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9970发布日期:2023-04-19 11:03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平仪安装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


背景技术:

1、激光水平仪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常配备有激光笔、水平/气泡水平和测斜仪(倾角仪)三种工具,用于测量垂直角度并确定准确的水平面。在装修施工中常用到激光水平仪来进行画线,来提高工作效率,激光水平仪常根据施工需要通过三角支架架设在地面上,或者通过上墙支架安装在墙面上。

2、现在的水平仪上墙支架上所挂的水平仪在相对墙面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时,一般是通过转动旋钮带动齿轮齿条上移动来进行水平仪位置的微调,当调节距离较长时,旋钮需要转动多圈,水平仪移动速度慢,调节效率低,影响工程施工进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仪横向调节速度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仪上墙支架能够对移动座进行横向快速调节,减小调节时间,提高调节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包括调节支架和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架上,在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条形通孔,在所述条形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所述移动座包括上旋钮和下座体,所述上旋钮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下座体上,所述上旋钮的下侧设置有带有齿轮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支架穿过所述下座体设置,所述调节杆向下延伸至所述条形通孔中并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转动所述上旋钮能够带动所述齿轮沿所述齿条移动,且下压所述上旋钮能够使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错位并移动至所述齿条的下侧。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下座体内设置有限位板和弹簧,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调节杆的底端穿过所述限位孔设置,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齿轮与所述限位板之间的所述调节杆上。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齿轮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与所述第二限位槽上下相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孔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中,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中。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限位槽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齿轮的直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旋钮的下边沿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底边,所述下座体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嘴,所述安装嘴的顶端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限位边,所述上旋钮的底边限位于所述下座体的限位边的下侧。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上旋钮的下侧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调节杆的顶端的形状与所述容置槽相适配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中。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下座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缺口,所述调节支架穿过所述上壳体两侧的缺口设置,所述下壳体在所述调节支架的下侧与所述上壳体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在所述下壳体中设置有转动盘,在所述下壳体内沿其内壁设置有内环板,所述转动盘抵接在所述内环板上,且所述转动盘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内环板的上侧,在所述转动盘顶端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环齿条,在所述内环板的一侧设置有断口,在所述断口处设置有与所述环齿条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壳体外侧的调节旋钮连接,所述转动盘穿过所述内环板的中间设置,所述转动盘的底端与水平仪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转动盘穿过所述内环板的中间设置,在所述下壳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转动盘的底端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通过底部的螺栓与水平仪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方案,还包括附墙座,所述调节支架的一端与所述附墙座转动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平仪上墙支架通过包括调节支架和移动座,移动座滑动连接在调节支架上,在调节支架上设置有条形通孔,在条形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移动座包括上旋钮和下座体,上旋钮上下活动连接于下座体上,上旋钮的下侧设置有带有齿轮的调节杆,调节支架穿过下座体设置,调节杆向下延伸至条形通孔中并使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上旋钮能够带动齿轮沿齿条移动,且下压上旋钮能够使齿轮与齿条错位并移动至齿条的下侧。本实用新型的水平仪上墙支架在使用时,水平仪安装于下座体上,当需要快速调节移动座在调节支架上的移动位置时,可以按下上旋钮,使齿轮与齿条错位,移动移动座至指定位置后,再将上旋钮抬起,并使齿轮与齿条啮合,再转动上旋钮带动齿轮沿齿条移动,以对移动座的位置进行微调,从而将移动座定位于调节支架上,实现移动座的横向快速调节,减小调节时间,提高调节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支架(1)和移动座(2),所述移动座(2)滑动连接在所述调节支架(1)上,在所述调节支架(1)上设置有条形通孔(11),在所述条形通孔(1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12),所述移动座(2)包括上旋钮(21)和下座体(22),所述上旋钮(21)上下活动连接于所述下座体(22)上,所述上旋钮(21)的下侧设置有带有齿轮(241)的调节杆(24),所述调节支架(1)穿过所述下座体(22)设置,所述调节杆(24)向下延伸至所述条形通孔(11)中并使所述齿轮(241)与所述齿条(12)啮合,转动所述上旋钮(21)能够带动所述齿轮(241)沿所述齿条(12)移动,且下压所述上旋钮(21)能够使所述齿轮(241)与所述齿条(12)错位并移动至所述齿条(12)的下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座体(22)内设置有限位板(23)和弹簧(28),所述限位板(23)上设置有限位孔(232),所述调节杆(24)的底端穿过所述限位孔(232)设置,所述弹簧(28)套设于所述齿轮(241)与所述限位板(23)之间的所述调节杆(24)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241)的下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411),在所述限位板(23)上设置有下凹的第二限位槽(231),所述第一限位槽(2411)与所述第二限位槽(231)上下相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孔(232)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31)中,所述弹簧(28)的上下两端分别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2411)和所述第二限位槽(231)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31)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齿轮(241)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钮(21)的下边沿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底边(212),所述下座体(22)的顶部设置有安装嘴(2211),所述安装嘴(2211)的顶端设置有向内侧延伸的限位边(2212),所述上旋钮(21)的底边(212)限位于所述下座体(22)的限位边(2212)的下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钮(21)的下侧设置有容置槽(211),所述容置槽(2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所述调节杆(24)的顶端与所述容置槽(211)相适配并设置于所述容置槽(21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座体(22)包括上壳体(221)和下壳体(222),所述上壳体(221)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应的缺口(2213),所述调节支架(1)由两侧的缺口(2213)穿过所述上壳体(221)设置,所述下壳体(222)在所述调节支架(1)的下侧与所述上壳体(2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222)中设置有转动盘(25),在所述下壳体(222)内沿其内壁设置有内环板(2221),所述转动盘(25)抵接在所述内环板(2221)上,且所述转动盘(25)的顶端延伸至所述内环板(2221)的上侧,在所述转动盘(25)顶端的下侧面上设置有一圈环齿条(251),在所述内环板(2221)的一侧设置有断口(2222),在所述断口(2222)处设置有与所述环齿条(251)相啮合的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下壳体外侧的调节旋钮(27)连接,所述转动盘(25)穿过所述内环板(2221)的中间设置,所述转动盘(25)的底端与水平仪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壳体(222)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26),所述转动盘(25)的底端与所述安装座(26)连接,所述安装座(26)通过底部的螺栓(261)与水平仪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平仪上墙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附墙座(3),所述调节支架(1)的一端与所述附墙座(3)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涉及水平仪安装设备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水平仪横向调节速度慢的问题,该水平仪上墙支架调节支架和移动座,移动座滑动连接在调节支架上,在调节支架上设置有条形通孔,在条形通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齿条,移动座包括上旋钮和下座体,上旋钮上下活动连接于下座体上,上旋钮的下侧设置有带有齿轮的调节杆,调节支架穿过下座体设置,调节杆向下延伸至条形通孔中并使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上旋钮能够带动齿轮沿齿条移动,且下压上旋钮能够使齿轮与齿条错位并移动至齿条的下侧。本技术的水平仪上墙支架能够在按下上旋钮时,对移动座进行横向快速调节,减小调节时间,提高调节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赵耘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东市隆兴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