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4227发布日期:2023-04-29 19:4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具体涉及温控器,具体是一种温控器。


背景技术:

1、温度控制阀简称温控阀是流量调节阀在温度控制领域的典型应用,其基本原理:通过控制换热器、空调机组或其他用热、冷设备、一次热(冷)媒入口流量,以达到控制设备出口温度。当负荷产生变化时,通过改变阀门开启度调节流量,以消除负荷波动造成的影响,使温度恢复至设定值。

2、氢燃料电池系统节温控制器工作原理:当系统启动工作时候,冷却液温度达不到工作需要温度,导致电堆反应效率低,出现供氢和供氧量急剧增大,产生能源浪费,因此需要增加温度控制系统。

3、为此我们提供一种温控器,当低温启动时候,冷却液经过加热器加热后进入温控阀,此时冷却液正常工作管路因为温控阀阀芯热敏蜡控制,处于关闭状态,冷却液低温管路处于打开状态。冷却液加热后通过低温管路进入主管道配合电堆系统工作;当温度逐步上升时候,因为热敏蜡作用温控阀阀体衬套上升,逐步关闭低温通道,高温管路通道开启,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同时,因为热敏蜡的特性,当温度下降时候,加热后冷却液再次通过低温管路进入主管道,从而可以起到调节冷却温度达到正常需求温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控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现有系统启动工作时候,冷却液温度达不到工作需要温度,导致电堆反应效率低,出现供氢和供氧量急剧增大,产生能源浪费,因此需要增加温度控制系统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包括:

4、温控阀底座,其具有凸台,并且温控阀底座设置有加热流体进入管和热流体进入管,热流体进入管的设置位置高于加热流体进入管的设立位置;

5、温控阀顶壳,其连接到所述温控阀底座,并且温控阀顶壳开设有出口;

6、衬套,其设置在温控阀底座的凸台上,并且衬套沿其侧面开设有贯通槽,所述贯通槽面向热流体进入管;

7、阀芯,其套接在衬套中,并且阀芯设置有固定柱;

8、顶套组件,其固定连接至固定柱,并且顶套组件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保持架,保持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卡块,且两个卡块分别与两个连接片连接,所述连接片的底部固定在保持架底座上,所述保持架底座支承在衬套的肩部上,其中保持架和保持架底座之间布置有第一弹簧,固定柱的外周还布置有第二弹簧;和

9、橡胶底垫,其设置在温控阀底座的底部内表面上,

10、其中顶套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受热膨胀的热敏材料。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温控阀底座通过法兰盘连接到温控阀顶壳。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温控阀顶壳的两侧设置有凸起柱,凸起柱的外部固定有温控阀ts固定板,在温控阀ts固定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至温控阀顶壳内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固定柱与阀芯一体制成,或者固定柱通过焊接、胶黏或机械紧固连接的方式连接到阀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顶套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机械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第二弹簧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的直径。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衬套的与肩部相对的一端的内侧还开设有环形槽,并且在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嵌装有密封圈。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当系统启动工作时候,冷却液温度达不到工作需要温度,导致电堆反应效率低,出现供氢和供氧量急剧增大,产生能源浪费,当低温启动时候,此时的衬套置于凸台上方,阀芯与衬套完全重合,通过阀芯通过与衬套之间的密封圈进行密封,从而阻截了热流体进入管的流通;冷却液加热后经过加热流体进入管进入到温控阀底座内部,从阀芯的底部上升,最终从温控阀顶壳顶部的出口流出,实现了低温辅助启动;

19、2.加热的冷却液流经顶套组件的是后续,内部的受热膨胀的热敏材料受热后开始膨胀,在蜡芯的顶动下通过固定柱推动阀芯逐渐下移,而衬套与凸台卡阻滞留,此时衬套外侧的贯通槽逐渐暴露,热流体进入管中的热流体通过衬套进入到温控阀顶壳内,从而从出口处流出,高温管路通道开启,而达到正常工作状态,而此时的阀芯已被顶至橡胶底垫上,通过橡胶底垫对阀芯的底部进行密封,从而切断了加热流体进入管通道;

20、3.当热流体进入管中的热流体的温度逐渐降低的时候,受热膨胀的热敏材料根据特性而收缩,此时的阀芯开始上移,当阀芯离开橡胶底垫的时候,加热的冷却液从加热流体进入管进入到温控阀底座内部,并与热流体进入管进入的液体进行混合,从而可以起到调节冷却温度达到正常需求温度;

21、4.本实用新型中,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够对温控阀顶壳内部的液体进行温度控制,以便于调整对液体的加热温度。



技术特征:

1.一种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温控阀底座通过法兰盘(4)连接到温控阀顶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温控阀顶壳的两侧设置有凸起柱,凸起柱的外部固定有温控阀ts固定板(7),在温控阀ts固定板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8),所述温度传感器贯穿至温控阀顶壳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固定柱(14)与阀芯(11)一体制成,或者固定柱(14)通过焊接、胶黏或机械紧固连接的方式连接到阀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顶套组件(16)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螺纹连接或者过盈配合的方式机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第二弹簧的直径小于第一弹簧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器,其特征在于,衬套(10)的与肩部相对的一端的内侧还开设有环形槽,并且在所述环形槽的内部嵌装有密封圈(1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温控器,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该温控器包括:温控阀底座;温控阀顶壳;衬套,其设置在温控阀底座的凸台上,并且衬套沿其侧面开设有面向热流体进入管的贯通槽;套接在衬套中且设置有固定柱的阀芯;固定连接至固定柱的顶套组件,且顶套组件的保持架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卡块,两个卡块分别与两个连接片连接,该连接片的底部固定在保持架底座上,其中保持架和保持架底座之间布置第一弹簧,固定柱的外周布置第二弹簧;和设置在温控阀底座的底部内表面上的橡胶底垫,顶套组件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一个内设置有受热膨胀的热敏材料。本申请允许对用于燃料电池反应的流体进给的温度控制,克服导致电堆反应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吕泳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福沃未来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30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