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喷嘴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2.目前家用燃气主要包括液化石油气(lpg,以下简称石油气)及液化天然气(lng,以下简称天然气)。其中,石油气是由炼厂气或天然气(包括油田伴生气)加压、降温、液化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气体。由炼厂气所得的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丙烯、丁烷、丁烯,同时含有少量戊烷、戊烯和微量硫化合物杂质。天然气是井下开采的天然气经过净化之后,通过压缩升温,在混合制冷剂的作用下,冷却移走热量,并除去其中的氮气、二氧化碳、固体杂质、硫化物和水,再节流膨胀而得到-162℃体积缩小到1/600的以液态形式存在,主要成份是甲烷。
3.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已经将硫、二氧化碳、水份等杂质去除,因此燃烧后排放出的污染气体要比石油气等少50%以上,天然气已成为目前世界新能源中最纯净、最环保、无污染的首选。然而, 由于目前石油气依然被广泛使用,因此天然气与石油气将会共存相当长一段时间。
4.由于石油气的热值为22033~29043kcal/nm3,天然气的热值为8500~9000 kcal/nm3,亦即同等热值下,1方石油气相当于2.6方天然气。因此在燃气灶的燃气喷嘴结构上,用于释放天然气的喷嘴的孔径会较释放石油气的喷嘴的孔径大,亦即燃气灶燃烧天然气与石油气时,旋塞阀需要使用不同结构的喷嘴。
5.然而,目前所使用的燃气灶在安装时,往往需要提前根据将要燃烧的燃料为天然气还是石油气来决定使用何种喷嘴,导致目前的喷嘴结构无法有效兼容于天然气及石油气,带来了安装困难。基于上述问题,特提出本技术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用以兼容于天然气及石油气。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兼容于天然气及石油气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8.一种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用于燃气灶内,包括:
9.底管,所述底管内开设有贯穿所述底管的第一气孔,所述第一气孔的至少部分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及
10.旋管,所述旋管上开设有贯穿所述旋管的第二气孔,所述第二气孔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一气孔的内径,所述旋管的至少部分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螺合时,以使所述第一气孔与所述第二气孔相连通。
11.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孔包括入气部及延伸部,所述入气部的内径大于或者小于所
述延伸部的内径,所述内螺纹位于所述延伸部内。
12.优选地,所述入气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延伸部的内径时,所述入气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的内径自所述入气部往所述延伸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13.优选地,所述第二气孔包括进气部及出气部,所述进气部与所述出气部连通,且所述出气部位于所述旋管远离所述第一气孔的一端上,并且所述进气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出气部的内径。
14.优选地,所述进气部与所述出气部之间还设置有收口部,所述收口部的内径自所述进气部往所述出气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15.优选地,所述出气部远离所述进气部的一端上还设置有扩口部,所述扩口部的内径往远离所述进气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6.优选地,所述进气部的内径为2.4mm~2.6mm。
17.优选地,所述出气部的内径为0.7mm~0.9mm。
18.优选地,所述旋管靠近所述出气部的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棱台。
19.优选地,所述底管及所述旋管均为铜质结构。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21.本实用新型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用于燃气灶内,包括底管及旋管,底管内开设有贯穿底管的第一气孔,第一气孔的至少部分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旋管上开设有贯穿旋管的第二气孔,第二气孔的内径小于第一气孔的内径,旋管的至少部分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螺合时,以使第一气孔与第二气孔相连通。如此,本技术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可以单独使用底管以用于释放石油气,也可以将底管与旋管组合使用以用于释放天然气,因此能够同时兼容于释放天然气及石油气,有更好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底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旋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图1所示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底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10,用于燃气灶内,包括底管100及旋管200,底管100内开设有贯穿底管100的第一气孔110,第一气孔110的至少部分内侧壁上开设有内螺纹120,旋管200上开设有贯穿旋管200的第二气孔210,第二气孔210的内径小于第一气孔110的内径,旋管200的至少部分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220,外螺纹220与内螺纹120相螺合时,以使第一气孔110与第二气孔210相连通。
