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3056发布日期:2023-04-27 00: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变速箱润滑部件,具体涉及一种对高速转动传动轴进行主动导油的结构。


背景技术:

1、任何机械齿轮在高速旋转和啮合传动过程当中都会摩擦生热,润滑油发挥着润滑、散热、清洁三项作用。润滑油在齿面啮合位置形成油膜,可降低摩擦系数以发挥润滑作用。变速箱齿轮高速啮合传动、轴承高速旋转当中都会产生热量,如果表面温度超过300度就相当于进行了金属热处理,会降低齿轮的耐磨性能。滚针轴承超过300度会发生热涨效应,导致膨胀后损坏,因此润滑油给齿轮表面、轴承等运动件进行散热,把热量传递给变速箱外壳,最后通过变速箱外壳进行风冷散热。某些at变速箱还专门有变速箱润滑油的散热系统,通过油泵把润滑油引出去散热。

2、中重卡变速箱有两个腔室,即主箱和副箱,大多采用飞溅润滑,即通过齿轮高速旋转将润滑油飞溅到整个变速箱内部,结构简单、价格便宜,但是缺点是变速箱需要足够多的润滑油,中间轴齿轮一半要浸泡在润滑油当中,飞溅的过程会对齿轮传动产生额外阻力,导致传动效率下降。

3、而现有的主动润滑方式,即输入轴带动一个油泵,通过油管、油道等将润滑油高压打入到润滑位置,可以降低变速箱润滑油的加入量,但往往结构复杂,价格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通过导油器联接输入轴、中间轴,因输入轴高速运转产生的离心力影响的润滑油液,在本导油结构引导下,能进入中间轴,通过孔隙润滑齿轮、轴承,保证润滑油量。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包括输入轴、中间轴、导油器,

3、输入轴后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中间轴前端插接在输入轴后端且通过轴承与输入轴保持相对运动,中间轴与输入轴之间形成导油腔室;输入轴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输入轴后端导油腔室贯通,润滑油通过集油部件向进油孔引入润滑油,

4、所述中间轴中空,中间轴在齿轮、轴承安装处设置有与中心孔垂直联通的润滑孔,

5、所述导油器安装在输入轴的后端沉头孔内,与输入轴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为圆盘结构,包括盘体、挡油筋、中心管,所述盘体一侧安装有多个环向均匀排布的挡油筋,所述挡油筋为弧形条状,向中心管收敛,挡油筋位于所述导油腔室内;所述盘体中心设通孔,另一侧设置有突出的中心管,所述中心管插接在中间轴的中心孔内。

6、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的进油孔与导油器的挡油筋数量相同,为4个以上,均匀环向分布;所述润滑孔有2个,对称设置。

7、进一步地,所述挡油筋焊接或嵌入底盘。

8、进一步地,所述导油器与输入轴后端沉头孔采用过盈配合装配。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相比较传统主动润滑方式,结构更为简单,大大节省了制造成本,生产、装配方便,集油、导油效果较高,能适用于高速运转的输入轴。



技术特征:

1.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包括输入轴(1)、中间轴(3)、导油器(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1)的进油孔(101)与导油器(2)的挡油筋(202)数量相同,为4个以上,均匀环向分布;所述润滑孔(301)有2个,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筋(202)焊接或嵌入底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器(2)与输入轴(1)后端沉头孔采用过盈配合装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变速箱内部主动导油结构,包括输入轴、中间轴、导油器。输入轴后端设置有沉头孔,所述中间轴前端插接在输入轴后端且通过轴承与输入轴保持相对运动,中间轴与输入轴之间形成导油腔室;输入轴上设置有多个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输入轴后端导油腔室贯通,润滑油通过集油部件向进油孔引入润滑油。所述中间轴中空,中间轴在齿轮、轴承安装处设置有与中心孔垂直联通的润滑孔。所述导油器安装在输入轴的后端沉头孔内,与输入轴固定连接且同步转动,为圆盘结构,包括盘体、挡油筋、中心管,挡油筋为弧形条状,向中心管收敛,中心管插接在中间轴的中心孔内。本技术生产、装配方便,集油、导油效果较高,适用于高速运转的输入轴。

技术研发人员:曹维,沈双达,徐海林,潘二栓,周坤,郭育成,潘发玉,武红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新能源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2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