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81520发布日期:2023-05-07 00:08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液路连接,尤其是涉及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


背景技术:

1、液用快速接头可以快速对接液路,广泛应用于生产、检测等领域。比如公告号为cn205191046、名称为快速接头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接入、脱出的用于外止口型公头的快速接头,此种快速接头与公头的配合长度较短,不耐扭转,容易损坏,对接的液管被外力拉扯时,由于快速接头内部的内浮动密封组件在受力时会向后退,容易导致漏液,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的快速接头与公头的配合长度较短,不耐扭转,容易漏液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用于与公头建立液路连接,所述公头上设有外止口,外止口前端设有导向段,所述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包括接头本体、弹性卡口组件和内浮动密封组件,所述弹性卡口组件设置在接头本体的外侧,用于卡紧和释放公头;所述内浮动密封组件设置在接头本体的内侧,用于与公头弹性接触以实现液密封,接头本体内部设有液路通道,所述内浮动密封组件包括浮动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导向环和内弹簧,所述浮动架滑动设置在接头本体内部,所述内弹簧设置在接头本体内部,用于将浮动架向前顶,所述浮动架内部设有第一挡位凸环和第二挡位凸环,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第一挡位凸环和第二挡位凸环之间,用于与公头接触实现液密封,所述浮动架前端内壁还设有第一卡簧,所述导向环设置在浮动架的内部,一端面与第一挡位凸环侧面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卡簧侧面抵接,用于对公头前端进行导向和限位;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接头本体和浮动架之间。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要与具有导向段的公头配合使用,内浮动密封组件增加了导向环,导向环与公头的导向段相互配合,增加了密封连接器和公头二者之间的配合长度,扭转时导向环承担主要的扭转力,耐扭转不易损坏,扭转时对第一密封圈的受力影响较小,不易漏液。

4、优选地,所述内弹簧一端与接头本体内壁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挡位凸环的侧面抵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弹簧使浮动架浮动起来,达到浮动密封的效果。

6、优选地,所述接头本体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台阶,用于限定浮动架的内侧浮动极限位。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台阶可以避免浮动架过度后退,使公头与第一密封圈始终能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才不会影响液密封效果。

8、优选地,所述接头本体前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用于容置第二密封圈。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用于保证接头本体和浮动架之间的液密封,把第二密封圈设置在接头本体前端内壁的环形凹槽内,第二密封圈不移动,能获得更好的密封效果。

10、优选地,所述导向环由赛钢材料制成。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赛钢材料为自润滑材料,具有自润滑的效果,耐磨损,长期使用仍能保持较好的导向和限位效果。

12、优选地,所述密封连接器还包括后连接座和管接头,所述后连接座密封地套设在接头本体后端,并能绕接头本体旋转,所述接头本体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用于限定后连接座的前端面,所述接头本体上还设有第二卡簧,用于限定后连接座的后端面,所述接头本体和后连接座的侧面均设有过液孔,所述管接头设置在后连接座侧面的过液孔处,所述接头本体内部的液路通道通过接头本体和后连接座侧面的过液孔与管接头连通。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在接头本体上设置了后连接座,后连接座与接头本体密封连接,管接头再设置在后连接座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路对接完成后,当液管角度不合适时,工作人员直接扭动液管,以调整液管角度,由于后连接座能绕接头本体相对旋转,只有后连接座和管接头角度发生变化,接头本体的角度几乎不变,不会对快速密封连接器内部结构进行冲击,所以不易漏液,也更不易损坏;另外,后连接座能绕接头本体较为轻松的旋转,在扭转过程中,能降低对管接头与后连接座之间连接的冲击,管接头与接头本体之间更不易松脱。

14、优选地,所述接头本体和后连接座之间还设有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以实现接头本体和后连接座之间的液密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了前密封圈和后密封圈,液体无法从后连接座的两侧泄漏,很好地实现接头本体和后连接座之间的液密封。

16、优选地,所述接头本体侧面设有多个过液孔,所述后连接座内壁或接头本体外壁设有环形汇流槽,所述环形汇流槽用于连通接头本体和后连接座侧面的过液孔。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头本体侧面设置多个过液孔,增加过液孔的总截面积,环形汇流槽能汇集多个过液孔内的液体,使快速密封连接器内部的液体流动更顺畅。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9、1.本申请内浮动密封组件增加了导向环,导向环与公头的导向段相互配合,增加了密封连接器和公头二者之间的配合长度,扭转时导向环承担主要的扭转力,耐扭转不易损坏,扭转时对第一密封圈的受力影响较小,不易漏液;

