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2438发布日期:2023-07-05 10:4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阻尼组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


背景技术:

1、在不降低车辆操控性能的前提下,对于提高舒适度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有机会应用频率相关的阻尼(frequency dependent damping),该频率相关的阻尼会随着冲程频率的增加而减小回弹力。另一方面,一种称为液压压缩止动(hydraulic compressionstop)的技术正在改善从悬挂传递到车身的尖峰载荷的整个削减过程的舒适度,频率相关的阻尼和液压压缩止动被分别考虑,并且分别应用于单独的系统中。该频率相关的阻尼并非设计为在压缩冲程中承受高压,因此,需要一个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承受压缩冲程中产生的高压,现提出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解决了压缩过程中产生的高压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套筒,且连接装置的底部与套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装置,且套筒的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套筒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降压装置,所述降压装置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弹簧,且连接装置的底部与挤压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的底部设置有挤压筒,且挤压弹簧的底部与挤压筒的顶部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板的顶部与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橡胶环,且连接柱的顶部与橡胶环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柱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内壁与连接柱的底板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连接装置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装置位于套筒的两端。

8、优选地,所述降压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部的右端设置有进气板,且外筒的内壁与进气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板的左端均匀设置有固定杆,且进气板的左端与固定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左端设置有出气板,且固定杆的左端与出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板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受力弹簧,且出气板的内壁与受力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弹簧的右端设置有密封板,且受力弹簧的右端与密封板的左端固定连接。

9、优选地,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稳固杆,且固定板的底部与稳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稳固杆的数量为六个,且稳固杆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板。

11、优选地,所述挤压筒包括外筒,所述外筒内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限位板,且外筒的内壁与限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且限位板的内壁与连接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的底部设置有阻塞板,且连接弹簧的底部与阻塞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阻塞板的数量为两个,且阻塞板与外筒的内壁相接触。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发明通过设置挤压弹簧,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挤压弹簧可以保证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在使用时可以保证连接装置正常使用,通过设置挤压弹簧可以保证连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复位,且通过挤压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装置和挤压筒固定连接,可以保证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在复位时不会出现连接装置脱落的现象。

15、2.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装置,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连接装置顶部设置的橡胶环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气密性,避免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在使用时出现因连接装置与套筒连接不紧密而导致气压泄露的情况,且通过连接装置内部设置的垫板可以大大提高该种连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垫板可以大大降低该种连接装置的使用时的磨损程度。

16、3.本发明通过设置降压装置,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降压装置可以通过对挤压筒内部的气压进行调整,进而保证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正常工作,通过降压装置内部设置的密封板移动可以将挤压筒内部的空气进行排出,进而保证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在受到挤压力时可以正常工作。

17、4.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装置,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固定板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稳定性,且通过固定板可以对套筒进行限位固定,进而保证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在使用时可以进行固定,且通过稳固杆可以使得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在进行安装时可以根据套筒的长度进行更换稳固杆,进而保证稳固板的位置。

18、5.本发明通过设置挤压筒,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挤压筒可以将挤压力进行转换消耗,通过挤压筒内部设置的阻塞板可以保证连接装置在受到挤压后将内部气体向挤压筒内部压缩,通过气体冲击将阻塞板移动,进而使得内部气压将降压装置内部的密封板移动打开,进而保证了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正常工作。

19、6.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弹簧,可以大大提高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使用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弹簧可以对阻塞板进行挤压固定,进而保证阻塞板与外筒内壁紧密接触,进而保证了挤压筒内部气压的稳定性,且通过连接弹簧可以保证该种挤压筒在受到气体挤压时可以通过移动阻塞板进而将挤压筒内部气体与外部相连通,进而保证了该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包括连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套筒(2),且连接装置(1)的底部与套筒(2)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套筒(2)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装置(4),且套筒(2)的外表面与固定装置(4)的内壁固定连接,套筒(2)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降压装置(3),所述降压装置(3)的外表面与套筒(2)的内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弹簧(6),且连接装置(1)的底部与挤压弹簧(6)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6)的底部设置有挤压筒(5),且挤压弹簧(6)的底部与挤压筒(5)的顶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包括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13),且连接板(14)的顶部与连接柱(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13)的顶部设置有橡胶环(11),且连接柱(13)的顶部与橡胶环(11)的内壁固定连接,连接柱(13)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垫板(12),所述垫板(12)的内壁与连接柱(13)的底板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的数量为两个,且连接装置(1)位于套筒(2)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装置(3)包括外筒(31),所述外筒(31)内部的右端设置有进气板(36),且外筒(31)的内壁与进气板(3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进气板(36)的左端均匀设置有固定杆(35),且进气板(36)的左端与固定杆(35)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5)的左端设置有出气板(34),且固定杆(35)的左端与出气板(34)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出气板(34)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受力弹簧(32),且出气板(34)的内壁与受力弹簧(32)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受力弹簧(32)的右端设置有密封板(33),且受力弹簧(32)的右端与密封板(33)的左端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底部均匀设置有稳固杆(41),且固定板(42)的底部与稳固杆(41)的顶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杆(41)的数量为六个,且稳固杆(41)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固定板(42)。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筒(5)包括外筒(51),所述外筒(51)内部的两端均匀设置有限位板(53),且外筒(51)的内壁与限位板(5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53)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弹簧(52),且限位板(53)的内壁与连接弹簧(5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52)的底部设置有阻塞板(54),且连接弹簧(52)的底部与阻塞板(54)的顶部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板(54)的数量为两个,且阻塞板(54)与外筒(51)的内壁相接触。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阻尼组件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电动乘用车制动效果控制的橡塑阻尼组件,包括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套筒,且连接装置的底部与套筒的顶部活动连接,所述套筒外表面的边缘处设置有固定装置,且套筒的外表面与固定装置的内壁固定连接,套筒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降压装置,所述降压装置的外表面与套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挤压弹簧,且连接装置的底部与挤压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的底部设置有挤压筒,且挤压弹簧的底部与挤压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柱,且连接板的顶部与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顶部设置有橡胶环。

技术研发人员:杨陈,杨树林,章林莉,丁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如皋市金茂橡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