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边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29412发布日期:2023-05-11 23:5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边减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边减速机,具体涉及一种轮边减速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农业机械车辆轮边驱动设计中,大部分采用行星齿轮减速的减速装置,同时行星齿轮减速机的输出轴动力一般都是内齿圈输出,并且输入轴和输出轴是同心设计。

2、由于内齿圈直径比较大,同时为了能够使原动机(电机或马达)在车辆行走过程中不与地面或地面上的低矮障碍物发生剐蹭、磕碰,同时远离泥沙、粉尘,延长原动机和减速机的密封件使用寿命,最终车辆轮毂设计的直径都比较大,这样导致车辆底盘偏高、重心随之偏高、轮胎抓地力减弱、转向时安全性降低易造成翻车,同时高速行驶时车身平稳性随之下降。

3、为此,希望设计一款轮边减速装置,在降低轮毂直径的同时能够提高轮边减速机输入端的高度,使得车辆底盘高度降低,同时提高原动机相对于轮边减速装置输出轴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用于连接原动机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安装于输出轴上方,其径向距离为h;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惰轮、被动齿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进行传动,具体为:

2、主动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主动轴通过主动齿轮与惰轮啮合;被动齿轮是双联齿轮,其设置有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左排齿轮与右排齿轮同轴转动;其右排齿轮与惰轮相啮合传动,左排齿轮与行星轮相啮合传动;行星轮与内齿圈相啮合转动,行星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行星架围绕被动齿轮公转;行星架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并保持相同的转速和扭矩。

3、优选的方案中,主动轴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h超过30cm。

4、优选的方案中,主动轴输入端部设置有端盖,主动轴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

5、优选的方案中,输出轴上设置有轴承三、轴承四、轴承六、锁紧圆螺母,输出轴通过轴承三和轴承六固定在轴承座和壳体上,同时锁紧圆螺母将轴承三和轴承六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6、优选的方案中,输出轴穿过被动齿轮内孔且与被动齿轮通过轴承四径向定位并各自转动,其轴承四两侧设置有轴承挡圈一、轴承挡圈二,用于轴向定位被动齿轮和轴承四。

7、优选的方案中,被动齿轮和轴承四位于轴承挡圈一和轴承挡圈二中间,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轴向存在0.2mm~0.5mm间隙,以便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自由转动。

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行星架与输出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卡,用于将行星架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输出轴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二。

10、优选的方案中,内齿圈与轴承座通过止口定位并通过螺钉三固定连接,以降低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成本。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

12、1.通过将轮边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与车辆轮毂连接,可以根据车辆底盘的高度设计需要,随意更改轮毂直径大小,避免了因减速机内齿圈输出导致轮毂直径比较大的缺点。

13、2.通过在主动轴和输出轴之间增加惰轮的设计,在不改变轮边减速装置传动比的前提下,根据需要调整惰轮的齿数和惰轮在圆周方向的位置,实现主动轴和输出轴径向距离的调整。

14、3.被动齿轮设计为双联齿轮结构,由于双联齿轮左右两排齿数的不同,使少齿端的齿轮和行星轮、内齿圈组成行星传动系统,在最大限度降低整个轮边减速装置最大外径的同时实现最大的轮边减速传动比,节能减排的同时更有利于车辆底盘的降低。

15、4.在降低轮边减速装置与轮毂连接直径大小的同时提高了原动机相对于输出轴的高度,这样在轮边减速装置工作时不但降低了车辆底盘高度,同时避免了原动机与输出轴同轴输出,有效保证原动机远离地面,避免了原动机与地面发生剐蹭和磕碰情况,使原动机和轮边减速装置主动轴远离粉尘、泥泞,有利于提高原动机和轮边减速装置主动轴端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用于连接原动机的主动轴,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轴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h超过3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动轴输入端部设置有端盖,主动轴与端盖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上设置有轴承三、轴承四、轴承六、锁紧圆螺母,输出轴通过轴承三和轴承六固定在轴承座和壳体上,同时锁紧圆螺母将轴承三和轴承六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输出轴穿过被动齿轮内孔且与被动齿轮通过轴承四径向定位并各自转动,其轴承四两侧设置有轴承挡圈一、轴承挡圈二,用于轴向定位被动齿轮和轴承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被动齿轮和轴承四位于轴承挡圈一和轴承挡圈二中间,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轴向存在0.2mm~0.5mm间隙,以便被动齿轮和轴承四自由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与输出轴的连接处设置有轴卡,用于将行星架轴向固定在输出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处设置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与输出轴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减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内齿圈与轴承座通过止口定位并通过螺钉三固定连接,以降低材料、热处理及加工成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轮边减速装置,其包括壳体,包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连接轮毂的输出轴、用于连接原动机的主动轴,所述主动轴安装于输出轴上方,主动齿轮与输出轴之间通过惰轮、被动齿轮、行星轮、行星架、内齿圈进行传动,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转动,行星轮在自转的同时带动行星架围绕被动齿轮公转;行星架与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并保持相同的转速。本技术将主动轴通过惰轮与被动齿轮啮合,保证主动轴与输出轴的径向距离,主动轴连接原动机,输出轴连接轮毂,这样避免了原动机与轮毂同轴输出,使得原动机远离地面,避免原动机与地面发生剐蹭和磕碰情况,使原动机远离粉尘、泥泞,有利于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栾彩强,胡乃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核工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