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11655发布日期:2023-04-21 15:17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减速器,具体为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


背景技术:

1、模块化减速器,简单地说就是程序的编写不是开始就逐条录入计算机语句和指令,调试好各个框架之间的输入、输出链接关系。目前国内外已经存在多输出轴的模块化减速器,壳体普遍采用一体式结构,一般其组成为一个输入轴和两个或者多个输出轴,减速器输入轴通过与电动机连接配合来转动,而输出轴与需要连接的装置连接,互相配合达到传动效果。现有的模块化减速器大部分配合减速机底座组装而成,而市面上大部分机底座为固定式结构。

2、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公告号cn211117459u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行星减速器,包括外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的内壁螺接有减震座,所述减震座的表面焊接有外减震弹簧,所述外减震弹簧焊接在固定架的表面,所述固定架的表面焊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设置在外减震弹簧的外端,减震座的表面焊接有限位座,所述限位座的表面焊接有定位滑块,固定架的内部设有定位滑槽,所述定位滑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滑槽的内部,固定架的表面焊接有内减震弹簧,所述内减震弹簧焊接在限位座的内壁。本实用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使用行星减速机的过程中产生震动时,固定架固定在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表面,固定架挤压在外减震弹簧的表面,因外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初步减缓震动,固定架挤压在内减震弹簧的表面,因内减震弹簧的弹性作用,进一步减缓震动,多重减震结构的设置,减震效果好,且完成对第一模块与第二模块的安装,多重固定结构的设置,固定效果更佳,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3、但本实用装置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模块化减速器输入轴通过与电动机连接配合转动,而输出轴与需要连接的装置连接,互相配合达到传动效果,传统的模块化减速器大小固定,而其需要连接的其他装置尺寸并非是固定的,而传统的减速器自身不方便调节安装高度,即不方便调节其输出轴以及输入轴的高度,操作者无法准确的将模块化减速器和电动机或者其他装置连接处对齐,使其使用时容易出现故障,降低装置的实用性。

4、针对上述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上述背景中现有的模块化减速器输入轴通过与电动机连接配合转动,而输出轴与需要连接的装置连接,互相配合达到传动效果,传统的模块化减速器大小固定,而其需要连接的其他装置尺寸并非是固定的,而传统的减速器自身不方便调节安装高度,即不方便调节其输出轴以及输入轴的高度,操作者无法准确的将模块化减速器和电动机或者其他装置连接处对齐,使其使用时容易出现故障,降低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组件和设置在减速器组件下端的水平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下端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减速器组件包括双轴减速器本体和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一侧的输入轴,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设置有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输入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双轴减速器本体上端设置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双轴减速器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与输入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保护腔体和设置在保护腔体内腔的调节部件,调节部件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柱,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安装腔盒和设置在安装腔盒内腔的长连接杆,长连接杆设置有两组,调节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盒底面的第一丝杆,保护腔体内腔设置有密封腔盒,第一丝杆贯穿密封腔盒两侧,密封腔盒内部设置有蜗轮,且蜗轮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

3、优选的,所述密封腔盒内部还设置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保护腔体一侧设置有转盘。

4、优选的,所述蜗杆一端穿过密封腔盒和保护腔体与转盘固定连接,保护腔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腔杆,连接腔杆内壁设置有弧形限位槽,且弧形限位槽设置有两组。

5、优选的,所述第一丝杆远离安装腔盒的一端的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的弧形限位槽滑动连接。

6、优选的,两组所述的伸缩柱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盒底部。

7、优选的,所述安装腔盒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设置在两组所述的长连接杆之间。

8、优选的,所述双轴减速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块,且螺纹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螺纹块均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

9、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限位滑块分别与两组所述的长连接杆滑动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操作者将双轴减速器本体一侧的输入轴与电机的电机轴连接,若电机的电机轴与输入轴的高度不同,则可正向或者反向转动转盘,此时蜗杆和蜗杆啮合连接的蜗轮同时转动,同时带动第一丝杆做向上或者向下的运动,第一丝杆带动安装腔盒、减速器组件即双轴减速器本体进行升降运动,两组伸缩柱也伴随着安装腔盒进行伸缩运动,且伸缩柱对减速器组件起到稳固支撑的效果,第一丝杆下端的限位杆与弧形限位槽滑动连接,限位杆可以限制第一丝杆跟着蜗轮做旋转运动,双轴减速器本体的输入轴高度进行调节,当输入轴高度合适后,将其和电机轴连接,然后根据使用需要将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和需要连接的装置连接,后启动电机,输入轴转动带动第一伞齿轮和第二输出轴转动,第一伞齿轮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伞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输出轴转动,这种设置方便操作者对双轴减速器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即方便调节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高度,操作者便于准确的将模块化减速器和电动机或者其他装置连接处对齐,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12、2、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若根据使用需求,需要对双轴减速器本体安装的水平方向位置进行调节,则可正向或者反向转动第二丝杆,由于长连接杆与限位滑块的限位配合,使得螺纹块可以顺着第二丝杆进行水平上的前后运动,限位滑块带动支撑板和双轴减速器本体进行水平移动调节,且长连接杆与限位滑块的设置使得双轴减速器本体的移动更加稳定,这种设置方便操作者对双轴减速器本体的水平方向进行调节,即方便调节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水平位置,进一步实现多向输出可调的效果,提升操作者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包括减速器组件和设置在减速器组件下端的水平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下端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减速器组件包括双轴减速器本体和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一侧的输入轴,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设置有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输入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伞齿轮,双轴减速器本体上端设置有第一输出轴,第一输出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伞齿轮,第二伞齿轮与第一伞齿轮啮合连接,双轴减速器本体一侧设置有第二输出轴,第二输出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与输入轴设置在双轴减速器本体内腔的一端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组件包括保护腔体和设置在保护腔体内腔的调节部件,调节部件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柱,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安装腔盒和设置在安装腔盒内腔的长连接杆,长连接杆设置有两组,调节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盒底面的第一丝杆,保护腔体内腔设置有密封腔盒,第一丝杆贯穿密封腔盒两侧,密封腔盒内部设置有蜗轮,且蜗轮与第一丝杆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盒内部还设置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啮合连接,保护腔体一侧设置有转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一端穿过密封腔盒和保护腔体与转盘固定连接,保护腔体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腔杆,连接腔杆内壁设置有弧形限位槽,且弧形限位槽设置有两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杆远离安装腔盒的一端的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端分别与两组所述的弧形限位槽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的伸缩柱上端均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盒底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盒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设置在两组所述的长连接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轴减速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螺纹块,且螺纹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螺纹块均与第二丝杆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底部还固定连接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的限位滑块分别与两组所述的长连接杆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向输出可调的模块化减速器,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包括减速器组件和设置在减速器组件下端的水平调节组件,水平调节组件下端设置有升降调节组件,升降调节组件包括保护腔体和设置在保护腔体内腔的调节部件,调节部件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柱,水平调节组件包括安装腔盒和设置在安装腔盒内腔的长连接杆,调节部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盒底面的第一丝杆,保护腔体内腔设置有密封腔盒,第一丝杆贯穿密封腔盒两侧,密封腔盒内部设置有蜗轮,这种设置方便操作者对双轴减速器本体的高度进行调节,即方便调节输入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的高度,操作者便于准确的将模块化减速器和电动机或者其他装置连接处对齐,提升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霞,鞠春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泰隆减速机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