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阀瓣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83723发布日期:2022-09-21 01:23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阀瓣节流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阀领域,具体是一种双阀瓣节流阀。


背景技术:

2.节流阀是通过改变节流截面或节流长度以控制流体流量的阀门。在高压环境中,阀门开关阻力很大,操作力矩大,导致无法顺利启闭阀门,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阀瓣节流阀,解决启闭阻力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有阀瓣组件、阀体、阀杆以及阀座,阀体内开设有流道,阀杆一端部穿入阀体内且该端端部与阀瓣组件连接,阀座固定于阀体的流道内,阀瓣组件包括有主阀瓣、副阀瓣,主阀瓣的外周壁与阀座形成密封配合,主阀瓣上分别开设有中心轴向位置的泄压孔以及若干个周壁位置的泄压小孔,主阀瓣内还形成浮动内腔,浮动内腔分别与泄压孔、泄压小孔连通;副阀瓣浮动设置于浮动内腔内,副阀瓣与阀杆固定连接且在阀杆的带动下与泄压孔形成密封配合;副阀瓣的底部外缘延伸有环凸台,浮动内腔的腔口处固定安装有呈环状的第一压盖,第一压盖的内壁与副阀瓣的外周壁滑移配合,第一压盖的底部在阀门关闭状态下与环凸台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及在阀门开启时与环凸台相抵。
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阀门开启时,阀杆先带动副阀瓣开启,打开主阀瓣内的泄压小孔,平衡进出口流道之间的压力,减小主阀瓣内外的压力差,使后续的主阀瓣启闭更轻松省力,非常适用于高压环境中。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第一压盖螺纹连接于主阀瓣上,第一压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开环,主阀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内环槽,第一对开环的外缘置于第一内环槽内以形成固定连接;第一对开环的底部与环凸台形成配合。
7.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使第一压盖与主阀瓣连接更加可靠,有利于限位副阀瓣使其浮动于浮动内腔中,结构连接设计有效稳固。
8.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阀杆的端部一体形成榫头,阀杆外还套接有第二压盖,榫头与第二压盖的底部相抵;第二压盖螺纹连接于副阀瓣上,第二压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对开环,副阀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环槽,第二对开环的外缘置于第二内环槽内以形成固定连接。
9.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采用第一压盖类似的结构设计,提升结构稳定性。
10.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泄压小孔的中心方向自主阀瓣中心向斜上方倾斜,且其与主阀瓣轴向方向形成30
°
至60
°
的倾斜角度。
11.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减轻流经泄压小孔的介质对流道内壁、副阀瓣密封面直接冲刷的所带来的损伤,并且具有导向、降低流速的作用。
12.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主阀瓣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锥台体。
13.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引导介质均匀分布在主阀瓣外周,使介质流通更加均衡。
14.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流道为“t”字型流道。
15.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启闭迅速、流道畅通、流体阻力小。
16.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副阀瓣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泄压孔的孔口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形成密封配合。
17.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避免介质在副阀瓣处泄漏。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阀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21.其中,1、阀瓣组件;2、阀体;3、阀杆;4、阀座;21、流道;11、主阀瓣;12、副阀瓣;111、泄压孔;112、泄压小孔;113、浮动内腔;121、环凸台;13、第一压盖;14、第一对开环;114、第一内环槽;31、榫头;15、第二压盖;16、第二对开环;122、第二内环槽;115、锥台体;123、第一密封层;116、第二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1-图3所示的一种双阀瓣节流阀,包括有阀瓣组件1、阀体2、阀杆3以及阀座4,阀体2内开设有“t”字型的流道21,其流道21的进口、出口方向相垂直。阀杆3底端端部穿入阀体2内且该端端部与阀瓣组件1连接,阀座4固定于阀体2的流道21内,阀瓣组件1包括有主阀瓣11以及副阀瓣12,主阀瓣11的外周壁与阀座4形成密封配合,主阀瓣11上分别开设有中心轴向位置的泄压孔111以及若干个周壁位置的泄压小孔112,主阀瓣11内还形成浮动内腔113,浮动内腔113分别与泄压孔111、泄压小孔112连通。副阀瓣12浮动设置于浮动内腔113内,副阀瓣12与阀杆3的底端固定连接且在阀杆3的带动下与泄压孔111形成密封配合。副阀瓣12的底部外缘延伸有环凸台121,浮动内腔113的腔口处固定安装有呈环状的第一压盖13,第一压盖13的内壁与副阀瓣12的外周壁滑移配合,第一压盖13的底部在阀门关闭状态下与环凸台121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及在阀门开启时与环凸台121相抵,如此,阀瓣在浮动内腔113中升降浮动。在阀门关闭的状态下,阀杆3位于低位,副阀瓣12与泄压孔111密封连接,主阀瓣11与阀座4紧贴形成密封;随着阀门开启阀杆3上升,副阀瓣12离开泄压孔111,环凸台121逐渐上升接触第一压盖13,此时,泄压孔111、浮动内腔113、泄压小孔112贯通,流道21进出口位置压力相互平衡,压差减小,可减少阀门的启闭力矩,阀杆3操作省力;接着,随着阀杆3的进一步上升,副阀瓣12抵压第一压盖13,并抬起整个阀瓣组件1升起,主阀瓣11脱离阀座4,阀门开启以调节流量。
