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15472发布日期:2023-07-19 18:0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工程机械,涉及了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具体的是,涉及了一种具有总节流孔的外置阀总成、自带碟簧组离合器的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1、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主要包括液压系统缓冲结构和离合器机械结构两个部分,通过液压系统和离合器机械结构的参数匹配实现良好的换挡缓冲效果,达到让离合器接合平稳,汽车平稳起步、平顺换挡的作用,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行驶条件。

2、现行普及的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主要由具有多级节流缓冲作用的液压系统和无缓冲作用的离合器机械结构组成。起到缓冲作用的液压系统包括用于控制油路的多个电磁阀和具有多级节流功能的各档油路,一般采用阀体或箱体上的多级节流孔结构实现。起到换挡执行功能的离合器机械结构主要包括离合器轴、活塞组件、毂体、固定齿轮、毂体齿轮、摩擦片组件等,用于通过控制不同档位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实现换挡。其换挡缓冲作用原理是:在进行离合器接合时,各档压力油路开启,压力油进入加工有多级节流孔的阀体油路,通过各级节流孔依次排除,最终产生适当压力的压力油并进入离合器毂体活塞组件腔,推动活塞组件向摩擦片组件方向移动,压紧摩擦片组件,使毂体齿轮与毂体组件接合,传递输出动力;在进行分离时,压力油切断,活塞迅速回位,摩擦片组件脱开,毂体组件与毂体齿轮分离,动力不能传递。通过控制离合器的接合脱开,从而实现离合器换挡。在此过程中,因多级节流孔能够降低油压,使得充油升压时间延长,从而降低摩擦片组件压紧、离合器接合时的冲击力,实现换挡缓冲作用。

3、现行变速箱换挡缓冲机构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不好,缓冲质量不稳定,缓冲效果不佳,主要存在着如下缺点:1、采用多级节流孔进行缓冲,各级节流孔的结构尺寸均需要与油压、离合器机械结构计算匹配,提高了设计计算的复杂性;外置电磁阀阀体油路相对较为较多且较为复杂,增加了电磁阀总成阀体的加工难度与制作成本;2、多级节流孔孔径尺寸小,易堵塞,影响缓冲效果,且节流孔数量多,结构不一,不利于故障的诊断和排查,加大了问题排查和维修的困难性;3、离合器毂体总成内部无机械缓冲装置,缓冲效果仅仅依赖于液压系统的外部节流孔,缓冲模式单一;离合器机械系统仍然通过冲击进行接合,若某一节流孔堵塞,缓冲作用就会极大削弱,缓冲效果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本发明的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采用液压系统缓冲和机械缓冲的组合缓冲模式,其中液压系统缓冲功能采用具有总节流孔的外置阀总成结构实现,机械缓冲功能采用自带碟簧组离合器的结构实现。该换档缓冲机构提升了缓冲效果和换挡舒适度;采用主节流孔替代多级节流孔,降低了油路复杂性,减小了电磁阀总成阀体的加工难度;提升了故障诊断速度。

2、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

3、包括换挡缓冲机构,所述换挡缓冲机构包括具有总节流孔的外置阀总成和自带碟簧组的离合器总成,所述外置阀总成通过油路连接在离合器总成中安设的各离合器上;

4、所述外置阀总成包括阀体及安置在阀体上的三个电磁阀总成;

5、三个所述的电磁阀总成包括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总成及一个两位五通电磁阀总成、且所述两位五通电磁阀总成安设于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总成之间;

6、所述离合器总成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及第三离合器;

7、两个所述两位四通电磁阀总成及一个所述两位五通电磁阀总成通过开设的油路分别连接在离合器总成中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及第三离合器上。

8、进一步的,任意一个所述的离合器均包括离合器轴、密封环、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轴承、毂体齿轮、外挡圈、内挡圈、压盖、弹簧座、复位弹簧、摩擦片组件、碟簧组件、活塞组件、第四轴承、毂体及固定齿轮;

9、所述毂体与离合器轴之间焊接固定、且通过止口轴向定位形成包裹离合器其他部件的内腔;

10、所述固定齿轮通过过盈配合压装在离合器轴上,其左侧由毂体定位,右侧由安装在离合器轴沟槽的挡圈定位;

