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31526发布日期:2023-05-24 14:2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轴承生产,具体涉及为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1、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

2、轴承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在轴承壳体与芯轴之间注入润滑油,从而保证轴承的使用寿命;现有的注入过程存在以下问题:1.单个注油,单个上下料,效率低下,2.多个轴承同时注油,又会导致油料不足,无法完全渗入芯轴内,造成资源浪费,且工作效率较低。

3、如公开专利cn217664314u中所记载的:“一种轴承上油装置,包括有:底板,其上连接有支撑柱;工作台,其连接在支撑柱之间;电机,其安装在底板上;放置台,其连接在工作台上;固定板,其连接在工作台上;储油箱,其连接在固定板上;收集箱,其连接在工作台与橡胶块之间,橡胶块与收集箱为转动式连接;橡胶块,其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滴管,其连接在储油箱上;球阀,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滴管上;夹紧组件,其连接在放置台与工作台之间。”,通过人工拉伸夹紧块后放入轴承,夹紧块通过弹簧将轴承夹紧,通过电机带动轴承转动进行上油,最后通过人工将夹紧块往外运动与上完油的轴承脱离,再将上完油的轴承取出;

4、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操作均通过人工对轴承进行上下料,且其夹紧块需要两个手同时操作,因此,轴承的上下料工作还需增加一个操作人员,极其不方便,增加劳动成本,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推进座,所述推进座两侧设有定位气缸,所述推进座上端设有与两个所述定位气缸相匹配的浮动座,所述推进座和所述浮动座内侧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气涨轴,所述气涨轴前端通过定位板与所述底座相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前端设有推动架和推动气缸。

3、优选的,所述推进座与所述浮动座之间设有多个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靠近所述推进座的一端设有缓冲弹簧。

4、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气缸活塞端设有定位压板,所述定位压板一端与所述浮动座抵触连接。

5、优选的,所述浮动座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压板相对应的压槽。

6、优选的,所述容纳槽内开设有油槽,所述油槽靠近所述容纳槽后端。

7、优选的,所述推动架包括与所述推动气缸活塞端相连接的推板,所述推板前端设有多个直线排列的推杆,多个所述推杆贯穿所述定位板。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采用推进座、浮动座、定位气缸和气涨轴的组合结构,双工位设计,实现了一次可多个滚动轴承上料,且自动化定位的效果,通过推动架和推动气缸满足轴承自动逐个下料,上油效率高,下料速度快,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推进座(2),所述推进座(2)两侧设有定位气缸(3),所述推进座(2)上端设有与两个所述定位气缸(3)相匹配的浮动座(4),所述推进座(2)和所述浮动座(4)内侧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容纳槽(5),所述容纳槽(5)内设有气涨轴(6),所述气涨轴(6)前端通过定位板(7)与所述底座(1)相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板(7)前端设有推动架(8)和推动气缸(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座(2)与所述浮动座(4)之间设有多个导向杆(10),所述导向杆(10)上靠近所述推进座(2)的一端设有缓冲弹簧(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气缸(3)活塞端设有定位压板(12),所述定位压板(12)一端与所述浮动座(4)抵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座(4)上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压板(12)相对应的压槽(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5)内开设有油槽(14),所述油槽(14)靠近所述容纳槽(5)后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架(8)包括与所述推动气缸(9)活塞端相连接的推板(81),所述推板(81)前端设有多个直线排列的推杆(82),多个所述推杆(82)贯穿所述定位板(7)。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滚动轴承自动上油定位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推进座,推进座两侧设有定位气缸,推进座上端设有与两个定位气缸相匹配的浮动座,推进座和浮动座内侧开设有两个相对应的容纳槽,容纳槽内设有气涨轴,气涨轴前端通过定位板与底座相固定连接,定位板前端设有推动架和推动气缸。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推进座、浮动座、定位气缸和气涨轴的组合结构,双工位设计,实现了一次可多个滚动轴承上料,且自动化定位的效果,通过推动架和推动气缸满足轴承自动逐个下料,上油效率高,下料速度快,无需人工操作。

技术研发人员:山承伟,金博雄,山蒙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市山花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