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教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3677发布日期:2022-12-14 03:3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教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用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移动式教学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使用教学架,尤其是在户外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使用教学架将各种教学所需资料进行放置演示而进行后续的教学使用。
3.根据专利(公开号为“cn211403772u”)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心位置垂直安装有中心主轴,所述中心主轴的上部套至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壁面上间隔固定有多块教学板,单块教学板的正面和背面均设置有板书面;所述中心主轴的顶部固定有顶棚,所述顶棚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伏板;所述顶棚的内部固定有内置蓄电池,所述顶棚的下方固定有多个录播器,所述录播器的外部开设有usb接口;位于套筒下部的中心主轴上对称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的端部安装有伸缩杆,便捷性好,使用可靠性高。
4.上述专利中为了提高教学架的使用稳定性,使用相应的伸缩杆将防位移板进行位置调节而贴合于地面保证教学架整体在使用时不会任意的移动,而在对其进行调节时,需要操作者手动对数量较多伸缩杆进行分步调节,整体操作过程较为繁琐,增加操作者对其调节所需的劳力消耗。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移动式教学架。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包括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顶部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组所述支撑杆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底部中端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外侧表面滑动套接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内侧两端表面均横向固定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中空管内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且传动杆侧边与连接板外侧固定相连接,所述升降套筒外侧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所述移动底座内侧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侧顶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摩擦板,每个所述摩擦板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调节框,且推动杆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调节框顶部表面。
8.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升降套筒侧边中端内部均通过螺纹拧接有限位螺栓。
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移动底座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且推动杆贯穿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部。
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所述中空管侧边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且传动杆贯穿滑动安装于活动槽内部。
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可选方案,每个所述摩擦板外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防滑
摩擦垫。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移动式教学架,通过转轴将推动杆两端分别与升降套筒外侧以及滑动框顶部相连接,进而操作者只需对升降套筒进行推动而使其在中空管外侧竖向移动后,即可在推动杆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位于移动底座两侧的摩擦板同步外向转动而从收纳槽内部移出接触地面,减少操作者对其操作调节所需的劳力消耗的同时,提高移动底座以及其顶部显示屏在教学使用的稳定性。
14.2.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移动式教学架,通过滑动槽对推动杆的导向限位作用,使得推动杆随着升降套筒移动而进行移动时,只能提供给位于其下方的摩擦板相应的外向推动力而使其转动移出收纳槽,保证整个装置的传动合理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教学架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教学架的a部放大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教学架的中空管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附图标记:1、移动底座;2、支撑杆;3、显示屏;4、中空管;5、推动杆;6、收纳槽;7、摩擦板;8、调节框;9、活动槽;10、防滑摩擦垫;11、滑动槽;12、连接板;13、传动杆;14、限位螺栓;15、升降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包括移动底座1,移动底座1顶部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两组支撑杆2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显示屏3,显示屏3底部中端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中空管4。
20.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和图3所示),中空管4外侧表面滑动套接有升降套筒15,升降套筒15内侧两端表面均横向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3,中空管4侧边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9,且传动杆13贯穿滑动安装于活动槽9内部,中空管4内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12,且传动杆13侧边与连接板12外侧固定相连接,升降套筒15外侧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5。
21.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压动升降套筒15而使其在中空管4外侧进行竖向移动时,可以同步在推动杆5的传动作用下提供给摩擦板7相应的外向推动力。
22.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和图3所示),移动底座1内侧底部开设有收纳槽6,收纳槽6内侧顶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摩擦板7,每个摩擦板7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调节框8,且推动杆5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调节框8顶部表面,移动底座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1,且推动杆5贯穿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1内部。
23.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推动杆5的传动作用而使得摩擦板7可以从收纳槽6内部移出而贴合于地面产生摩擦力。
24.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和图3所示),升降套筒15侧边中端内部均通过螺纹拧接有限位螺栓14。
25.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限位螺栓14的拧动而对升降套筒15的竖向移动进行限制处理。
26.在有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图1、图2和图3所示),每个摩擦板7外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防滑摩擦垫10。
27.在这种技术方案中,通过防滑摩擦垫10的结构作用进一步增加整个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28.工作时,推动移动底座1使其移动带动显示屏3移动至所需教学使用的位置地点,再压动升降套筒15使其在中空管4外侧表面竖向移动后,通过推动杆5传动而使其提供给摩擦板7相应的外向推动力,使得两组摩擦板7以铰接点为圆心进行转动而从收纳槽6内部移出,直至摩擦板7底部侧边与地面进行接触而产生相应的摩擦力,提供给移动底座1相应的摩擦力而使其无法任意的发生移动而影响显示屏3的正常使用,随之拧动限位螺栓14使其侧边贴合于中空管4外侧表面,对升降套筒15进行抵紧限位处理,再通过外部控制开关打开显示屏3进行户外教学演示。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包括移动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2),两组所述支撑杆(2)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显示屏(3),所述显示屏(3)底部中端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中空管(4);所述中空管(4)外侧表面滑动套接有升降套筒(15),所述升降套筒(15)内侧两端表面均横向固定安装有传动杆(13),所述中空管(4)内侧滑动安装有连接板(12),且传动杆(13)侧边与连接板(12)外侧固定相连接,所述升降套筒(15)外侧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推动杆(5);所述移动底座(1)内侧底部开设有收纳槽(6),所述收纳槽(6)内侧顶部两端均通过转轴铰接有摩擦板(7),每个所述摩擦板(7)外侧表面均滑动套接有调节框(8),且推动杆(5)底部通过转轴铰接于调节框(8)顶部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套筒(15)侧边中端内部均通过螺纹拧接有限位螺栓(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底座(1)顶部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1),且推动杆(5)贯穿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1)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4)侧边两端均开设有活动槽(9),且传动杆(13)贯穿滑动安装于活动槽(9)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摩擦板(7)外侧表面均固定粘合有防滑摩擦垫(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多媒体教学用辅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教学架,包括移动底座,移动底座顶部两侧表面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两组支撑杆顶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显示屏底部中端表面竖向固定安装有中空管,中空管外侧表面滑动套接有升降套筒。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转轴将推动杆两端分别与升降套筒外侧以及滑动框顶部相连接,进而操作者只需对升降套筒进行推动而使其在中空管外侧竖向移动后,即可在推动杆的传动作用下,使得位于移动底座两侧的摩擦板同步外向转动而从收纳槽内部移出接触地面,减少操作者对其操作调节所需的劳力消耗的同时,提高移动底座以及其顶部显示屏在教学使用的稳定性。教学使用的稳定性。教学使用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章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邓章平
技术研发日:2022.08.18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