11、所述活塞组件穿过离合器轴装配于毂体的内腔底部;

12、所述碟簧组件穿过离合器轴装配于毂体的内侧并紧贴活塞组件的左端面;

13、所述复位弹簧、弹簧座与1个内挡圈依次穿过离合器轴装配于毂体的内侧;

14、其中,所述复位弹簧贴紧在活塞组件的左端面,所述弹簧座贴紧复位弹簧,所述内挡圈嵌入在离合器轴的沟槽中对弹簧座限位;

15、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若干个主动摩擦片及从动摩擦片,

16、所述摩擦片组件以若干主动摩擦片及从动摩擦片交替排列的方式穿过离合器轴,通过内外花键啮合的方式装配于毂体的内侧,并紧贴碟簧组件的左端面;

17、所述压盖穿过离合器轴装配于毂体内侧并位于摩擦片组件的左侧;

18、所述外挡圈位于压盖的左侧并嵌入至毂体中从而限制所述活塞组件、碟簧组件摩擦片组件和压盖的轴向运动;

19、所述另一个内挡圈嵌入离合器轴的另一个沟槽中,且位于所述弹簧座限位的沟槽左侧;

20、所述第二轴承穿过离合器轴,其右侧与内挡圈左侧贴紧;

21、所述第三轴承和毂体齿轮依次穿过离合器轴后共同紧贴在第二轴承的左侧;

22、所述第三轴承位于毂体齿轮与离合器轴之间;

23、所述毂体齿轮以内外花键啮合的方式与摩擦片组件相连接;

24、所述另一个第三轴承穿过离合器轴右端面贴紧毂体齿轮左端面;

25、所述第一轴承及第四轴承装配于离合器轴两端轴肩,所述密封环嵌入离合器轴两端沟槽。

26、进一步的,所述碟簧组件包括碟簧和碟簧座,其结构与液压系统油压和离合器结构参数相匹配。

27、进一步的,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密封件,与所述毂体和离合器轴密封滑动配合,形成压力油腔。

28、进一步的,在所述离合器轴内开设有压力油道和润滑油道。

29、进一步的,在所述阀体上开设有总节流孔、阀体油道及电磁阀安装孔;

30、其中,所述阀体油道连接各离合器油路;

31、所述电磁阀安装孔用以安装电磁阀。

32、进一步的,还包括组合阀,所述还包括组合阀通过油路连接在外置阀总成的总节流孔上。

33、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特点:1、采用外置阀体总节流孔、碟簧组的组合缓冲,总节流孔降低油路油压,碟簧组推动摩擦片组件平稳压紧,兼顾了离合器液压系统和机械结构的缓冲作用,提高了缓冲效果和缓冲过程平稳性;2、缓冲过程不依靠多级节流缓冲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外置电磁阀阀体的加工复杂性和难度;采用总节流孔的油路结构而不采用多级节流孔结构,减小了孔径过小发生堵塞的故障可能,降低了故障发生率;避免了节流孔数量过多导致的故障排查困难,提高了故障排查的准确度,缩短了维修时间;3、本发明采用碟簧组件作为离合器机械缓冲结构,既避免了单碟簧结构的缓冲效果不佳问题,又避免了碟簧数量过多导致离合器空间结构过大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速箱换档缓冲机构。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包括外置阀总成和离合器总成;外置阀总成通过油路连接离合器总成,离合器总成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及第三离合器;外置阀总成包括两个两位四通电磁阀总成、一个两位五通电磁阀总成及阀体。本发明采用外置阀体总节流孔、碟簧组的组合缓冲,总节流孔降低油路油压,碟簧组推动摩擦片组件平稳压紧,兼顾了离合器液压系统和机械结构的缓冲作用,提高了缓冲效果和缓冲过程平稳性;采用总节流孔的油路结构而不采用多级节流孔结构,减小了孔径过小发生堵塞的故障可能;本发明既避免了单碟簧结构的缓冲效果不佳问题,又避免了碟簧数量过多导致离合器空间结构过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东云,吴秀翠,士玉琦,葛亚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徐州徐工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