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09675发布日期:2022-05-31 11:0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重型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


背景技术:

2.驱动桥是重型卡车的核心关键总成之一,承受着汽车满载簧上载荷及地面经车轮、车架经悬架给予的铅锤力、纵向力、横向力及其扭矩,以及冲击载荷,驱动桥传递着传动系中的最大扭矩,桥壳承受反作用力矩。汽车驱动桥的结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重要影响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平顺性、通过性、机动性和操纵稳定性等有直接影响。
3.随着重卡汽车限超力度的加大,以及基于节能和环保的发展趋势,汽车工业节能减排刻不容缓,汽车轻量化是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试验结果表明:汽车质量每减轻10%,油耗下降6%-8%,排放量下降4%。因此,驱动桥轻量化设计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其中,差速器总成是重卡重要的传动构件之一,其轻量化结构需求日益增加。
4.现有技术的缺陷是,差速器作为驱动桥的核心部件之一,实现传递扭矩及支撑其内部锥齿轮行星轮系的功用。在汽车行进在不平路面或转弯时,通过差速器来实现轮胎转速差,防止刚性连接对轮胎造成的过度磨损。传统的差速器壳总成是通过螺栓将从动齿轮和差速器大小半壳连接成一体,需要保证螺栓的有效旋合长度,所以从动齿轮和差速器大小半壳需要通过厚度保证螺栓的旋合长度。传统的差速器壳总成重量大,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实现差速器总成结构轻量化。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包括差速器小半壳1、从动齿轮3、差速器大半壳5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
7.差速器小半壳1的一端焊接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从而构成壳体,从动齿轮3套装并焊接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外周上,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位于壳体内,十字轴上安装4个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4个行星齿轮啮合,且两个半轴齿轮的轮轴同轴支撑在壳体上。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行星齿轮传动机构、差速器大小半壳和从动齿轮的焊接两次焊接结构,实现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的轻量化。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1.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包括差速器小半壳1、从动齿轮3、差速器大半壳5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
12.差速器小半壳1的一端通过焊接于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固定连接,构成壳体。从动齿轮3套装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外周上,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位于壳体内,十字轴上安装4个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4个行星齿轮啮合,且两个半轴齿轮的轮轴同轴支撑在壳体上。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差速器大小半壳的焊接和差速器大半壳与从动齿轮的焊接两次焊接取消连接螺栓,实现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的轻量化。


技术特征:
1.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其特征是:该差速器壳总成包括差速器小半壳(1)、从动齿轮(3)、差速器大半壳(5)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差速器小半壳(1)的一端焊接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从而构成壳体,从动齿轮(3)套装并焊接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外周上,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位于壳体内,十字轴上安装(4)个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4)个行星齿轮啮合,且两个半轴齿轮的轮轴同轴支撑在壳体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从动齿轮的差速器壳总成,该差速器壳总成包括差速器小半壳(1)、从动齿轮(3)、差速器大半壳(5)和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差速器小半壳(1)的一端焊接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从而构成壳体,从动齿轮(3)套装并焊接在差速器大半壳(5)的一端外周上,行星齿轮传动机构(4)位于壳体内,十字轴上安装(4)个行星齿轮,两个半轴齿轮均与(4)个行星齿轮啮合,且两个半轴齿轮的轮轴同轴支撑在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实现差速器壳总成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实现差速器壳总成的轻量化。本实用新型实现差速器壳总成的轻量化。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江 古振峰 郭瑞 陈显勇 贺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包头北奔重汽桥箱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4
技术公布日:2022/5/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