴向依次连接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和第三段(23),所述第一段(21)与所述第一阀腔(11)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间隙,所述导向套(20)上还设置有切面结构(24),所述切面结构(24)位于所述第二段(22)和第三段(23)的侧壁上,且所述切面结构(24)在轴向上沿所述第二段(22)的与所述第一段(21)连接的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三段(23)的末端,所述切面结构(24)与所述第二阀腔(12)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二间隙,所述切面结构(24)与所述第三阀腔(13)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0)上设置有两个所述切面结构(24),两个所述切面结构(24)对称设置在所述导向套(20)的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膨胀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隙在2mm至4mm之间。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膨胀阀,电子膨胀阀包括:阀座,阀座具有呈阶梯状依次设置的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和第三阀腔,阀座上还设置有阀口,阀口位于第三阀腔的远离第二阀腔的一端;导向套,导向套穿设在第一阀腔、第二阀腔和第三阀腔内,且与阀座固定连接,导向套与第一阀腔的内壁具有第一间隙,导向套与第二阀腔的内壁具有第二间隙,导向套与第三阀腔的内壁具有第三间隙,第二间隙在1mm至2mm之间,第三间隙在0.2mm至1mm之间。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制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制冷剂流过电子膨胀阀噪音较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贺宇辰,徐冠军,陈勇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华越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2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