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减速器润滑结构,尤其涉及一种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电驱动系统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其中,电机高速化成为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随着电机转速的提高,与之相连的减速器输入轴转速也随之提高。为了适应高转速,减速器输入轴所用轴承采用主动润滑方案。
2、中国专利cn112065963a公开了一种减速器输入轴前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包括减速器壳体、输入轴轴承、输入轴和油泵;可通过调整减速器壳体与输入轴之间的环形间隙的大小,来调整环形储油腔内润滑油液面高度;当油泵4的转速升高,导致环形储油腔内油压增高时,通过环形间隙进行泄压,从而起到调节压力作用。
3、上述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当整个润滑系统内部油压充足时,主油路油量与轴承室油量均可保障;当油泵功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或油泵出现短暂空吸时,由于轴承位润滑油孔偏下因此润滑油会优先润滑轴承,导致主油路中油量降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好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以保证主油路的油通量供给。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包括:
3、减速器壳体;
4、输入轴,安装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
5、若干个输入轴轴承,安装在输入轴上,所述减速器壳体内对应若干个所述输入轴轴承所在处为轴承室;
6、油泵出油口;
7、主油路,与所述油泵出油口连通;
8、分流油路,两个端口分别与所述轴承室以及所述主油路连通。
9、进一步地,所述主油路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壳体油路、出油孔以及输入轴内的通孔,其中,所述壳体油路呈l形,其两端分别与油泵出油口以及出油孔连通;所述出油孔与所述输入轴同轴。
10、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内的通孔内设有与其同轴的输入轴导油管,所述输入轴导油管的一端插在出油孔内。
11、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导油管的一端插在出油孔内后与出油孔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所述分流油路的入口。
12、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导油管的一端插在出油孔内后与出油孔间隙配合,并且出油孔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u形槽,所述u形槽为所述分流油路的入口。
13、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油路还包括:位于输入轴与所述减速器壳体之间的通油间隙,通油间隙与分流油路的入口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油路还包括:输入轴轴室以及输入轴轴承内的间隙。
15、进一步地,所述主油路还包括:位于输入轴导油管内的导油孔。
16、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导油管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与所述输入轴内部通孔贴合的密封圈。
17、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导油管与输入轴过盈配合。
1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9、本申请中,为轴承室供油是通过从主油路中分流的分流油路提供,分流油路的油通量可通过分流油路的入口大小和/或入口高度来控制,从而在保证主油路油通量的前提下为轴承室供油。
1.一种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壳体油路(6)、出油孔(7)以及输入轴(3)内的通孔,其中,所述壳体油路(6)呈l形,其两端分别与油泵出油口(5)以及出油孔(7)连通;所述出油孔(7)与所述输入轴(3)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3)内的通孔内设有与其同轴的输入轴导油管(4),所述输入轴导油管(4)的一端插在出油孔(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导油管(4)的一端插在出油孔(7)内后与出油孔(7)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为所述分流油路的入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导油管(4)的一端插在出油孔(7)内后与出油孔(7)间隙配合,并且出油孔(7)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u形槽(11),所述u形槽(11)为所述分流油路的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油路还包括:位于输入轴(3)与所述减速器壳体(1)之间的通油间隙(12),通油间隙(12)与分流油路的入口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油路还包括:输入轴轴室(10)以及输入轴轴承(2)内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路还包括:位于输入轴导油管(4)内的导油孔(8)。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导油管(4)的圆周面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安装有与所述输入轴(3)内部通孔贴合的密封圈(9)。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输入轴轴承主动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导油管(4)与输入轴(3)过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