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9875发布日期:2023-04-19 22:03阅读:34来源:国知局
盘式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盘式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1、以往,在盘式制动装置中,通过收容于制动钳的活塞的动作而由一对制动块夹压制动盘。由此,一对制动块使制动盘制动。一对制动块各自具备摩擦件和背板。各摩擦件与制动盘接触。各背板设置于摩擦件的背面。在该情况下,通过使保持件与各背板抵接,从而一对制动块保持于制动钳。

2、在国际公开第2019/049539号中,公开了保持件的宽度为跨着各摩擦件那样的宽度。另外,在国际公开第2019/049539号中,公开了保持件的端部的宽度为跨着各背板那样的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1、若保持件的宽度变窄,则保持件重量减轻。但是,若使保持件的宽度窄,则在搭载有盘式制动装置的车辆的维护时,存在零部件误入一对制动块间(各摩擦件的间隙)的可能性。其结果为,存在维护作业所涉及的时间增加的可能性。

2、因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课题。

3、本发明一个方式的盘式制动装置具备:制动盘;制动钳,其以跨着上述制动盘的方式设置;活塞,其收容于上述制动钳;一对制动块,其收容于上述制动钳,且通过上述活塞的动作来夹压上述制动盘;以及保持件,其设置于上述制动钳,且通过与一对上述制动块抵接而使一对上述制动块保持于上述制动钳,在上述盘式制动装置中,一对上述制动块各自具备:摩擦件,其具有与上述制动盘的侧面接触的接触面;以及背板,其一个面安装于上述摩擦件的与接触面相反一侧的背面,另一面按压于上述活塞,上述保持件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各上述摩擦件在上述制动盘的径向外侧,与各上述背板设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设置在上述制动盘的周向上的大致相同的位置。

4、根据该结构,保持件的至少一部分与各背板设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大致相同的位置。由此,一对制动块间(各摩擦件的间隙)难以进入异物。

5、也可以是,上述保持件的上述周向上的一端部与上述背板的上述周向上的一端部相对于各上述摩擦件在上述制动盘的径向外侧,设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且设置在上述周向上的大致相同的位置。

6、根据该结构,保持件的一端部及各背板的一端部相对于各摩擦件在制动盘的径向外侧为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设置在制动盘的周向上的大致相同的位置。由此,能够防止异物进入一对制动块间。

7、也可以是,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的跨着上述制动钳的中心线的宽度与各上述摩擦件的间隙的跨着上述中心线的宽度大致相同。

8、根据该结构,将保持件的一端部的宽度与各摩擦件的间隙的宽度设为大致相同。由此,能够使保持件尽可能地小型化且轻量化,并能够防止异物进入各摩擦件的间隙。

9、上述保持件具有抵接部,该抵接部相对于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设置在上述制动钳的上述周向上的中央部侧,并与各上述背板抵接,上述保持件的跨着上述制动钳的中心线的宽度随着从上述抵接部趋向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变窄即可。

10、根据该结构,使保持件的宽度随着从抵接部趋向保持件的一端部而减小。由此,能够实现保持件的小型化及轻量化,并能够可靠地将一对制动块保持于制动钳。另外,抵接部的宽度比保持件的一端部的宽度宽。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进入各摩擦件的间隙。

11、也可以是,上述保持件还具有将上述抵接部与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连结的连结部,上述连结部的跨着上述中心线的宽度比各上述摩擦件的间隙的跨着上述中心线的宽度宽。

12、根据该结构,连结部的宽度比各摩擦件的间隙的宽度宽。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进入该间隙。

13、也可以是,上述连结部的跨着上述中心线的宽度比各上述背板的间隔窄。

14、根据该结构,连结部的宽度比各背板的间隔窄。由此,能够避免保持件与各背板的干涉。

15、也可以是,各上述背板各自具有突起部,该突起部相对于上述背板的一端部设置在上述周向上的中央部侧,并相对于上述摩擦件向上述制动盘的径向外侧突出,上述抵接部具有向各上述背板弯曲并与各上述突起部抵接的形状,上述连结部为平板状。

16、根据该构成,抵接部向各背板弯曲并与突起部抵接。由此,即使在一对制动块与制动钳之间存在一些晃动,也能够相对于制动钳在制动盘的周向及径向上保持一对制动块。另外,由于连结部为平板状,因此能够在该连结部的表面实施用于防止错误组装的刻印等。

17、上述保持件随着从上述抵接部趋向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而分段变窄即可。

18、根据该结构,保持件从抵接部趋向保持件的一端部而分段变窄。由此,能够容易地获得上述各效果。

19、也可以是,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与设置于上述制动钳的凹部卡合。

20、根据该结构,保持件的一端部与凹部卡合。因此,不需要为了固定于保持件的一端部而使保持件的一端部的宽度宽。由此,使保持件的一端部窄,能够抑制保持件的宽大化。其结果为,能够实现保持件的进一步小型化及轻量化。

21、也可以是,在将上述制动钳的上述制动盘的旋转方向上的入口侧设为盘转入侧、将上述旋转方向上的出口侧设为盘转出侧的情况下,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与各上述背板的一端部各自设置在上述盘转入侧和上述盘转出侧中的某一侧。

22、根据该结构,在盘转入侧和盘转出侧中的某一侧分别设有保持件的一端部及各背板的一端部。由此,能够容易地获得上述各效果。

23、也可以是,在上述盘转入侧和上述盘转出侧中的一方为上述盘式制动装置的上侧、另一方为上述盘式制动装置的下侧的情况下,上述保持件的一端部及各上述背板的一端部各自设置在盘式制动装置的下侧。

24、根据该结构,保持件的一端部及各背板的一端部各自设置在盘式制动装置的下侧。由此,能够高效地防止在维护等中从上方落下的异物进入设置在盘式制动装置的下侧的各摩擦件的间隙。

25、也可以是,上述保持件相对于各上述摩擦件在上述制动盘的径向外侧,以覆盖在各上述摩擦件间形成的间隙的方式沿着上述周向延伸,各上述背板的一端部各自相对于上述摩擦件向上述制动盘的径向外侧突出。

26、根据该结构,保持件以覆盖各摩擦件的间隙的方式沿着周向延伸,并且各背板的一端部各自相对于摩擦件向制动盘的径向外侧突出。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异物进入各摩擦件的间隙。



技术特征:

1.一种盘式制动装置(10),具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2~9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盘式制动装置(10),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在盘式制动装置(10)中,一对制动块(48L、48R)各自具备摩擦件(58L、58R)和背板(60L、60R)。保持件(72)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各摩擦件(58L、58R)设置在制动盘(16)的径向外侧。另外,保持件(72)的至少一部分与各背板(60L、60R)设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并且设置在制动盘(16)的周向(C)上的大致相同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稻田恭介,永井龙一,桑原新一,饭田千寻,热田大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