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动罐底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15437发布日期:2022-11-09 06:0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气动罐底阀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罐底阀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动罐底阀。


背景技术:

2.罐底阀应用于制药、生物、精细化工、食品等洁净行业的反应容器排料使用,该阀具有排放物料无死角、无残留、无泄漏、密封性能好等优点,阀体流道大,流通能力较好。
3.现有的罐底阀开启,通常分为阀芯伸入反应釜内和阀芯收回管道内,不管是哪种开启方式通常都会运用到斜面密封结构,但是斜面密封的结构在阀芯关闭的过程中,如果介质中具有较大的颗粒物,那么在阀芯关闭时及其容易被夹在阀芯与密封面之间,从而导致阀芯以及密封面的磨损,降低密封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阀芯在关闭过程中将介质中较大的颗粒物夹在阀芯与密封面中的一种气动罐底阀。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气动罐底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形成一阀腔,所述阀体上连接有焊接段,所述焊接段上设有连通至阀腔的内腔,所述内腔朝向阀腔方向逐渐呈缩口设置形成一倾斜的密封面,所述阀体上滑动设有延伸至阀腔内的阀杆,所述阀体上设有控制阀杆往复运动的气缸,所述阀杆上连接有随阀杆运动的阀芯,所述内腔上活动设置有隔断板,所述阀芯与隔断板两者构成联动来带动隔断板配合密封面构成启闭,所述隔断板配合密封面构成密封将内腔分隔成进料腔与位于阀芯一侧的出料腔,所述阀杆带动阀芯构成密封。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隔断板,当隔板关闭时将内腔分为进料腔以及出料腔,进料腔内的介质由于密封无法进入出料腔内,而出料腔由于与阀腔相连,当隔断板构成密封时,出料腔内的介质继续进入阀腔内直至排空,之后阀芯再于密封面构成密封从而关闭阀门,由于在阀芯关闭的过程中,出料腔内的介质已经在慢慢排空,所以当阀芯完全关闭时,出料腔内已无介质,所以不会有较大的颗粒物被夹在阀芯与密封面之间,从而防止阀芯及密封面发生磨损,极大的增加了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7.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断板与阀芯之间形成有位移间隙,当所述阀杆带动阀芯与隔断板关闭时,通过形成的位移间隙使隔断板先于阀芯与密封面构成密封。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位移间隙,当阀杆控制阀芯以及隔断板关闭时,隔断板先于阀芯与密封面构成密封,从而防止放料腔内的介质持续进入出料腔内,而在阀芯关闭的过程中,出料腔内的介质渐渐排空,在阀芯关闭时出料腔内已无介质,从而避免了介质被夹在阀芯与密封面之间。
9.进一步设置为:包括设置于阀芯上随阀芯运动且与隔断板滑动连接的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隔断板之间设有驱动隔断板朝向阀腔方向运动的挤压弹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挤压弹簧可以在阀芯关闭时对隔断板施加一朝向阀
腔的压力,从而增加隔断板与密封面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阀芯在关闭的过程中有少量介质进入出料腔内。
11.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缸内形成有一压力腔,所述压力腔滑动设有与阀杆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阀杆做同步运动的活塞,所述活塞与压力腔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压力腔内设有挤压活塞驱动阀杆带动阀芯构成密封的支撑弹簧,所述压力腔位于活塞背向支撑弹簧的一侧设有进气口。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进气口向压力腔内施压可驱动活塞带动阀杆开启阀芯,而当进气口停止施压后,支撑弹簧挤压活塞带动阀杆关闭阀芯。
1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体包括主体段以及与主体段通过卡箍连接的连接段,所述焊接段通过卡箍固定于连接段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阀体分为主体段和连接段,通过调节连接段的尺寸即可与不同尺寸的罐体进行对接,并且将主体段、连接段、焊接段之间均设为卡箍连接,可以方便阀门的拆装。
15.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与主体段之间设有多个o型密封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o型密封圈可以增加阀杆与主体段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介质泄漏。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避免阀芯在关闭的过程中将介质中较大的颗粒夹在阀芯与密封面之间,极大的增加了阀芯与密封面的密封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8.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阀芯关闭状态示意图;
20.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阀芯关闭过程中示意图;