23.第一压盖13螺纹连接于主阀瓣11上,第一压盖13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开环14,主阀瓣11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内环槽114,第一对开环14的外缘置于第一内环槽114内,第一对开环14的内圆贴合在副阀瓣12外壁上,使第一对开环14与主阀瓣11不产生相对移动以形成固定连接;第一对开环14的底部在阀门开启时与环凸台121形成相抵配合。类似地,阀杆3的底端端部一体形成榫头31,阀杆3外还套接有第二压盖15,榫头31与第二压盖15的底部相
抵;第二压盖15螺纹连接于副阀瓣12上,第二压盖15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对开环16,副阀瓣12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环槽122,第二对开环16的外缘置于第二内环槽122内,如此,阀杆3与副阀瓣12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固定连接。对开环的形状是两片对称的且能合并成一整个圆环,以用于嵌卡固定。
24.泄压小孔112均布在主阀瓣11的外周壁上,泄压小孔112的中心方向自主阀瓣11中心向斜上方倾斜,且其与主阀瓣11轴向方向形成30
°
至60
°
的倾斜角度。引导介质沿斜向方向流通,避免介质无规律的冲击流道21。
25.主阀瓣11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锥台体115,在阀门开启时,引导介质均匀分布在主阀瓣11外周,使介质流通更加均衡。
26.副阀瓣1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层123,泄压孔111的孔口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层116,第一密封层123与第二密封层116形成密封配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阀瓣节流阀,包括有阀瓣组件、阀体、阀杆以及阀座,所述阀体内开设有流道,所述阀杆一端部穿入阀体内且该端端部与阀瓣组件连接,所述阀座固定于阀体的流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组件包括有主阀瓣、副阀瓣,所述主阀瓣的外周壁与阀座形成密封配合,所述主阀瓣上分别开设有中心轴向位置的泄压孔以及若干个周壁位置的泄压小孔,所述主阀瓣内还形成浮动内腔,所述浮动内腔分别与泄压孔、泄压小孔连通;所述副阀瓣浮动设置于浮动内腔内,所述副阀瓣与阀杆固定连接且在阀杆的带动下与泄压孔形成密封配合;所述副阀瓣的底部外缘延伸有环凸台,所述浮动内腔的腔口处固定安装有呈环状的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的内壁与副阀瓣的外周壁滑移配合,所述第一压盖的底部在阀门关闭状态下与环凸台之间形成高度差以及在阀门开启时与环凸台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阀瓣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盖螺纹连接于主阀瓣上,所述第一压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对开环,所述主阀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一内环槽,所述第一对开环的外缘置于第一内环槽内以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对开环的底部与环凸台形成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阀瓣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的端部一体形成榫头,所述阀杆外还套接有第二压盖,所述榫头与第二压盖的底部相抵;所述第二压盖螺纹连接于副阀瓣上,所述第二压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二对开环,所述副阀瓣的内壁上开设有第二内环槽,所述第二对开环的外缘置于第二内环槽内以形成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阀瓣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小孔的中心方向自主阀瓣中心向斜上方倾斜,且其与主阀瓣轴向方向形成30
°
至60
°
的倾斜角度。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阀瓣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阀瓣的底部向下延伸形成一锥台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阀瓣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为“t”字型流道。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阀瓣节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阀瓣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所述泄压孔的孔口外周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形成密封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阀瓣节流阀,涉及控制阀领域,解决启闭阻力大的问题。阀瓣组件包括有主阀瓣、副阀瓣,主阀瓣的外周壁与阀座形成密封配合,主阀瓣上分别开设有中心轴向位置的泄压孔以及若干个周壁位置的泄压小孔,主阀瓣内还形成浮动内腔,浮动内腔分别与泄压孔、泄压小孔连通;副阀瓣浮动设置于浮动内腔内,副阀瓣与阀杆固定连接且在阀杆的带动下与泄压孔形成密封配合。阀门开启时,阀杆先带动副阀瓣开启,打开主阀瓣内的泄压小孔,平衡进出口流道之间的压力,减小主阀瓣内外的压力差,使后续的主阀瓣启闭更轻松省力,非常适用于高压环境中。于高压环境中。于高压环境中。


技术研发人员:周剑 徐继友 尹清清 李修库 李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高石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16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