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52557发布日期:2022-08-17 06:3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


背景技术:

2.伺服控制作为带有喷管摆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发动机点火前首先要通过伺服控制盒进行电机启动,并通过电压控制旋钮调节能源系统的油液压力,各项参数确认正常后才能进行点火,在点火过程中还要对伺服控制盒上显示的电机工作情况及油压进行监测,一但出现喷管摆动异常则需要立即停止,避免造成发动机点火试验的失败。由于伺服控制盒上的各类控制开关以及监视面板均位于控制盒的上表面,坐下操作时无法看清控制盒显示屏导致操作十分困难,往往在点火前操作人员需要站立操作,并进行后续的控制面板监测,与此同时还要兼顾伺服控制计算机的摆动曲线,操作十分不便,很容易由于误操作导致试验的失败。
3.发动机点火前需要手动开启伺服电机、并通过控制电压来确保油压正常来驱动伺服作动器工作,这个过程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发动机点火过程中还要兼顾控制盒显示屏和电脑显示屏,且伺服控制大多数都是单人操作,一旦出现操作错误或异常情况没有立刻察觉很有可能对试验造成无可挽回的影响。而由于伺服控制盒形状的特殊性,导致操作员坐下时无法观察到控制盒显示屏,各项操作都需要站立完成,后续在站立状态下对于控制盒显示屏和电脑显示屏的监测更是难以兼顾,上述缺点和不足导致伺服控制操作十分不便,进而对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也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
4.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目前无法解决的伺服控制盒操作控制及监视不便、安全性差的问题,发明了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可以满足不同身高的操作员以最舒适的角度来操作、监视伺服控制盒,使得伺服控制的操作便捷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并在各类带有喷管摆动的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中使用,满足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的伺服控制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设计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以解决目前还没有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对于伺服控制盒的使用,操作人员只能在站立状态下完成,不仅便捷性差,操作效率低,等容易由于操作失误对试验造成影响等问题。
7.为解决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
8.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包括框架,调节滑杆及底座,所述框架为内正方形凹槽,等边角钢焊接而成,框架背面两侧带有辅板,辅板均匀设有插孔;所述调节滑杆一端通过螺栓与通孔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导轨固定;所述底座为两侧边框结构,各带有圆弧形细长导槽,用于调节滑杆的前后滑动。
9.进一步地,所述辅板上均布7个直径8mm的插孔。
10.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与调节滑杆粗糙度均为6.3,确保滑动顺畅。
11.进一步地,所述边框底部还带有加强筋,用于稳定底座的稳定性。
12.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边长小于底座的宽度,方便形成夹角。
13.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
14.本发明对于伺服控制盒具有良好的适配性,通过方形凹槽设计以及底座的加强筋结构可以很好的确保支座整体的稳定性。此外,调节插孔与移动滑杆相结合的倾斜角度调节设计可以覆盖各种倾斜角度,满足不同身高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本发明相比于原来的操作方式,无需站立状态即可完成相关操作,使得操作效率和操作便捷性都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提升了伺服控制的试验安全性,确保地面点火试验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6.图1: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框架结构示意图;
18.图3:底座结构示意图;
19.图4:框架与底座连接结构图;
20.其中:1-框架、2-调节滑杆、3-底座、21-辅板、22-通孔、31-加强筋、32-底座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21.根据发动机地面点火试验伺服控制操作便捷性和试验安全性的实际需求,设计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包括嵌入式凹槽设计、倾斜角度滑杆及插孔设计、底部稳固加强设计等内容,伺服控制盒调节支座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该设计在精确适配伺服控制盒的同时可以轻松调节倾斜角度,操作人员无需站立即可完成所有操作,给伺服控制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同时监测显示屏也更为方便,使得试验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22.为使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伺服控制盒为250mm
×
250mm
×
100mm的方体结构,调节支座的框架设计为正方形结构,以适配伺服控制盒,框架结构如图2所示,通过4根l形直角角钢两端进行45
°
斜切,再对4根l形直角角钢进行对接,形成凹槽结构焊接而成,框架内正方形凹槽边长为252mm,槽深为20mm,框架背面两侧带有20mm宽的辅版,每侧辅板上均布7个直径8mm的插孔。底座结构如图3所示,底座宽256mm,长260mm。边框底部带有加强筋用于加强底座的稳定性。底座两侧边框结构,每个边框中部带有圆弧形细长导向槽,用于对滑杆进行调节前后滑动,滑杆移动到合适位置时再通过m6螺栓进行固定,通常将框架调整至于地面成60
°
角时通过螺栓将滑杆锁死,此时操作者观察较为舒适。调节滑杆的结
构,m6通孔用于通过螺栓连接并固定滑杆与辅板导向槽,φ7通孔用于通过螺栓对滑杆与辅板插孔固定,导轨与滑杆粗糙度均为6.3,确保滑动顺畅。框架与底座通过2个m6螺栓以及调节滑杆进行连接,连接结构图如图4所示,框架的倾斜角度调节可通过调整辅板7个插孔的位置和沿导轨移动滑杆两种方式来实现,确保能覆盖到各种倾斜角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操作员对于伺服控制仪倾斜角度的实际需求。
24.本发明已用于各类地面点火试验的伺服控制中,通过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设计,相比于原来的操作方式的具有更好的操作便捷性,无需站立即可完成伺服控制和伺服控制盒的监测,使得操作效率和试验整体的安全性都得到显著提升,经试验测试效果良好,能够很好的适应伺服控制盒的固定和角度调节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调节滑杆及底座,所述框架为内正方形凹槽,等边角钢焊接而成;所述调节滑杆一端通过螺栓与框架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底座固定;所述底座为两侧边框结构,各带有圆弧形细长导槽,用于调节滑杆的前后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背面两侧带有辅板,辅板均匀设有插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板上均布7个直径8mm的插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与调节滑杆粗糙度均为6.3,确保滑动顺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底部还带有加强筋,用于稳定底座的稳定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的边长小于底座的宽度,方便形成夹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控制盒可调节式专用支座。包括框架,调节滑杆及底座,所述框架为内正方形凹槽,等边角钢焊接而成,框架背面两侧带有辅板,辅板均匀设有插孔;所述调节滑杆一端通过螺栓与φ7通孔固定,另一端通过螺栓与导轨固定;所述底座为两侧边框结构,各带有圆弧形细长导槽,用于调节滑杆的前后滑动。所述底座宽略大约框架边长,方便形成夹角。本发明对于伺服控制盒具有良好的适配性,通过方形凹槽设计以及底座的加强筋结构可以很好的确保支座整体的稳定性。此外,调节插孔与移动滑杆相结合的倾斜角度调节设计可以覆盖各种倾斜角度,满足不同身高操作人员的使用需求。作人员的使用需求。作人员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骥 王宣 杨婷 高磊 陆明 韩用 张丹静 张海燕 蒋韫韬 杨全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内蒙航天动力机械测试所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