31.需要说明的是,在底管100上开设有贯穿结构的第一气孔110,其中在第一气孔110的部分内侧壁上开设内螺纹120。进一步地,旋管200上开设有贯穿结构的第二气孔210,且旋管200的部分外侧壁上开设有外螺纹220,当将旋管200旋紧至底管100内,使得外螺纹220与内螺纹120相螺接固定时,第二气孔210能够与第一气孔110相互连通。其中第二气孔210的内径小于第一气孔110的内径。如此,当单独使用底管100时,亦即使用孔径较大的第一气孔110,此时底管100可应用于释放石油气,而当将旋管200旋紧至底管100内时,亦即使用孔径相对较小的第二气孔210,此时通过旋管200可应用于释放天然气。因此,通过本技术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10,能够同时兼容于释放天然气及石油气,只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单独使用底管100,或者使用底管100与旋管200的组合体即可。
32.请参阅图2及图5,优选地,第一气孔110包括入气部111及延伸部112,入气部111的内径f大于或者小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内螺纹120位于延伸部112内。
33.需要说明的是,入气部111与延伸部112相互连通,其中内螺纹120位于延伸部112的内侧壁上。需要注意的是,入气部111的内径f可以大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或者,入气部111的内径f可以小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进一步地,第二气孔210的内径小于第一气孔110的内径,具体地,第二气孔210的内径小于入气部111及延伸部112中的最小者,亦即,当入气部111的内径f大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时,第二气孔210的内径会小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当入气部111的内径f小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时,第二气孔210的内径会小于入气部111的内径f。
34.请参阅图5及图6,优选地,入气部111的内径f大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时,入气部111与延伸部112之间还设置有导向部113,导向部113的内径h自入气部111往延伸部112的方向逐渐减小。
35.需要说明的是,当入气部111的内径f大于延伸部112的内径g时,为了使得燃气能够顺畅地从入气部111流动至延伸部112内,因此在入气部111与延伸部112之间设置倒角结构的导向部113,导向部113的内侧壁呈漏斗状结构,使得导向部113的内径h自入气部111往延伸部112的方向逐渐减小。
36.请参阅图3,优选地,第二气孔210包括进气部211及出气部212,进气部211与出气部212连通,且出气部212位于旋管200远离第一气孔110的一端上,并且进气部211的内径i大于出气部212的内径j。
37.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气孔210包括进气部211及出气部212,其中出气部212位于进气部211远离第一气孔110的那一端上,并且进气部211的内径i大于出气部212的内径j,如此,当燃气从第一气孔110流入到进气部211内后,再流入到出气部212,由于气道的截面积减少了,因此能够增加燃气在出气部212内的流速。
38.请参阅图3,优选地,进气部211与出气部212之间还设置有收口部213,收口部213的内径k自进气部211往出气部212的方向逐渐减小。需要说明的是,在进气部211与出气部
212之间设置收口部213,其中收口部213的内侧壁为漏斗状结构,因此,当燃气从进气部211流入到出气部212内时,能够更好地对燃气进行导流。
39.请参阅图3,优选地,出气部212远离进气部211的一端上还设置有扩口部214,扩口部214的内径l往远离进气部211的方向逐渐增大。需要说明的是,在出气部212的出口处设置漏斗状结构,能够使得燃气呈扩散状流动,从而更加顺畅。
40.优选地,进气部211的内径i为2.4mm~2.6mm,出气部212的内径j为0.7mm~0.9mm。进一步地,进气部211的内径i还可以是2.5mm,出气部212的内径j还可以为0.8mm。如此,燃气从进气部211流动至出气部212,截面积减小,因此能够提高燃气的流速。
41.请参阅图1,优选地,旋管200靠近出气部212的一端外侧壁上设置有棱台30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对旋管200进行旋动,因此在旋管200的外侧壁上设置棱台300,其中棱台300在旋管200位于靠近出气部212的外侧壁上。优选地,旋管200与棱台300之间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确保旋管200与棱台300之间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优选地,棱台300为六棱台结构,如此,使得旋管200能够使用扳手进行旋动,从而有利于将旋管200安装在底管100上,或者从底管100上拆下。
42.优选地,底管100及旋管200均为铜质结构。当本技术的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10在燃气灶中长时间使用后,会产生较高温度,因此将底管100及旋管200设置为铜质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生锈腐蚀,有效提高快拆式高低流量调节转换接头10的使用寿命。
43.进一步地,请参阅图1,优选地,底管100的外侧壁上也设置有棱柱400,例如棱柱400可以是六棱柱结构,如此,当旋管200旋紧至底管100内时,有利于扳手对底管100夹紧固定。
44.请参阅图6,底管100的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为任意形状结构。
4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