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27119发布日期:2023-06-10 00:0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轨道车,具体涉及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


背景技术:

1、影视轨道车是电影电视创作中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种移动拍摄设备。它通 过车底特制的轨道轮平稳的运行在两条轨道之上,能使车上承托的摄影摄像机镜头实现平滑运动拍摄效果。

2、现有的轨道车只是简单的放置到轨道的表面,使其沿着轨道进行移动,当轨道车高速移动或者经过弯道时,轨道车很容易脱轨偏移,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摄像设备造成损坏,因此需要一种姿态调整装置对轨道车进行限位,使其移动更加平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摄影轨道车在高速移动或过弯时容易脱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连接块在活动槽中的位置,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套筒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所述连接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柱,所述螺柱与固定板螺纹连接。

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支撑轮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滚轮和支撑轮均为高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筒,所述转筒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转筒的两端通过螺纹孔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的端部均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转筒的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8、1、该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通过固定板、连接臂、滚轮、移动槽、螺柱、固定块和套筒之间的配合,能够为轨道的下表面提供限位,使支撑轮与轨道的连接更加牢靠,对轨道车的运动姿态进行限制,使其在高速和转弯过程中更加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

9、2、该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通过在连接块、活动槽和限位机构之间的配合,能够使连接块在活动槽的内部移动并使其位置固定,能够使轨道车能够根据轨道的宽度调整轮间距,减少其使用的局限性,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支撑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2),所述活动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3),所述连接块(3)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连接块(3)在活动槽(2)中的位置,所述连接块(3)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4),所述固定座(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12),所述固定座(4)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6),所述套筒(16)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臂(5),所述连接臂(5)的一侧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6),所述套筒(16)的一侧开设有移动槽(13),所述连接臂(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5),所述固定块(15)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螺柱(14),所述螺柱(14)与固定板(10)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轮(12)的外侧开设有环形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6)和支撑轮(12)均为高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转筒(8),所述转筒(8)的两端内部均开设有螺纹孔(17),所述转筒(8)的两端通过螺纹孔(17)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9),所述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9)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杆(7)和第二螺杆(9)的端部均与连接块(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8)的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属于轨道车技术领域,该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两侧均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用于限定连接块在活动槽中的位置,所述连接块的底部转动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支撑轮,所述固定座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筒。该摄影轨道车姿态调整装置,通过固定板、连接臂、滚轮、移动槽、螺柱、固定块和套筒之间的配合,能够为轨道的下表面提供限位,使支撑轮与轨道的连接更加牢靠,对轨道车的运动姿态进行限制,使其在高速和转弯过程中更加稳定,有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杨媛媛,王文静,赵晨豪,赵燕,李沛,任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线像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