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6602发布日期:2022-10-22 02:41阅读:27来源:国知局
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的制作方法
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gis设备补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


背景技术:

2.为保障变电站内的gis设备在良好的工况下运行,当gis气室的压力低于额定压力时,应进行sf6补气工作,由于变电站内的gis设备类型繁多、型号各异,对应充气设备中充气嘴的规格也多种多样,在进行gis设备充气工作时需携带多套充气嘴,相似充气嘴很容易发生混淆且不易携带,对变电站内的gis设备的补气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不仅增加了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还降低了整体补气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将多种型号的充气嘴整合到一套补气装置上,能根据现场gis设备的型号切换不同的气道,选择合适的充气嘴进行补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包括有补气盒,补气盒内配合安装有可以转动的转换块,在转换块一侧的补气盒内开设有弧形进气腔,转换块另一侧的补气盒内开设有若干个圆周布置的出气腔,所述转换块内开设有第一连接腔,转换块上安装有切换转板,转换块转动时第一连接腔能将弧形进气腔与各出气腔单独连通,所述补气盒上安装有与弧形进气腔相连通的进气管,各出气腔上均连通有不同类型的充气嘴,在第一连接腔靠近出气腔的一端安装有自锁定位机构,所述自锁定位机构包括有与第一连接腔相配合的调节柱,调节柱靠近出气腔的一端设有半球头,调节柱和半球头内均开设有第二连接腔,第二连接腔能将第一连接腔与出气腔相连通,在第一连接腔的内周上安装有第一限位环和第二限位环,其中第一限位环位于半球头的外周,第二限位环位于调节柱的底部,在第二限位环和调节柱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始终有推动半球头进入到出气腔内的趋势,转换块内的半球头进入到任一出气腔内时,此出气腔上的充气嘴与弧形进气腔相连通。所述切换转板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腔的轴向相一致,对应于各出气腔的位置,在补气盒均设有转动角度标记。各出气腔的直径均小于半球头的直径,在出气腔靠近第一连接腔的一端均安装有密封圈。所述出气腔与充气嘴之间均连接有螺纹接头管,各螺纹接头管上均安装有密闭阀。所述补气盒和转换块均采用镀镍钢材料制成。
5.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包括有补气盒及内部可以相对转动的转换块,补气盒上开设有一个弧形进气腔以及多个出气腔,各出气腔上均连通有不同类型的充气嘴,转换块内开设有第一连接腔,通过转动转换块能实现不同出气腔的连通,且通过自锁定位机构还能实现转换块的定位调节,将多种型号的充气嘴整合到一套补气装置上,能根据现场gis设备的型号切换不同的气道,选择合适的
充气嘴进行补气,相比于传统的补气作业方式,不仅减少了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8.图3是图2的右视图;
9.图4是图3中a-a向剖视图;
10.图5是图4中i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如图1-3所示,包括有补气盒1,补气盒1内配合安装有可以转动的转换块2,如图4所示,在转换块2一侧的补气盒1内开设有弧形进气腔3,转换块2另一侧的补气盒1内开设有若干个圆周布置的出气腔4。
12.所述转换块2内开设有第一连接腔5,转换块2上安装有切换转板8,运维人员可手动转动切换转板8来调节转换块2的位置,转换块2转动时第一连接腔5能将弧形进气腔3与各出气腔4单独连通。所述补气盒1上安装有与弧形进气腔3相连通的进气管6,各出气腔4上均连通有不同类型的充气嘴7,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通过一个弧形进气腔3对应多个出气腔4,能实现气道的分流作用,通过转动转换块2能选择所配合需要的充气嘴7,从而实现连接补气。
13.为了保持第一连接腔5与各出气腔4之间连通时的相对锁定状态,保证补气的正常进行,在第一连接腔5靠近出气腔4的一端安装有自锁定位机构,如图5所示,所述自锁定位机构包括有与第一连接腔5相配合的调节柱9,调节柱9靠近出气腔4的一端设有半球头10,调节柱9和半球头10内均开设有第二连接腔11,第二连接腔11能将第一连接腔5与出气腔4相连通。
14.在第一连接腔5的内周上安装有第一限位环12和第二限位环13,其中第一限位环12位于半球头10的外周,能避免半球头10完全伸出第一连接腔5,第二限位环13位于调节柱9的底部,在第二限位环13和调节柱9之间安装有弹簧14,弹簧14始终有推动半球头10进入到出气腔4内的趋势。
