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装式恒压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9790发布日期:2023-04-19 22:02阅读:67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装式恒压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控制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插装式恒压控制阀。


背景技术:

1、目前恒压变量泵一般为“外挂式”法兰安装方式,其恒压控制阀均集成在变量泵的壳体上。此类变量泵一般组成部件多、体积大、结构复杂、密封位置多,价格昂贵,功重比难以进一步提升。相对于“外挂式”法兰安装方式,目前有一种“嵌入式”安装方式,即将变量泵壳体与集成电液伺服系统(如导弹控制舵机、负重机器人集成液压作动系统等)的结构进行深度融合设计,变量泵直接装入集成电液伺服系统结构中,大大简化了变量泵壳体结构,省却了吸油、回油和排油管接,减少了密封位置,结构简单紧凑,易于装调,有着巨大的轻质小型化和提高比功率的发展潜力。针对“嵌入式”安装的变量泵,如果按照常规方案,将恒压控制阀集成到变量泵的壳体中,则会增加壳体的结构复杂性和装调难度,且不利于减小体积,限制了嵌入式变量泵功重比的进一步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集成化、模块化、通用化及功能的可扩展性,将变量泵的恒压控制阀独立出来,进一步简化变量泵壳体结构。

2、目前的恒压控制阀均集成在变量泵的壳体上,当变量泵采用嵌入式安装方式时,此种结构方案阻碍了变量泵进一步向轻质小型化和高比功率方向的发展。如果类似于集成到变量泵壳体上的方式,将其壳体和集成电液伺服系统的结构进行融合,体积将会得到进一步缩小,但集成电液伺服系统的结构一般十分复杂,且同时安装了其他多个部件,加之恒压控制阀各零件配合精度高,此种安装方式将极大增加加工难度和装调难度,经济性和工艺性均十分差,在现有制造水平下,得不偿失。总的来说,目前的恒压控制阀均集成存在以下问题:

3、1)若采用常规的集成到变量泵壳体上的结构方案,增加了壳体尺寸和复杂度,极大地限制了嵌入式变量泵进一步向轻质小型化和高比功率方向的发展。

4、2)若采用与变量泵壳体类似的集成方式与电液伺服系统结构进行集成,使安装基体结构更为复杂,加工制造和装调及后期维护工艺性差,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装式恒压控制阀,用于解决目前恒压控制阀采用常规的集成到变量泵壳体上的结构方案,增加了壳体尺寸和复杂度,极大地限制了嵌入式变量泵进一步向轻质小型化和高比功率方向的发展;采用与变量泵壳体类似的集成方式与电液伺服系统结构进行集成,使安装基体结构更为复杂,加工制造和装调及后期维护工艺性差,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包括:套筒、螺帽、堵帽、阀套、阀芯和弹性回复装置;

4、所述螺帽和所述堵帽分别安装在所述套筒的两端,所述阀套插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阀套与所述套筒位置相对固定,所述阀芯的一端插装在所述阀套内,所述弹性回复装置位于所述套筒和所述堵帽围成的低压油腔内,所述弹性回复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阀芯的另一端和所述堵帽相抵,所述螺帽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阀套的压力油口,所述套筒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阀套的变量控制油口,和连通所述低压油腔的低压油口,所述变量控制油口和所述低压油口与变量泵连通。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的阀芯插装在阀套内,阀芯和阀套间采用间配合,阀芯在液压油和弹性回复装置的作用下,在阀套内运动,实现不同油回路的切换,促使变量泵实现不同的变量。上述控制阀采用插装式结构,完整地继承了恒压控制阀集成在变量泵壳体上的结构方式的优点,同时保留滑阀结构,可大幅提高动态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突破了对嵌入式变量泵进一步向轻质小型化和高比功率方向发展的限制;阀芯、阀套和套筒等独特的嵌套装配结构,提高了零件加工装调的工艺性和维修性,独特的油路设计,保证了恒压控制阀的工作可靠性,简化了安装基座的油路设计;采用螺纹插装阀的结构形式,恒压控制阀的安装位置相对自由,只要与变量泵反馈控制油路相通即可,同时极大地简化了加工难度和装调难度,极大地降低了生产维护成本,更有利于变量泵控制方式的拓展延伸和产品的系列化,整体结构简单,尺寸小,安装维护简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螺帽、堵帽、阀套、阀芯和弹性回复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帽还包括调压柱塞和柱塞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帽还包括弹垫和锁紧螺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柱塞的调节端设置有用于调节的调节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帽与所述套筒间和所述调压柱塞间采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为t字型中空结构,由远离所述堵帽的一端插装在所述套筒内,所述阀套的外壁与所述套筒的内腔壁过渡配合,所述阀套朝向所述螺帽的一端设置有铣槽,所述阀套上设置有连通所述阀套内腔的第一油口、第二油口和第三油口,所述铣槽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油口与所述变量控制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油口与所述低压油腔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插装在所述阀套内的区域设置有第一凸肩、第二凸肩和第三凸肩,所述第一凸肩、所述第二凸肩和所述第三凸肩与所述阀套的内侧壁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凸肩、所述第二凸肩与所述阀套围成第一空腔,所述第二凸肩、所述第三凸肩和所述阀套围成第二空腔,在所述压力油口未给油时,所述第一空腔与所述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二空腔与所述第二油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远离所述螺帽的一端设置有环状凸台,所述环状凸台的直径大于所述阀套的内径,所述环状凸台与所述弹性回复装置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还包括变量油口密封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装式恒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帽还包括挡圈和堵帽密封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插装式恒压控制阀,涉及控制阀装置技术领域,以解决控制阀集成到变量泵壳体上,增加壳体尺寸和复杂度,与电液伺服系统集成时,安装结构复杂,加工、装调及维护工艺性差,限制变量泵往轻质小型化和高比功率方向发展的问题。其中:螺帽和堵帽安装在套筒的两端,阀套插装在套筒内,阀套与套筒位置相对固定,阀芯的一端插装在阀套内,弹性回复装置位于套筒和堵帽围成的低压油腔内,弹性回复装置两端与阀芯和堵帽相抵,螺帽上设置有连通阀套的压力油口,套筒上设置有连通阀套的变量控制油口,和连通低压油腔的低压油口,变量控制油口和低压油口与变量泵连通。上述控制阀结构简单,尺寸小,加工容易,装调方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强利刚,刘文,刘勇兵,韩鹏宇,李天齐,陈靖,张锐,寸有超,潘贞周,秦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