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567178发布日期:2022-06-29 05:03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合成闸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


背景技术:

2.火车运行制动时直接摩擦车轮使火车停车的制动零件就是闸瓦。用铸铁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瓦状制动块,在制动时抱紧车轮踏面,通过摩擦使车轮停止转动。在这一过程中,制动装置要将巨大的动能转变为热能消散于大气之中。而这种制动效果的好坏,却主要取决于摩擦热能的消散能力。使用这种制动方式时,闸瓦摩擦面积小,大部分热负荷由车轮来承担。列车速度越高,制动时车轮的热负荷也越大。如用铸铁闸瓦,温度可使闸瓦熔化;即使采用较先进的合成闸瓦,温度也会高达400~450℃。当车轮踏面温度增高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使踏面磨耗、裂纹或剥离,既影响使用寿命也影响行车安全。可见,传统的踏面闸瓦制动适应不了高速列车的需要。
3.现有技术中轨道车合成闸瓦因为在长大坡道使用中因为长时间与车轮摩擦,导致高温、排屑不畅而产生金属镶嵌,金属镶嵌物对车轮造成损伤,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威胁铁路正常的生产运营,严重时造成重大的人身事故和财产损失,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合成闸瓦因为长时间与车轮摩擦,导致高温、排泄不畅产生金属镶嵌,对车轮造成损伤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包括三槽合成闸瓦主体,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散热板,两个所述散热板外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间距均相等,两个所述散热板厚度5cm至10cm,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深度3cm至8cm,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垂直,两个所述散热板材质均为高分子复合材料,两个所述散热板均整体冷压制成,两个所述散热板侧边均进行倒角处理。
7.优选的,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两侧上端均设置瓦鼻,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的下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包括设置在三槽合成闸瓦主体底部中心处的第一散热槽,所述第一散热槽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呈对称结构设置。
8.优选的,所述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向内凹陷形成倒立的v 字型结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散热槽和第三散热槽的大小结构一致。
9.优选的,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的下端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两个所述散热板下端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下端齐平。
10.优选的,两个所述瓦鼻上端均开设第二凹槽,两个所述第二凹槽下端与三槽合成
闸瓦主体上端齐平。
11.优选的,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的上端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两个所述瓦鼻高度均小于第一散热槽上端侧壁。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闸瓦摩擦体配方的调整,在三槽合成闸瓦主体的两侧各开有散热第一凹槽,并在两块散热板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在轨道车行驶过程中,多个第一凹槽不仅可以增大空气接触面积,而且还可以扰动气流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细屑利用扰乱气流给及时排出;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散热槽内设置有散热管,不仅启动支撑三槽合成闸瓦主体作用,避免高温使第一散热槽处材料发生形变,影响轨道车正常刹车,而且散热管两端均匀三槽合成闸瓦主体侧壁连通,这样就进一步起到散热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经济合理,性能优良,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三槽合成闸瓦主体、2散热板、3第一凹槽、4瓦鼻、5第一散热槽、6第二散热槽、7第三散热槽、8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0.参照图1-3,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包括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散热板2,两个散热板2外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3,多个第一凹槽3之间间距均相等,两个散热板2厚度5cm至10cm,多个第一凹槽3深度3cm至 8cm,多个第一凹槽3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垂直,两个散热板2材质均为高分子复合材料,两个散热板2均整体冷压制成,两个散热板2侧边均进行倒角处理。高分子复合材料散热性特别好,可以将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产生的高温给迅速进行降温,两块散热板2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3,在轨道车行驶过程中,多个第一凹槽3不仅可以增大空气接触面积,而且还可以扰动气流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细屑利用扰乱气流给及时排出。
21.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两侧上端均设置瓦鼻4,三槽合成闸瓦主体 1的下方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包括设置在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底部中心处的第一散热槽5,第一散热槽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呈对称结构设置。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散热合理,而且整体规则排布,增加整体强度。
22.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向内凹陷形成倒立的v字型结构第一凹槽3,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的大小结构一致。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对称设置,保证了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强度。
23.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下端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两个散热板2下端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下端齐平。使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与散热板2形状相同,避免应为形状的差异影响刹车效果。
24.两个瓦鼻4上端均开设第二凹槽8,两个第二凹槽8下端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上端齐平。方便在安装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时,能快速的安装和使用。
25.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上端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两个瓦鼻4 高度均小于第一散热槽5上端侧壁。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上端的弧度,起到最佳散热的效果。
26.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闸瓦摩擦体配方的调整,在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两侧各开有散热第一凹槽3,并在两块散热板2 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3,在轨道车行驶过程中,多个第一凹槽3 不仅可以增大空气接触面积,而且还可以扰动气流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细屑利用扰乱气流给及时排出,这样就进一步起到散热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成本经济合理,性能优良,适宜在社会上推广使用。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包括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散热板(2),两个所述散热板(2)外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3),多个所述第一凹槽(3)之间间距均相等,两个所述散热板(2)厚度5cm至10cm,多个所述第一凹槽(3)深度3cm至8cm,多个所述第一凹槽(3)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垂直,两个所述散热板(2)材质均为高分子复合材料,两个所述散热板(2)均整体冷压制成,两个所述散热板(2)侧边均进行倒角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两侧上端均设置瓦鼻(4),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下方设有散热槽,所述散热槽包括设置在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底部中心处的第一散热槽(5),所述第一散热槽(5)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所述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呈对称结构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向内凹陷形成倒立的v字型结构第一凹槽(3),所述第二散热槽(6)和第三散热槽(7)的大小结构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下端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两个所述散热板(2)下端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下端齐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瓦鼻(4)上端均开设第二凹槽(8),两个所述第二凹槽(8)下端与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上端齐平。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1)的上端截面呈圆弧状结构设置,两个所述瓦鼻(4)高度均小于第一散热槽(5)上端侧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用三槽合成闸瓦包括三槽合成闸瓦主体,所述三槽合成闸瓦主体两侧外壁均固定连接散热板,两个所述散热板外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多个所述第一凹槽之间间距均相等,两个所述散热板厚度5cm至10cm,多个所述第一凹槽深度3cm至8cm。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闸瓦摩擦体配方的调整,在三槽合成闸瓦主体的两侧各开有散热第一凹槽,并在两块散热板侧壁均开设竖向第一凹槽,在轨道车行驶过程中,多个第一凹槽不仅可以增大空气接触面积,而且还可以扰动气流进行散热,同时还可以将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细屑利用扰乱气流给及时排出,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等问题。实用性强等问题。实用性强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杨超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唐铁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6/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