20、2.导向环由赛钢材料制成,赛钢材料为自润滑材料,具有自润滑的效果,耐磨损,长期使用仍能保持较好的导向和限位效果;

21、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液路对接完成后,当液管角度不合适时,工作人员直接扭动液管,接头本体的角度几乎不变,不会对快速密封连接器内部结构进行冲击,所以不易漏液,也更不易损坏;后连接座能绕接头本体较为轻松的旋转,在扭转过程中,能降低对管接头与后连接座之间连接的冲击,管接头与接头本体之间更不易松脱。



技术特征:

1.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用于与公头(100)建立液路连接,所述公头(100)上设有外止口(101),外止口(101)前端设有导向段(102),密封连接器包括接头本体(10)、弹性卡口组件(20)和内浮动密封组件(30),所述弹性卡口组件(20)设置在接头本体(10)的外侧,用于卡紧和释放公头(100);所述内浮动密封组件(30)设置在接头本体(10)的内侧,用于与公头(100)弹性接触以实现液密封,接头本体(10)内部设有液路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浮动密封组件(30)包括浮动架(31)、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导向环(34)和内弹簧(35),所述浮动架(31)滑动设置在接头本体(10)内部,所述内弹簧(35)设置在接头本体(10)内部,用于将浮动架(31)向前顶,所述浮动架(31)内部设有第一挡位凸环(311)和第二挡位凸环(312),所述第一密封圈(32)设置第一挡位凸环(311)和第二挡位凸环(312)之间,用于与公头(100)接触实现液密封,所述浮动架(31)前端内壁还设有第一卡簧(36),所述导向环(34)设置在浮动架(31)的内部,一端与第一挡位凸环(311)侧面抵接,另一端与第一卡簧(36)侧面抵接,用于对公头(100)前端进行导向和限位;所述第二密封圈(33)设置在接头本体(10)和浮动架(31)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弹簧(35)一端与接头本体(10)内壁抵接,另一端与第二挡位凸环(312)的侧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0)内部设有第一限位台阶(11),用于限定浮动架(31)的内侧浮动极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0)前端内壁设有环形凹槽(12),用于容置第二密封圈(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环(34)由赛钢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连接座(40)和管接头(50),所述后连接座(40)密封地套设在接头本体(10)后端,并能绕接头本体(10)旋转,所述接头本体(10)上设有第二限位台阶(13),用于限定后连接座(40)的前端面,所述接头本体(10)上还设有第二卡簧(60),用于限定后连接座(40)的后端面,所述接头本体(10)和后连接座(40)的侧面均设有过液孔(14、41),所述管接头(50)设置在后连接座(40)侧面的过液孔(41)处,所述接头本体(10)内部的液路通道通过接头本体(10)和后连接座(40)侧面的过液孔(14、41)与管接头(5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0)和后连接座(40)之间还设有前密封圈(70)和后密封圈(80),以实现接头本体(10)和后连接座(40)之间的液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本体(10)侧面设有多个过液孔(14),所述后连接座(40)内壁或接头本体(10)外壁设有环形汇流槽(42、15),所述环形汇流槽(42、15)用于连通接头本体(10)和后连接座(40)侧面的过液孔(14、41)。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卡爪式密封连接器,包括接头本体、弹性卡口组件和内浮动密封组件,弹性卡口组件用于卡紧和释放公头;内浮动密封组件用于与公头弹性接触以实现液密封,包括浮动架、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导向环和内弹簧,浮动架滑动设置在接头本体内部,浮动架内部设有第一挡位凸环和第二挡位凸环,第一密封圈设置第一挡位凸环和第二挡位凸环之间,用于与公头接触实现液密封,导向环设置在浮动架的内部用于对公头前端进行导向和限位。内浮动密封组件增加了导向环,导向环与公头的导向段相互配合,增加了密封连接器和公头二者之间的配合长度,扭转时导向环承担主要的扭转力,耐扭转不易损坏,扭转时对第一密封圈的受力影响较小,不易漏液。

技术研发人员:左文广,曾拥军,龚建,黄海,陈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强瑞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