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5764发布日期:2023-01-20 15:38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世界各城市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致力于可以带来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的高层建筑。在高层建筑施工工程中,通常使用泵管将混凝土等建筑原材料向上输送至建筑物各层中,泵管则需要穿过预留洞口的楼板,为了防止泵管沿其径向摆动,通常使用钢管等构件进行围护,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09817450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高层建筑施工用跨层泵管减震加固构造。其包括泵管以及对泵管进行固定、减震的减震加固装置,减震加固装置包括用于固定泵管的筒体,以及设于筒体顶部用于将筒体与混凝土楼板固定连接的固定板,在固定板上设有若干固定孔,筒体包括弹性板,在弹性板内表面设有用于降低混凝土浇筑时泵管震动传递率的橡胶层,在弹性板外侧设有用于提供减震空间的减震腔,在减震腔内设有若干用于震动缓冲的弹簧,弹簧的一端与弹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外壁固定连接。然而,上述专利技术虽然也能实现牢固加固泵管、减小泵管颤动且使泵管不易变形损坏,但是其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装配时,需要先固定好弹簧,再装配其它结构构件,不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弹簧经长期使用后容易出现硬化而弹力失效的情况,不得不进行换装,换装维护极为麻烦,且失效的弹簧无法修复后进行重新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此外,弹簧作为减震构件在使用时,其弹力容易出现偏载的情况,无法对泵管外表面产生均匀的减震效果,减震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包括一对围框,该对围框的一端分别固连有支承板,该对围框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螺栓对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板还使用紧固件与楼板固连,所述围框内壁与泵管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散粒状减震橡胶。
6.所述紧固件还套装于减震环以内,减震环夹塞于所述支承板与楼板之间。
7.所述减震环可采用橡胶轮胎代替。
8.所述紧固件外径不小于φ10mm。
9.所述紧固件为膨胀螺栓。
10.所述围框与支承板焊接为一体。
11.所述围框整体为矩形形状。
12.所述围框是采用多根槽钢焊接而成的。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散粒状减震橡胶取代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弹簧作为减震物或吸震物,一方面,在装配时,散粒状减震橡胶只需
要填充于围框内壁与泵管外表面之间即可,不再需要对其装配位置进行调节,上下两个围框只需要通过使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即可,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另一方面,散粒状减震橡胶有利于对来自于泵管上的震动力进行均匀的吸收或均匀的传递,从而提升减震效果,散粒状减震橡胶也不易出现受损失效的情况,当将泵管转移至高层建筑物的其它位置时,散粒状减震橡胶也仍然能够进行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围框,2-支承板,3-螺栓,4-紧固件,5-楼板,6-泵管,7-减震橡胶,8-减震环。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18.如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包括一对围框1,该对围框1的一端分别固连有支承板2,该对围框1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螺栓3对接在一起,支承板2还分别使用紧固件4与楼板5固连,围框1内壁与泵管6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散粒状减震橡胶7。
19.如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包括一对围框1,该对围框1的一端分别固连有支承板2,该对围框1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螺栓3对接在一起,为了使整体结构简化,上层支承板2还使用紧固件4与楼板5固连,而下层支承板2外形尺寸与围框1边沿齐平即可,围框1内壁与泵管6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散粒状减震橡胶7。
2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散粒状减震橡胶取代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弹簧作为减震物或吸震物,一方面,在装配时,散粒状减震橡胶只需要填充于围框内壁与泵管外表面之间即可,不再需要对其装配位置进行调节,上下两个围框只需要通过使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即可,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另一方面,散粒状减震橡胶有利于对来自于泵管上的震动力进行均匀的吸收或均匀的传递,从而提升减震效果,散粒状减震橡胶也不易出现受损失效的情况,当将泵管转移至高层建筑物的其它位置时,散粒状减震橡胶也仍然能够进行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
21.进一步地,紧固件4还套装于减震环8以内,减震环8夹塞于支承板2与楼板5之间。减震环8可采用橡胶轮胎代替。紧固件4外径不小于φ10mm。紧固件4为膨胀螺栓。
22.另外,围框1与支承板2焊接为一体。围框1与支承板2之间焊缝宽度不小于6mm,围框1整体为矩形形状。围框1是采用多根槽钢焊接而成的。优选为10#热轧槽钢。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围框(1),该对围框(1)的一端分别固连有支承板(2),该对围框(1)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螺栓(3)对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板(2)还使用紧固件(4)与楼板(5)固连,所述围框(1)内壁与泵管(6)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散粒状减震橡胶(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还套装于减震环(8)以内,减震环(8)夹塞于所述支承板(2)与楼板(5)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环(8)可采用橡胶轮胎代替。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外径不小于φ10mm。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4)为膨胀螺栓。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1)与支承板(2)焊接为一体。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1)整体为矩形形状。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框(1)是采用多根槽钢焊接而成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层建筑物穿板泵管装配结构,包括一对围框,该对围框的一端分别固连有支承板,该对围框的另一端通过使用螺栓对接在一起,支承板还使用紧固件与楼板固连,围框内壁与泵管外表面之间填充有散粒状减震橡胶。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采用散粒状减震橡胶取代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弹簧作为减震物或吸震物,在装配时,散粒状减震橡胶只需要填充于围框内壁与泵管外表面之间即可,上下两个围框只需要通过使用螺栓连接在一起即可,大大简化了装配工艺,有利于缩短施工工期;另外,散粒状减震橡胶有利于对来自于泵管上的震动力进行均匀的吸收或均匀的传递,提升减震效果,散粒状减震橡胶也能够重复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约资源。约资源。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宇 张远 张腾 苏永柱 方四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12
技术公布日:2023/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