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83371发布日期:2022-06-21 23:37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多工位压力机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多工位压力机通常在自动化选择上配套有涂油装置,用于冲裁时润滑保护工件及模具,但油液难免会溅落在移动工作台面上。为了防止连续工作时,产生的积油流至机台各处;当移动工作台开出时,积油也洒落至其他工作区域,存在人员滑倒的潜在风险。所以用户须定期清理上述区域的积油。
3.目前处理积油方法多为人工清理,清理时需要停止工作,耗时耗力,人员也有可能会进入冲压区域,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且易于生产制造,可以实现积油集中储存及定期排放,避免积油二次洒落至其他区域,移动工作台开出后,维护人员只需擦拭台面上的积油即可,清理工作量大幅减少。
5.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6.移动工作台,其包括台板、台体,所述台板置于所述台体的上表面、且上凸设置;
7.若干接油槽;
8.所述台板的上凸于所述台体的四周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所述接油槽,所述接油槽的上表面敞口设置、并设置有接油腔,每个所述接油槽的底部外接有至少一个球阀,所述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
9.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0.所述接油槽具体为长度方向两端封口、且纵剖面为u型槽体,每段所述接油槽通过板材通过钣金加工焊接获得;
11.所述u型槽体的纵剖面包括内竖板、横底板、外竖板,所述台板的对应侧壁内凹形成槽体安装槽,所述内竖板嵌装于所述槽体安装槽内固接设置;
12.所述台板包括一对长侧边、一对短侧边,所述长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条侧部u型槽体,每条所述侧部u型槽体之间的间隔位置为无法开设槽体安装槽的接口位置,所述短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一条端部u型槽体;
13.位于长侧边的所有侧部u型槽体的布置高度相同,位于端侧边的两条端部u型槽体的布置高度相同,所述端部u型槽体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侧部u型槽体;
14.所述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将多余的油导向至对应的接油槽内。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后,由于台板的上凸于台体的四周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接油槽,接油槽的上表面敞口设置、并设置有接油腔,每个接油槽的底部外接有至少一个
球阀,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其使得台板上表面的油流入四周的接油槽内,其结构简单、可靠且易于生产制造,可以实现积油集中储存及定期排放,避免积油二次洒落至其他区域,移动工作台开出后,维护人员只需擦拭台面上的积油即可,清理工作量大幅减少。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图;
17.图2为图1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2的剖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20.移动工作台10、台板11、槽体安装槽111、接口112、导油槽113、台体12、接油槽20、内竖板21、横底板22、外竖板23、接油腔201、球阀30、侧部u型槽体40、端部u型槽体50、螺钉60。
具体实施方式
21.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见图1-图3,其包括:
22.移动工作台10,其包括台板11、台体12,台板11置于台体12的上表面、且上凸设置;
23.若干接油槽;
24.台板11的上凸于台体的四周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接油槽20,接油槽20的上表面敞口设置、并设置有接油腔201,每个接油槽20的底部外接有至少一个球阀30,球阀30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图中未画出,属于现有成熟结构)。
25.具体实施时,接油槽20具体为长度方向两端封口、且纵剖面为u型槽体,每段接油槽20通过板材通过钣金加工焊接获得;
26.u型槽体的纵剖面包括内竖板21、横底板22、外竖板23,台板11的对应侧壁内凹形成槽体安装槽111,内竖板21嵌装于槽体安装槽111内固接设置;
27.台板11包括一对长侧边、一对短侧边,长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条侧部u型槽体40,每条侧部u型槽体之间的间隔位置为无法开设槽体安装槽的接口112位置,短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一条端部u型槽体50;
28.位于长侧边的所有侧部u型槽体40的布置高度相同,位于端侧边的两条端部u型槽体50的布置高度相同,端部u型槽体50的布置高度高于侧部u型槽体40;
29.台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油槽113,导油槽113将多余的油导向至对应的接油槽内。
30.具体实施时,内竖板21嵌装于槽体安装槽111内后通过螺钉60固接台板11的对应侧壁,长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三条侧部u型槽体40。
31.其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台板的上凸于台体的四周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接油槽,接油槽的上表面敞口设置、并设置有接油腔,每个接油槽的底部外接有至少一个球阀,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其使得台板上表面的油通过导油槽流入四周的接油槽内,其结构简单、可靠且易于生产制造,可以实现积油集中储存及定期排放,避免积油二次洒落至其他区域,移动工作台开出后,维护人员只需擦拭台面上的积油即可,清理工作量大幅减少。
32.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移动工作台,其包括台板、台体,所述台板置于所述台体的上表面、且上凸设置;若干接油槽;所述台板的上凸于所述台体的四周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所述接油槽,所述接油槽的上表面敞口设置、并设置有接油腔,每个所述接油槽的底部外接有至少一个球阀,所述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油槽具体为长度方向两端封口、且纵剖面为u型槽体,每段所述接油槽通过板材通过钣金加工焊接获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体的纵剖面包括内竖板、横底板、外竖板,所述台板的对应侧壁内凹形成槽体安装槽,所述内竖板嵌装于所述槽体安装槽内固接设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包括一对长侧边、一对短侧边,所述长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若干条侧部u型槽体,每条所述侧部u型槽体之间的间隔位置为无法开设槽体安装槽的接口位置,所述短侧边沿着长度方向排布有一条端部u型槽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长侧边的所有侧部u型槽体的布置高度相同,位于端侧边的两条端部u型槽体的布置高度相同,所述端部u型槽体的布置高度高于所述侧部u型槽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若干导油槽,所述导油槽将多余的油导向至对应的接油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移动工作台的四周集油回收装置,其结构简单、可靠且易于生产制造,可以实现积油集中储存及定期排放,避免积油二次洒落至其他区域。其包括:移动工作台,其包括台板、台体,所述台板置于所述台体的上表面、且上凸设置;若干接油槽;所述台板的上凸于所述台体的四周外侧壁上分别固设有若干所述接油槽,所述接油槽的上表面敞口设置、并设置有接油腔,每个所述接油槽的底部外接有至少一个球阀,所述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所述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所述球阀通过外部管路外接储油容器。


技术研发人员:郭雅慧 郭挺钧 林明旸 谷海军 李鑫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协易科技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7
技术公布日:2022/6/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