15.转换块2内的半球头10进入到任一出气腔4内时,此出气腔4上的充气嘴7与弧形进气腔3相连通,以此来选择不同类型的充气嘴7。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半球头10进入到出气腔4内,在实现第二连接腔11与出气腔4相连通的前提下,也能形成对半球头10的相对定位,当需要切换另一种充气嘴7时,运维人员用力转动切换转板8,让出气腔4一侧的补气盒1内壁挤压半球头10,克服弹簧14的弹力完全进入到第一连接腔5内,之后转换块2转动,让半球头10转动至与所需要充气嘴7相连通的出气腔4位置处,在弹簧14的弹力作用下半球头10重新伸出,即可实现相对锁定。
16.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操作人员在转动转换块2时,能确认出与弧形进气腔3相连通的出气腔4,所述切换转板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腔5的轴向相一致,对应于各出气腔4的位置,在补气盒1均设有转动角度标记15,其中切换转板8可以作为指示箭头板,与充气嘴7
位置处的转动角度标记15相对齐时,则表明此处的充气嘴7被连通,能实现充气功能。
17.进一步地,为了实现第一连接腔5与出气腔4之间的紧密配合,防止发生漏气情况,各出气腔4的直径均小于半球头10的直径,在出气腔4靠近第一连接腔5的一端均安装有密封圈16。
18.进一步地,为实现充气嘴7与补气盒1之间的可靠连接,所述出气腔4与充气嘴7之间均连接有螺纹接头管17,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前提下还能提高气道的严密性,实现充气嘴7与出气腔4之间的可靠连接。各螺纹接头管17上均安装有密闭阀18,通过密闭阀18能控制各自出气腔4的启闭。其中充气嘴7与螺纹接头管17之间由可旋转的螺套相连接,螺套转动时,螺纹接头管17不会跟随一起旋转。
19.进一步地,所述补气盒(1)和转换块(2)均采用镀镍钢材料制成,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在实现气道有效连通的前提下,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0.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补气盒(1),补气盒(1)内配合安装有可以转动的转换块(2),在转换块(2)一侧的补气盒(1)内开设有弧形进气腔(3),转换块(2)另一侧的补气盒(1)内开设有若干个圆周布置的出气腔(4),所述转换块(2)内开设有第一连接腔(5),转换块(2)上安装有切换转板(8),转换块(2)转动时第一连接腔(5)能将弧形进气腔(3)与各出气腔(4)单独连通,所述补气盒(1)上安装有与弧形进气腔(3)相连通的进气管(6),各出气腔(4)上均连通有不同类型的充气嘴(7),在第一连接腔(5)靠近出气腔(4)的一端安装有自锁定位机构,所述自锁定位机构包括有与第一连接腔(5)相配合的调节柱(9),调节柱(9)靠近出气腔(4)的一端设有半球头(10),调节柱(9)和半球头(10)内均开设有第二连接腔(11),第二连接腔(11)能将第一连接腔(5)与出气腔(4)相连通,在第一连接腔(5)的内周上安装有第一限位环(12)和第二限位环(13),其中第一限位环(12)位于半球头(10)的外周,第二限位环(13)位于调节柱(9)的底部,在第二限位环(13)和调节柱(9)之间安装有弹簧(14),弹簧(14)始终有推动半球头(10)进入到出气腔(4)内的趋势,转换块(2)内的半球头(10)进入到任一出气腔(4)内时,此出气腔(4)上的充气嘴(7)与弧形进气腔(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转板(8)的长度方向与第一连接腔(5)的轴向相一致,对应于各出气腔(4)的位置,在补气盒(1)均设有转动角度标记(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其特征在于:各出气腔(4)的直径均小于半球头(10)的直径,在出气腔(4)靠近第一连接腔(5)的一端均安装有密封圈(1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腔(4)与充气嘴(7)之间均连接有螺纹接头管(17),各螺纹接头管(17)上均安装有密闭阀(18)。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盒(1)和转换块(2)均采用镀镍钢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SF6设备专用补气接口,包括有补气盒及内部可以相对转动的转换块,补气盒上开设有一个弧形进气腔以及多个出气腔,各出气腔上均连通有不同类型的充气嘴,转换块内开设有第一连接腔,通过转动转换块能实现不同出气腔的连通,且通过自锁定位机构还能实现转换块的定位调节,将多种型号的充气嘴整合到一套补气装置上,能根据现场GIS设备的型号切换不同的气道,选择合适的充气嘴进行补气,相比于传统的补气作业方式,不仅减少了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充气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充气工作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充气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抗震 何建龙 苗淞 孔祥政 王连刚 桑振华 刘玉海 马磊 徐海 张子豪 王启龙 曹太峰 严庆文 刘阳 鲁统贺 魏涛 李新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