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21913发布日期:2023-11-17 14: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一种基于历史负荷数据的方法,充分考虑气象、节假日等因素来预测未来几小时或几天的负荷。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但是现有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缺乏对装置的保护,容易受到外界的撞击而造成损坏的情况,且不便于对装置上的线束进行收纳,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防护壳和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活动安装在容纳腔内,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滑轨,两个所述滑轨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杆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防护壳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挡块和螺纹杆,所述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护壳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腔相通的通槽,两个所述挡块分别活动贯穿通槽,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防护壳上,所述防护壳上端设置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连接环、转轴和收线盘,所述转轴固定安装在防护壳的上端,所述收线盘活动套接在转轴上,两个所述挡块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纹杆贯穿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杆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手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均等距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的底面与转杆的上表面贴合。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开设有线束口,所述连接环固定安装在防护壳的上端。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线盘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转轴上端螺纹旋转钮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处于收线盘的上方。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8、其一,通过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滑动安装在防护壳内,避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受到外界的撞击,对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起到了防护作用,通过扭动手轮,使得螺纹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杆的转动会带动两个挡块相互靠近移动或相互远离移动,通过两个挡块相互靠近移动会对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起到了阻挡作用,使得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放置在容纳腔内更加稳定,当需要对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进行维修时,使用者通过反方向转动螺纹杆,使得两个挡块相互远离移动,此时两个挡块不再阻挡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再向外移动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即可将其取出,通过凹槽内均等距转动安装有转杆,减小与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取出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更加方便,操作更加便捷。

9、其二,当需要对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上的线束进行收纳时,使用者将线束从连接环穿过去,接着再从限位环穿过去,再转动收线盘,使得线束缠绕在收线盘上,扭动限位板,使得限位板对收线盘进行限位,避免收线盘产生自转的情况,从而避免线束松弛或掉落的情况,从而达到了对线束收纳的目的,使用更加便利,提高了该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防护壳(1)和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表面开设有容纳腔(11),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2)活动安装在容纳腔(11)内,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2)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21),所述防护壳(1)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滑轨(3),两个所述滑轨(3)的表面均开设有滑槽(31),两个所述滑杆(21)分别滑动设置在滑槽(31)内,所述防护壳(1)上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挡块(4)和螺纹杆(5),所述挡块(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防护壳(1)上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腔(11)相通的通槽(14),两个所述挡块(4)分别活动贯穿通槽(14),所述螺纹杆(5)转动安装在防护壳(1)上,所述防护壳(1)上端设置有收纳结构,所述收纳结构包括连接环(6)、转轴(7)和收线盘(8),所述转轴(7)固定安装在防护壳(1)的上端,所述收线盘(8)活动套接在转轴(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挡块(4)的表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5)贯穿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杆(5)的端部固定安装有手轮(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内壁底面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内均等距转动安装有转杆(13),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2)的底面与转杆(13)的上表面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1)的表面开设有线束口(15),所述连接环(6)固定安装在防护壳(1)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盘(8)上固定安装有限位环(81),所述转轴(7)上端螺纹旋转钮入有限位板(71),所述限位板(71)处于收线盘(8)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防护壳和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所述防护壳的表面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活动安装在容纳腔内,所述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的两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有滑杆,所述防护壳的两侧内壁均固定安装有滑轨,通过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滑动安装在防护壳内,避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受到外界的撞击,对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本体起到了防护作用,扭动限位板,使得限位板对收线盘进行限位,避免收线盘产生自转的情况,从而避免线束松弛或掉落的情况,从而达到了对线束收纳的目的,使用更加便利,提高了该基于AI人工智能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胜,许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启维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3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