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71026发布日期:2022-11-29 23:1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


背景技术:

2.市场上主要管线检测仪器按探测原理主要分为电磁感应、地质雷达、声学探测等,声学探测是通过发射器将声波信号以脉冲或连续波的形式被注入管道中,当信号沿着管道内介质传播时,它的一部分声能向外传播并进入周围的土壤,声学传感装置通过接收传递出的声波信息来确定目标位置。由于声学探测设备可用于非金属管线的探测,因此用途广泛。现有设备使用过程中,声波探测的接收设备需要手持线缆反复移动,需要反复地拿起再放下,以检测更加准确的管线位置,设备不够便携,由于通常为单人作业,在复杂环境中存在人员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了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采用设置的支撑臂、延长杆和由束带和肩胛贴合部组成的穿戴部分实现探测头和接收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包括声波发生系统和探测头,所述探测头通过线缆挂接在延长杆的一端,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延长杆铰接在接收机底座的一侧,所述接收机远离所述延长杆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臂的一端,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束带中,所述束带的上侧连接有跨接部,所述跨接部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肩胛贴合部。通过将探测头设置在延长杆的一端,通过按压把手可实现探测头地提起和下放,无需人工弯腰捡拾和移动,将束带和肩胛贴合部穿戴于工作人员的躯干前部,通过支撑臂连接接收机和延长杆,工作人员移动行走中更加方便。
5.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臂的中部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的铰接轴心竖直设置,所述支撑臂的远端通过座轴竖直铰接有连接座,所述接收机与所述支撑臂相接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水平穿入在所述连接座内,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连接轴对应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栓。通过在支撑臂中设置心竖直的铰接部,可方便地实现接收机与人体的距离调整,便于不同体型工作人员的操作。
6.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延长杆中设置有线轴,所述探测头的线缆绕过所述延长杆的顶端后缠绕在所述线轴中,所述线轴和所述延长杆共同通过横轴转动连接在所述接收机的一侧,所述横轴在所述接收机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线缆缠绕的线轴中,线缆一端连接接收机,另一端连接探测头,通过旋转线轴可调整线缆的伸出长度,从而调整探测头的工作高度。
7.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接收机与所述延长杆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
位柱。通过设置的限位柱,可限制延长杆的摆动范围,从而使探测头在限制的有限范围内上下活动,使用中移动更加方便。
8.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所述跨接部的前侧设置有反光层,所述反光层设置在所述肩胛贴合部与所述支撑臂之间。通过设置的反光层提高了工作人员在光线较暗环境中作业的安全性,具有醒目的提示作用。
附图说明
9.图1为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支撑臂一侧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局部爆炸示意图。
11.图3为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线轴一侧机构示意图。
12.图4为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使用时示意图。
13.图中:1、跨接部;10、探测头;11、束带;12、肩胛贴合部;13、反光层;2、支撑臂;21、铰接部;22、座轴;3、连接座;31、锁紧螺栓;4、线缆;5、延长杆;51、把手;52、线轴;6、接收机;61、连接轴;62、横轴;63、限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的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5.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2所示,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包括声波发生系统和探测头10,声波发生系统为公知的原理和结构图中为示出,所述探测头10通过线缆4挂接在延长杆5的一端,所述延长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1,所述延长杆5中部靠近所述把手51处铰接在接收机6底座的一侧,所述接收机6与所述延长杆5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柱63。
16.结合图2-4所示,所述延长杆5中设置有线轴52,所述探测头10的线缆4绕过所述延长杆5的顶端后缠绕在所述线轴52中,所述线轴52和所述延长杆5共同通过横轴62转动连接在所述接收机6的一侧,所述横轴62在所述接收机6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使用中当松开把手51时,探测头10在重力作用下与待测位置接触,探测头10将探测的声波信号通过线缆4传递给接收机6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该位置分析结束后,手动按压把手51使探测头10上升抬起,可方便地进行位置移动。
17.结合图1-2所示,所述接收机6远离所述延长杆5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臂2的一端,所述支撑臂2的另一端铰接在束带11中,所述束带11的上侧连接有跨接部1,所述跨接部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肩胛贴合部12。所述跨接部1的前侧设置有反光层13,所述反光层13设置在所述肩胛贴合部12与所述支撑臂2之间。使用时,通过在束带11中设置卡扣,将束带11穿戴在操作人员的腰间,将支撑臂2设置在前侧,肩胛贴合部12跨在操作人员的肩部,保证了整体结构穿戴使用中的稳定。
18.结合图1-2所示,所述支撑臂2的中部设置有铰接部21,所述铰接部21的铰接轴心竖直设置,所述支撑臂2的远端通过座轴22竖直铰接有连接座3,所述支撑臂2的两端和中部
共有三个铰接点,其中的每个铰接点的轴心皆为竖直设置,保证了支撑臂2的水平支撑能力,所述接收机6与所述支撑臂2相接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水平穿入在所述连接座3内,所述连接座3与所述连接轴61对应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栓31。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连接轴61实现接收机6的俯仰角度调整,调整合适角度后通过锁紧螺栓31顶紧所述连接轴61实现角度锁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包括声波发生系统和探测头(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头(10)通过线缆(4)挂接在延长杆(5)的一端,所述延长杆(5)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51),所述延长杆(5)铰接在接收机(6)底座的一侧,所述接收机(6)远离所述延长杆(5)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臂(2)的一端,所述支撑臂(2)的另一端铰接在束带(11)中,所述束带(11)的上侧连接有跨接部(1),所述跨接部(1)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肩胛贴合部(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2)的中部设置有铰接部(21),所述铰接部(21)的铰接轴心竖直设置,所述支撑臂(2)的远端通过座轴(22)竖直铰接有连接座(3),所述接收机(6)与所述支撑臂(2)相接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轴(61),所述连接轴(61)水平穿入在所述连接座(3)内,所述连接座(3)与所述连接轴(61)对应位置的一侧设置有锁紧螺栓(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长杆(5)中设置有线轴(52),所述探测头(10)的线缆(4)绕过所述延长杆(5)的顶端后缠绕在所述线轴(52)中,所述线轴(52)和所述延长杆(5)共同通过横轴(62)转动连接在所述接收机(6)的一侧,所述横轴(62)在所述接收机(6)的底部一侧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机(6)与所述延长杆(5)对应位置的上下两侧设置有限位柱(6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部(1)的前侧设置有反光层(13),所述反光层(13)设置在所述肩胛贴合部(12)与所述支撑臂(2)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探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量地下管线位置的声学装置。包括声波发生系统和探测头,探测头通过线缆挂接在延长杆的一端,延长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手,延长杆铰接在接收机底座的一侧,接收机远离延长杆的一侧连接有支撑臂的一端,支撑臂的另一端铰接在束带中,束带的上侧连接有跨接部,跨接部的顶部两侧设置有肩胛贴合部。通过将探测头设置在延长杆的一端,通过按压把手可实现探测头地提起和下放,无需人工弯腰捡拾和移动,将束带和肩胛贴合部穿戴于工作人员的躯干前部,通过支撑臂连接接收机和延长杆,工作人员移动行走中更加方便。中更加方便。中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刘青凯 李洋 刘天琦 贾文瑞 徐妍妍 王腾飞 苏春雷 马立明 尹春播 王宇 王丽 王洪秀 耿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达实物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6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