21.图4为实施例的局部结构阀芯开启状态示意图。
22.图中:1、阀体;1.1、主体段;1.2、连接段;2、阀腔;3、焊接段;4、内腔;4.1、进料腔;4.2、出料腔;5、密封面;6、阀杆;7、气缸;8、阀芯;9、隔断板;10、联动杆;11、挤压弹簧;12、压力腔;13、活塞;14、弹性密封圈;15、支撑弹簧;16、进气口;17、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参考图1至图4,一种气动罐底阀,包括阀体1,阀体1内形成一阀腔2,阀体1上连接有焊接段3,焊接段3上设有连通至阀腔2的内腔4,内腔4朝向阀腔2方向逐渐呈缩口设置形成一倾斜的密封面5,阀体1上滑动设有延伸至阀腔2内的阀杆6,阀体1上设有控制阀杆6往复运动的气缸7,阀杆6上连接有随阀杆6运动的阀芯8,内腔4上活动设置有隔断板9,阀芯8与隔断板9两者构成联动来带动隔断板9配合密封面5构成启闭,隔断板9配合密封面5构成密封将内腔4分隔成进料腔4.1与位于阀芯8一侧的出料腔4.2,阀杆6带动阀芯8构成密封。
25.隔断板9与阀芯8之间形成有位移间隙,当阀杆6带动阀芯8与隔断板9关闭时,通过形成的位移间隙使隔断板9先于阀芯8与密封面5构成密封。
26.包括设置于阀芯8上随阀芯8运动且与隔断板9滑动连接的联动杆10,联动杆10与
隔断板9之间设有驱动隔断板9朝向阀腔2方向运动的挤压弹簧11。
27.气缸7内形成有一压力腔12,压力腔12滑动设有与阀杆6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阀杆6做同步运动的活塞13,活塞13与压力腔12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14,压力腔12内设有挤压活塞13驱动阀杆6带动阀芯8构成密封的支撑弹簧15,压力腔12位于活塞13背向支撑弹簧15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6。
28.阀体1包括主体段1.1以及与主体段1.1通过卡箍连接的连接段1.2,焊接段3通过卡箍固定于连接段1.2上,阀杆6与主体段1.1之间设有多个o型密封圈17。
2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气动罐底阀,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形成一阀腔(2),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上连接有焊接段(3),所述焊接段(3)上设有连通至阀腔(2)的内腔(4),所述内腔(4)朝向阀腔(2)方向逐渐呈缩口设置形成一倾斜的密封面(5),所述阀体(1)上滑动设有延伸至阀腔(2)内的阀杆(6),所述阀体(1)上设有控制阀杆(6)往复运动的气缸(7),所述阀杆(6)上连接有随阀杆(6)运动的阀芯(8),所述内腔(4)上活动设置有隔断板(9),所述阀芯(8)与隔断板(9)两者构成联动来带动隔断板(9)配合密封面(5)构成启闭,所述隔断板(9)配合密封面(5)构成密封将内腔(4)分隔成进料腔(4.1)与位于阀芯(8)一侧的出料腔(4.2),所述阀杆(6)带动阀芯(8)构成密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断板(9)与阀芯(8)之间形成有位移间隙,当所述阀杆(6)带动阀芯(8)与隔断板(9)关闭时,通过形成的位移间隙使隔断板(9)先于阀芯(8)与密封面(5)构成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罐底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阀芯(8)上随阀芯(8)运动且与隔断板(9)滑动连接的联动杆(10),所述联动杆(10)与隔断板(9)之间设有驱动隔断板(9)朝向阀腔(2)方向运动的挤压弹簧(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7)内形成有一压力腔(12),所述压力腔(12)滑动设有与阀杆(6)固定连接用于带动阀杆(6)做同步运动的活塞(13),所述活塞(13)与压力腔(12)之间设有弹性密封圈(14),所述压力腔(12)内设有挤压活塞(13)驱动阀杆(6)带动阀芯(8)构成密封的支撑弹簧(15),所述压力腔(12)位于活塞(13)背向支撑弹簧(15)的一侧设有进气口(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包括主体段(1.1)以及与主体段(1.1)通过卡箍连接的连接段(1.2),所述焊接段(3)通过卡箍固定于连接段(1.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动罐底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6)与主体段(1.1)之间设有多个o型密封圈(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罐底阀,包括阀体,阀体内形成一阀腔,阀体上连接有焊接段,焊接段上设有连通至阀腔的内腔,内腔朝向阀腔方向逐渐呈缩口设置形成一倾斜的密封面,阀体上滑动设有延伸至阀腔内的阀杆,阀体上设有控制阀杆往复运动的气缸,阀杆上连接有随阀杆运动的阀芯,内腔上活动设置有隔断板,阀芯与隔断板两者构成联动来带动隔断板配合密封面构成启闭,隔断板配合密封面构成密封将内腔分隔成进料腔与位于阀芯一侧的出料腔,阀杆带动阀芯构成密封。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避免阀芯在关闭的过程中将介质中较大的颗粒夹在阀芯与密封面之间,极大的增加了阀芯与密封面的密封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阀芯与密封面的密封性能以及使用寿命。阀芯与密封面的密封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刚强阀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07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