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载控制器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58298发布日期:2023-12-14 04:16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属于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载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1、差速锁是一种具有自动锁止功能的差速器,其作用是为了提高汽车在坏路面上的通过能力,即当汽车的一个驱动桥空转时,能迅速锁死差速器,使两驱动桥变为刚性联接,从而解决汽车在一侧车轮打滑时出现的动力传输的问题。

2、然而,现有的差速锁控制方法通常需要驾驶员通过按键手动对差速锁进行控制。由此可见,现有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存在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载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操作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包括:

3、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中央差速锁锁止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

4、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

5、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

6、可选的,所述车辆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身倾斜角度以及各个车轮的转速;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包括:

7、根据所述车身倾斜角度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倾斜方向;

8、根据所述各个车轮的转速计算所述目标车辆的左右轮速差,所述左右轮速差为所述目标车辆的左车轮的转速与右车轮的转速之间的差值;

9、根据所述车身倾斜角度、所述倾斜方向以及所述左右轮速差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

10、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包括:

11、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车身前倾且车辆打滑,则控制所述后桥差速锁锁止;

12、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车身后倾且车辆打滑,则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锁止;

13、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车身侧倾且车辆打滑,则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或者所述后桥差速锁锁止;

14、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车身无倾斜且车辆打滑,则控制所述后桥差速锁和所述前桥差速锁均锁止。

15、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包括:

16、若根据车身倾斜角度和倾斜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向前倾斜的角度大于第一预设角度,则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身前倾,并在检测到左右轮速差大于第一预设差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所述车身前倾且车辆打滑;

17、若根据所述车身倾斜角度和所述倾斜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向后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则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身后倾,并在检测到所述左右轮速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所述车身后倾且车辆打滑;

18、若根据所述车身倾斜角度和所述倾斜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向左边倾斜的角度或向右边倾斜的角度大于第二预设角度,则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身侧倾,并在检测到所述左右轮速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时,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所述车身侧倾且车辆打滑;

19、若根据所述车身倾斜角度和所述倾斜方向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向前倾斜的角度和向后倾斜的角度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且向左边倾斜的角度和向右边倾斜的角度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则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身无倾斜,并在检测到所述左右轮速差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差值时,确定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为所述车身无倾斜且车辆打滑。

20、可选的,所述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或者所述后桥差速锁锁止,包括:

21、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的前轮的左右轮速差大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后轮的左右轮速差,则控制所述后桥差速锁锁止;

22、若检测到所述前轮的左右轮速差小于所述后轮的左右轮速差,则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锁止。

23、可选的,在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之后,还包括:

24、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向前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则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锁止;

25、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向后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则控制所述后桥差速锁锁止;

26、若检测到所述目标车辆向左边倾斜的角度或向右边倾斜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则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和所述后桥差速锁均锁止。

27、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包括:

28、检测所述目标车辆的前后轮速差,所述前后轮速差为所述目标车辆的前车轮的转速与后车轮的转速之间的差值;

29、若所述前后轮速差小于第二预设差值,则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和所述后桥差速锁均解锁。

30、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装置,包括:

31、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中央差速锁锁止后,获取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

32、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

33、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

3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上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35、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36、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车载控制器上运行时,使得车载控制器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

37、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

3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通过在检测到目标车辆的中央差速锁锁止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之后可以根据该车辆参数确定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最后根据该车辆状态控制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在检测到中央差速锁锁止后,无需驾驶员手动按键对其它差速锁进行控制,而是根据实时获取到车辆参数确定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并根据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实时控制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不仅操作简单,还提高了控制效率,同时,通过中央差速锁与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联动控制,可以提高车辆的脱困成功率及脱困效率,减少车辆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参数包括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身倾斜角度以及各个车轮的转速;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包括: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参数确定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前桥差速锁或者所述后桥差速锁锁止,包括: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之后,还包括:

7.如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车辆状态控制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包括:

8.一种差速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9.一种车载控制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差速锁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总结
本申请适用于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差速锁控制方法、装置、车载控制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当检测到目标车辆的中央差速锁锁止后,获取目标车辆的车辆参数;根据车辆参数确定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根据车辆状态控制目标车辆的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操作。本申请提供的差速锁控制方法在检测到中央差速锁锁止后,无需根据人工按键操作对差速锁进行控制,而是根据实时获取到车辆参数确定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并根据目标车辆的车辆状态实时控制前桥差速锁和后桥差速锁,不仅操作简单,还提高了控制效率,同时,通过中央差速锁与前桥差速锁和/或后桥差速锁的联动控制,可以提高车辆的脱困成功率及脱困效率,减少车辆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孟凡成,黄旭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