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1894发布日期:2023-06-08 14:3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减速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于传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减速机。


背景技术:

1、目前存在的异向双输出轴减速机,部分减速机采用的涡轮蜗杆传动方式,这种传动方式无法很好的控制由于齿隙带来的负面效果,例如抖动、异响和不同步等,而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因装配误差或结构磨损等因素,容易使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之间的齿隙较大,导致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发生碰撞抖动而出现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减速机,其能够降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因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速机,包括:第二传动组件,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伞齿轮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伞齿轮套设于所述第二传动轴,并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驱动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二伞齿轮能够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二伞齿轮的齿面相对设置;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传动轴和控制件,所述第一伞齿轮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驱动连接,通过转动所述第一传动轴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伞齿轮转动;所述控制件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且能够控制所述第一伞齿轮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的位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二伞齿轮的啮合连接。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减速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动输入结构可以与第一传动轴连接,通过主动输入结构能够转动第一传动轴,而第一传动轴与第一伞齿轮驱动连接,使得第一传动轴能够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而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连接,使得第一伞齿轮能够第二伞齿轮转动,而第二伞齿轮与第二传动轴驱动连接,使得第二伞齿轮能够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当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在工作过程中,因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的齿隙变化而出现异响等问题时,能够使第一伞齿轮在第一传动轴上滑动,以调节第一伞齿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位置,通过控制件能够控制第一伞齿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位置,能够控制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之间的位置,提高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啮合的稳定性,通过调节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之间的间隙,能够减少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因相互碰撞而受到的损害,降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因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控制件包括有调节螺母和垫片,所述垫片设置有多个且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并位于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端和所述环形凸台抵接,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并与所述第一伞齿轮远离所述垫片的一端抵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有平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伞齿轮上设置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伸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平键设置于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内。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传动组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一伞齿轮均与两个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两个所述第二伞齿轮的齿数不相同。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中空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并从所述第一连通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并从所述第二连通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箱体包括有顶板、底板、侧板和封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板设置有多个且首尾连接,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封口,所述封板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封口处。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一一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一一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减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控制件包括有调节螺母和垫片,所述垫片设置有多个且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并位于所述环形凸台和所述第一传动轴之间,所述垫片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端和所述环形凸台抵接,所述调节螺母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并与所述第一伞齿轮远离所述垫片的一端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有平键,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有第一键槽,所述第一伞齿轮上设置有第二键槽,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伸方向同向设置;所述平键设置于所述第一键槽和所述第二键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一传动组件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一伞齿轮均与两个所述第二伞齿轮啮合连接,两个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一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对称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的所述第二传动轴的轴线方向同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轴的延伸方向相互垂直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伞齿轮的齿数不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中空设置,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和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箱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第一连通口和第二连通口,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第一连通口并从所述第一连通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所述第二连通口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一端分别穿设于所述第二连通口并从所述第二连通口延伸至所述箱体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有顶板、底板、侧板和封板,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侧板设置有多个且首尾连接,所述顶板设置于所述侧板的顶部,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封口,所述封板设置有多个且一一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封口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若干凹槽,所述支撑座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第一传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二传动组件还包括有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三轴承一一放置于所述凹槽内,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四轴承一一设置于所述侧板上,并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减速机,涉及于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减速机包括有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二伞齿轮和第二传动轴,第二伞齿轮套设于第二传动轴,并与第二传动轴驱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二伞齿轮能够带动第二传动轴转动;第一传动组件包括有第一伞齿轮、第一传动轴和控制件,第一伞齿轮可滑动地套设于第一传动轴,并与第一传动轴驱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一传动轴能够带动第一伞齿轮转动;控制件与第一传动轴连接,且能够控制第一伞齿轮在第一传动轴上的位置;第一伞齿轮与两个第二传动组件的第二伞齿轮的啮合连接。减速机能够降低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因相互碰撞而产生的噪音。

技术研发人员:李邵辉,李雷,欧新菊,闻家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恒沃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